王其春 作品数:5 被引量:11 H指数:1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硬膜外麻醉并发脓肿一例 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80岁,因“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入院。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硬膜外穿刺过程顺利,手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镇痛,留置硬膜外导管期间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3d拔出硬膜外导管及导尿管,患者下地活动。术后10d患者自觉腹胀,体温38.8℃,乏力,无胸闷气短, 王其春 杨希革 王保华 刘晓波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留置硬膜外导管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脓肿 并发 硬膜外穿刺 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健康女性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 2010年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在健康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特制宫颈刷采集宫颈细胞标本,连同宫颈刷放入专用的细胞保存液中,采用TCT技术制片。按照Bechesda报告系统(Bec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Cervical Cytologr TBS)进行诊断,并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以上病变行阴道镜活检,做病理对照。结果8487人共检出阳性病例189例,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174例占2.0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3例占0.1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例0.02%。LSIL、HSIL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占84.6%、100%。结论液积薄层细胞学检查与病理活检有较高的符合率,提高了异常细胞特别是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何磊 李国平 王其春关键词:宫颈病变 脑损伤后脑脊液和血清中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不同阶段脑脊液(CSF)和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与脑损伤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将46例患者分成重型和轻中型分别为22例和24例并与10例正常(志愿者)对比,采用免疫浊度法在第1、3、7、14天时测定脑脊液和血清中CRP的含量变化,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数据。结果:重型组CSF和血清中CRP含量在受伤后1天内明显升高,7天达到高峰,维持14天,其水平均高于相应时段的轻中型组(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到高峰期CSF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血清(P<0·05);轻中型组中CRP水平在受伤后1天内明显升高,3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4天时接近正常水平。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和血清中早期CRP的水平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SF和血清中CRP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细胞损伤敏感指标,可以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危险性的独立预测因子,对判断病情、治疗效果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韩汝政 李化伟 耿正顺 王其春 翟瑞山关键词:脑损伤 C-反应蛋白 不同氧浓度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氧浓度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浓度的影响来探讨吸氧对脑保护的作用。方法3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8例,全麻插管后行控制呼吸。麻醉中A,B,C3组患者均吸入O2-N2O混合气体,氧浓度分别为35%,50%,75%,D组吸纯氧。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30,60,90,120min和拔管后10min采静脉血测定血浆中SOD和丙二醛值。结果:四组患者随着吸氧时间的延长和吸氧浓度的增加SOD活力逐渐降低,丙二醛浓度逐渐增加。C,D组患者拔管后10minSOD活力犤(65.678±19.993)NU/mL,(61.591±13.887)NU/mL〗较A组犤(81.715±16.270)NU/mL犦显著降低(P<0.05或0.01),丙二醛含量犤(7.314±1.232),(7.485±1.312)μmol/L〗较A组犤(5.679±1.397)μmol/L〗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颅脑手术中当吸氧浓度≥50%时对患者血浆中SOD和丙二醛的影响较为严重,吸氧浓度<50%对脑保护更为有利。 王保华 王其春 牛春风 周春燕关键词:氧浓度 颅脑手术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脑保护作用 咪唑安定在椎管内麻醉和手术中的镇静作用观察 2003年 麻醉和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可怕的经历,许多患者往往因为惧怕而不能很好地配合麻醉和手术,这种强烈的应激刺激常常引起各种生理指标的紊乱,甚至可以导致麻醉和手术的失败,因而术前和术中保持患者的安全十分必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安定和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阻滞和术中的镇静效果以及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王保华 王其春关键词:咪唑安定 椎管内麻醉 麻醉药物 应激刺激 硬膜外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