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代长

作品数:81 被引量:900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6篇土壤
  • 11篇土壤酸化
  • 11篇离子
  • 11篇红壤
  • 9篇酸雨
  • 8篇动力学
  • 8篇酸性
  • 8篇酸性条件
  • 7篇模拟酸雨
  • 6篇水稻
  • 6篇污染
  • 6篇解吸
  • 6篇可变电荷
  • 6篇
  • 5篇动力学特征
  • 5篇石灰性
  • 5篇酸沉降
  • 5篇酸性土
  • 5篇酸性土壤
  • 5篇磷矿

机构

  • 56篇河南农业大学
  • 36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郑州牧业工程...
  • 2篇河南省地质环...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黄淮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南省核工业...
  • 1篇河南省水利厅
  • 1篇河南省烟草公...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80篇王代长
  • 34篇蒋新
  • 23篇饶伟
  • 21篇卞永荣
  • 20篇刘世亮
  • 11篇贺纪正
  • 11篇化党领
  • 10篇张亚楠
  • 9篇王芳
  • 9篇刘芳
  • 7篇刘红恩
  • 7篇郜红建
  • 6篇孙志成
  • 5篇邓建才
  • 5篇焦文涛
  • 5篇杨喜田
  • 5篇赵振华
  • 5篇孙磊
  • 4篇杨秋云
  • 4篇介晓磊

传媒

  • 12篇环境科学
  • 11篇环境化学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5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土壤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分析化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秸秆腐解对石灰性褐土酶活性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玉米秸秆腐解量与腐解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秸秆添加量对石灰性褐土酶活性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腐解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在培养的第45天,腐解量可达45%左右,而45天后腐解速度明显下降。在腐解的前60d,常规秸秆添加处理的腐解速率小于加倍量秸秆添加量处理,而在培养后期处理间腐解速率无差异,且腐解速率均随腐解时间延长而减小。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但不同秸秆量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增大,且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且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刘芳王明娣刘世亮介晓磊刘红恩冯梦龙王代长
关键词:腐解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土壤活性有机质
一种自由金属离子活度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由金属离子活度测定装置,它包括受体池单元和供体池单元,受体池单元包括受体池与受体溶液,受体池与受体溶液通过蠕动泵Ⅰ组成一个循环装置,供体池单元包括供体池与供体溶液,供体池与供体溶液通过蠕动泵Ⅱ组成一...
王代长饶伟杨喜田刘世亮
文献传递
酸性条件下红壤表面Zn^(2+)-H^+反应动力学的能量特征
2009年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Zn在红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能量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Zn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Zn最大吸附量:pH5.5处理Zn的最大吸附量在289 K时为1.79 mmol.kg-1,在313 K时为2.62 mmol.kg-1;pH3.3处理Zn的最大吸附量在289 K时为0.12 mmol.kg-1,在313 K时为0.16 mmol.kg-1。即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用扩散速率常数计算的活化能(ΔE*):pH5.5处理Zn的ΔE*为9.05 kJ.mol-1,pH3.3处理Zn的ΔE*为12.02 kJ.mol-1,随酸度的增加ΔE*增加,Zn扩散需克服的能障加大,Zn吸附量降低。ΔH值为正,温度升高可促进Zn的扩散;ΔS值均为负,说明吸附反应使体系有序度增加。原液pH为5.5时,流出液的pH急剧下降;pH4.3、pH3.8和pH3.3时流出液比流入液的pH高,是由于土壤的缓冲作用和土壤表面质子化;当溶液中H+超过一定数量后,反应初期的H+消耗是快反应过程,H+对矿物的溶蚀成为速率控制步骤。
王代长孙志成蒋新饶伟张亚楠张文豪
关键词:土壤酸化锌离子
水稻高群体光合速率品种筛选及其叶倾角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研究高光合速率水稻品种(系)顶部3片叶片的叶倾角特征,筛选出群体光合速率高、叶片分布理想的65个常规粳稻种质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系)灌浆期群体光合速率及剑叶、顶二叶和顶三叶叶倾角的差异。结果表明,65个常规粳稻品种(系)灌浆期群体光合速率可分为7大类群。各类群平均群体光合速率表现为第Ⅵ和Ⅳ类群水稻品种(系)群体光合速率最高,第Ⅱ类群水稻品种(系)群体光合速率最低;不同类群品种(系)剑叶、顶二叶和顶三叶叶倾角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剑叶:Ⅴ>Ⅶ>Ⅲ>Ⅱ>Ⅵ>Ⅰ>Ⅳ,顶二叶:Ⅴ>Ⅲ>Ⅰ>Ⅱ>Ⅶ>Ⅳ>Ⅵ,顶三叶:Ⅵ>Ⅶ>Ⅰ>Ⅳ>Ⅲ>Ⅴ>Ⅱ。在抽穗后5~10 d,第Ⅳ类群叶倾角大小表现为顶三叶>剑叶>顶二叶,第Ⅵ类群为剑叶>顶三叶>顶二叶;抽穗后10~21 d第Ⅳ类群叶倾角大小表现为剑叶>顶二叶>顶三叶,第Ⅵ类群为顶三叶>顶二叶>剑叶;抽穗后21~28 d第Ⅳ,Ⅵ类群叶倾角大小均表现为剑叶>顶三叶>顶二叶。综合上述结果,筛选出第Ⅳ类群品种(系)香宝3号、R 8018和838-1,第Ⅵ类群品种(系)早丰9号、金世纪和泗稻9号6个品种(系)为株型合理和高群体光合速率品种。
孔许徐丽娜詹俊辉彭廷张静王代长黄松赵全志
关键词:水稻灌浆期叶倾角群体光合速率种质资源
施硒对冬小麦产量及硒吸收转运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为探明施硒(Se)对冬小麦产量及Se吸收转运的影响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北方石灰性潮土中5种施Se量对冬小麦产量、Se吸收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Se量的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成穗数和穗粒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e0.5、Se1处理的籽粒产量和各产量构成要素均高于Se0处理,最大值均出现在Se0.5处理。施Se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各部位的Se含量、Se累积量以及植株总Se累积量;施Se增加了Se元素从颖壳向籽粒的迁移系数,降低了Se元素从地下部向地上部、茎叶向颖壳的迁移系数;施Se增加了Se在冬小麦籽粒中的占比,降低了Se在颖壳、茎叶中的占比。Se0.5、Se1较Se0处理,增加了冬小麦籽粒产量、籽粒Se含量、籽粒Se累积量及籽粒Se的占比。
刘红恩李金峰赵鹏刘世亮王代长史志伟秦晓明高巍聂兆君
关键词:籽粒产量
信息化背景下问题导向式教学在高校“生态学”教学中的实践
2020年
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生态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迎合当代大学生对相关课程的需求。该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传统生态学教学中,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积极性较低,课堂氛围不好等情况。基于此,该作者试图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对课程学习需求和兴趣点,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中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
张登晓李芳王俊倩王代长
关键词:生态学信息化
酸性土壤中Cd^(2+)的吸附与运移特性被引量:14
2007年
采用平衡吸附和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研究Cd2+在酸性土壤中的吸附和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红壤和砖红壤中Cd2+的吸附,在其低浓度范围内符合线性等温方程,Cd2+在砖红壤上的分配系数是红壤上的8倍,能较好地用一级动力学方程的两点和一点模型拟合Cd2+的吸附.红壤快反应的比例约为50%—60%,砖红壤快反应的比例约为90%—95%.采用两点位非平衡模型,红壤β值范围为0.50—0.70,f值的范围是0.40—0.60,仅有40%—60%的吸附点位是瞬间完成,还有一部分吸附点位受速率限制,用非平衡两点模型比用平衡模型能更好地描述Cd2+的运移规律;而砖红壤β值在0.93—0.99,f>0.92,有大于90%的吸附点位是瞬间完成,不到10%受速率限制,很容易达到局部平衡,运用平衡模型可能更适合,这与动力学方程的结果基本一致.
王代长蒋新贺纪正卞永荣郜红建
关键词:土壤
褐煤基改良剂对石灰性土壤复合体铅赋存形态的影响
2016年
为了解褐煤基材料对土壤复合体铅形态的影响和污染退化修复机制,将褐煤以及褐煤基改性材料,混入铅污染的土壤中培养4个月,提取其中的土壤复合体,测定各组复合体中的各形态铅。结果表明:施用褐煤基有机材料后,水稳性复合体增加。1)6种铅化学形态在各复合体中分布状况不同。各改良剂处理的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铅在复合体中分布的大小顺序均为:G0〉G1〉G2,各处理从G0到G1,交换态铅质量分数下降了8.74%-32.22%,从G1到G2各处理下降了2.73%-26.74%;弱有机态和强有机态、残渣态铅分布顺序为:G0〈G1、G2。2)施用有机材料均引起了3组复合体中交换态铅质量分数的下降,各处理交换态铅质量分数平均下降了2.73%~32.22%;普遍提高了弱有机态和强有机态铅质量分数,弱有机态铅最高提高51.23%,强有机态铅最高提高67.65%,对残渣态铅没有显著影响。3)所有改性材料改性后均提高了G2组中的交换态铅,普遍降低强有机态铅质量分数,碳酸盐态铅质量分数未有显著变化。因此,施用褐煤基有机改良剂,促进了水稳性复合体的形成,降低了复合体中交换态铅质量分数,对土壤铅起到了钝化作用。褐煤有机材料对交换态和有机态铅影响较大,对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和残渣态影响较小。
赵珂丁满化党领高巍杨秋云王代长刘世亮
关键词:铅形态石灰性土壤
应用Multi-Langmuir模型评价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用返滴定技术测定土壤的可变电荷量(Qv),应用Muti-Langmuir模型评价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结果表明,黄壤和黄棕壤可变电荷量的变化范围在0~45cmolkg-1,红壤为0~21cmolkg-1,砖红壤和赤红壤为0~14cmolkg-1。可变电荷量(Qv)依赖土壤悬液的pH,3点位模型能很好地描述6种土壤的可变电荷量随pH的变化关系;黄壤、黄棕壤、湖南红壤、江西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的pK1分别为4.45、4.46、4.76、4.62、4.66和4.74,可变电荷量Qv1分别为11.7、9.64、9.31、7.14、4.86和5.95cmolkg-1。黄壤和黄棕壤pK1较红壤、砖红壤和赤红壤约低0.3。pK1与ZPC呈现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可变电荷量(Qv(i))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王代长蒋新贺纪正卞永荣饶伟
关键词:表面电荷特性可变电荷返滴定法
一种自由金属离子活度测定装置及其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由金属离子活度测定装置,它包括受体池单元和供体池单元,受体池单元包括受体池与受体溶液,受体池与受体溶液通过蠕动泵I组成一个循环装置,供体池单元包括供体池与供体溶液,供体池与供体溶液通过蠕动泵II组成一个循...
王代长饶伟杨喜田刘世亮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