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勇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支气管
  • 2篇肺炎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印迹
  • 1篇蛋白质印迹法
  • 1篇血清
  • 1篇异质性胞核核...
  • 1篇印迹
  • 1篇印迹法
  • 1篇支气管肺泡
  • 1篇支气管肺泡灌...
  • 1篇支气管肺泡灌...
  • 1篇支气管结核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沙星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烯醇化...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92...

作者

  • 4篇陈艺坛
  • 4篇熊勇
  • 3篇潘云虎
  • 2篇陈光
  • 2篇陈志斌
  • 1篇谢树花
  • 1篇李发根
  • 1篇喇海芹
  • 1篇黄芳芳
  • 1篇陈剑云

传媒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检测bFGF、FN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纤维连接蛋白(FN)在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期间住院的108例成人支原体肺炎(实验组)bFGF及FN水平,以同期住院的102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在莫西沙星治疗后3个月再次检测bFGF及FN水平。结果实验组bFGF及F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莫西沙星治疗后各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使肺组织bFGF水平增加,而bFGF可进一步诱导FN表达增加。我们发现莫西沙星治疗可阻断该过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肺间质纤维化过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陈艺坛潘云虎陈志斌陈光熊勇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莫西沙星蛋白质印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联合PCR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联合肺泡盥洗液PCR方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住院的332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分别采用血清ELISA方法和肺泡盥洗液PCR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结果血清ELISA法和肺泡盥洗液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敏感性分别为82.45%、75.43%,特异性分别为95C.16%、96.49%。两种方法在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ELISA方法联合肺泡盥洗液PCR方法检测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对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有重要临床意义。
陈艺坛潘云虎陈志斌黄芳芳陈光熊勇陈剑云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血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hnRNPA2/B1、NSE和CEA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A2/B1(hn RNPA2/B1)、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测定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之间88例肺癌病人(实验组)及6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行BALF中hn RNPA2/B1、NES和CEA的水平测定。结果肺癌组BALF中hn RNPA2/B1、NES和CEA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hnRNPA2/B1:(78.82±4.50)vs(32.43±4.73),P=0.0001;NSE:(28.92±2.84)vs(11.66±1.58),P=0.0008;CEA:(54.82±5.50)vs15.84±2.63,P=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肺癌阳性检出率(P<0.05)。hnRNPA2/B1及CEA非小细胞癌明显高于小细胞癌(P<0.05),NSE在小细胞癌中明显高于非小细胞癌(P<0.05),NSE在小细胞癌中明显高于非小细胞癌(P<0.05)。结论 hnRNPA2/B1、NSE和CEA与肺癌的病情变化呈负相关,联合应用可提高其敏感性,尤其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更为敏感,对肺癌患者早期诊断、病情动态变化、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艺坛潘云虎熊勇喇海芹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神经元烯醇化酶
支气管结核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支气管结核(EBLB)既往曾称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由于起病相对缓慢,症状和体征多样,常缺乏特异性,常有刺激性咳嗽、胸闷、气喘,听诊可闻及肺部局限性或弥漫性的哮鸣音,病变区域还可闻及干、湿性哕音等,故常易误诊。2001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曾有1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李发根熊勇陈艺坛谢树花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误诊支气管哮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