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昆峰

作品数:19 被引量:29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教育
  • 7篇高校
  • 5篇高等教育
  • 4篇招生
  • 4篇高考
  • 3篇引力模型
  • 2篇大学生
  • 2篇自主招生
  • 2篇理科
  • 2篇经济学
  • 2篇就业
  • 2篇高考成绩
  • 2篇高考改革
  • 1篇大学毕业
  • 1篇大学生宗教信...
  • 1篇地方高等教育
  • 1篇地方公共服务
  • 1篇顶级
  • 1篇东道主
  • 1篇东道主效应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19篇潘昆峰
  • 3篇崔盛
  • 2篇马莉萍
  • 2篇李扬
  • 2篇王小虎
  • 1篇陈彦
  • 1篇许申
  • 1篇兰雅慧
  • 1篇郑卫荣
  • 1篇康乐
  • 1篇刘昊
  • 1篇苗苗
  • 1篇袁娟

传媒

  • 4篇中国高教研究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教育...
  • 2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青年探索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2010年高...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高校“提前录取”与中国“自主招生”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提前录取"是美国高校招生的一种重要形式,分为"提前决定"与"提前行动"。本研究分析"提前录取"的程序、标准及效果,并与中国自主招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本质不同,美国"提前录取"是录取过程的完全实现,而中国自主招生只是高考招生的一个环节。"提前录取"作为高校夺取招生主动权的策略行为,可以降低成本,达成有效录取,但是也存在着招生歧视、学生学业表现不佳等问题。我国自主招生可以借鉴美国"提前录取"经验,重视高校招生的自主性,提高录取效率。
吴秋翔何章立崔盛潘昆峰
关键词:高校招生自主招生
学生高中到大学文理科专业转换的特征及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将大学生分为理科未转换、文科未转换和理科转文科三类,讨论学生高中到大学文理科专业转换的特征及其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女生、家庭收入高、高考分数较低的理科生更倾向于在大学阶段转换到文科专业;理科转文科学生的禀赋能力低于理科未转换学生;专业转换对学生心理影响不明显,学生的心理成本不高;理科转文科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实习机会的获得均优于两类未转换学生;理科转文科学生与理科未转换学生的就业起薪差距不显著,但明显高于文科未转换学生。以上结论证明了:高中理科教育背景的学生拥有相比文科生的全方位发展优势,而上大学时的文理科转换对高中成绩相对较差的理科学生能够带来明显收益。
刘佳辰何章立潘昆峰
关键词:文理科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选考的“理科萎缩”现象探究被引量:81
2017年
新高考改革后,理科科目特别是物理学科的选考人数相比以往大幅下滑,产生了"理科萎缩"现象。文章讨论了STEM学科对学生个体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分析了STEM学科的重要性与学生避免选择STEM学科之间存在的矛盾。从行为经济学的"双系统"理论出发,揭示了中学生学科选择行为背后的决策过程,认为中学生尚不成熟的大脑决策系统容易受"系统1"的影响,从而过分考虑当前理科科目的学习难度而忽略其长远价值。文章随后从价值观念、信息获取、同伴效应三个角度提出了理科选考有效干预的可能途径。这对理解中学生选科决策机制,完善选科支持体系有借鉴参考价值。
潘昆峰刘佳辰何章立
关键词:高考改革物理学科行为经济学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地区差异的理论解释与政策研究
对于中国来说,一个公平有效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非常重要。大学招生不仅仅是为大学选拔人才,也是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主要采用“分省配额制”模式,即各高校确定当年招生计划总数后,将招生名额分配到全国各地...
潘昆峰
关键词:招生制度
高水平大学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学生的学业表现研究——以A大学为例被引量:37
2017年
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学生的大学学业表现目前缺少深入的研究。利用A大学学生的行政数据,具体研究影响入选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学生的大学学业表现。研究发现,专项计划学生的高考成绩及大学学分绩(GPA)显著低于非专项计划学生;专项计划学生大学学分绩差距主要来源于高考成绩差距;就读人文类学科相比社会类与理工类学科能够减少高考成绩差距对大学学业带来的持续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王小虎潘昆峰吴秋翔
关键词:学业表现高考成绩
留还是流?——高校毕业生就业地选择与生源地、院校地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8
2013年
本文利用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条件逻辑斯特模型,考察了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时所做出的就业地选择与其生源地和院校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量手段对因自选择偏好所带来的偏差进行了调整。研究发现:在控制地区及个人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在生源地就业;且毕业生在哪里就学也会增加他们毕业时留在当地就业的可能性。"211"重点高校毕业生、研究生更倾向于离开生源地就业,且更倾向于留在院校地就业。因此,在制定引导大学生就业流动方向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所面向的对象的特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也应充分重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大学生流动的引导作用,逐步缩小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在高等教育规模和层次上的差异。
马莉萍潘昆峰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生源地
语言能力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溢价被引量:16
2016年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以高考成绩和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作为学生语言能力的代理变量,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语言能力对就业薪酬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语言能力中的汉语能力和英语能力对就业薪酬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汉语能力的平均影响力更强;但在工资水平较高的子群体中,英语能力对工资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数学能力对工资的影响效应均不明显。汉语能力和英语能力产生的工资溢价在学生毕业三年内具有持续效果。研究还发现,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如党员身份、实习经历与证书并不足以解释语言能力对工资溢价的效果。
潘昆峰崔盛
关键词:语言能力高考成绩工资溢价人力资本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绩效指标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文关注高等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指标评价体系,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构建出了大量理想的绩效指标体系,用来衡量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现有研究在关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方面已经比较完善,而研究的难...
王征潘昆峰
关键词:绩效指标绩效拨款
文献传递
中国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基于2014年17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科研论文的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区域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是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等教育科研水平是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以2014年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科研论文为基础数据,利用发表论文数作为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研究了中国337个地级以上行政区的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空间结构;从高等教育规模、院校竞争、知识生产方式、知识区域流动、城市比较优势等维度设计了指标,评价了各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利用泊松回归模型,探讨了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京是我国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的中心,区域创新集群地区主要在长三角,中西部省会城市的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落后于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城市内部发文机构的竞争和垄断程度与该城市的发文数量密切相关。尽管城市发文中的"东道主效应"明显,但高等教育知识在全国范围内的跨区域流动现象突出。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显示出较为均衡的研究实力,大多不存在明显的研究专长。泊松回归的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转型状况、"东道主效应"是城市高等教育发文数量的重要解释变量。
潘昆峰袁娟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空间结构东道主效应
央属高校跨省招生名额分配行为研究——引力模型假设及其验证被引量:22
2013年
本文利用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描述我国央属高校本专科招生名额的跨省投放问题。文章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引力模型的数学形式,而后利用2006~2010年全国高校招生数据对央属高校招生名额分配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各地考生数量的多寡、高校与各省份的距离远近会对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产生显著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央属高校招生名额分配行为产生的影响作用有较大差异。引力模型反映了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模式的强大历史惯性。我国若仅通过减少央属高校的属地招生比例来试图平衡区域入学机会差距,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潘昆峰马莉萍
关键词:引力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