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强

作品数:36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甲状腺
  • 14篇腺癌
  • 13篇甲状腺癌
  • 13篇分化
  • 13篇分化型
  • 13篇分化型甲状腺
  • 12篇分化型甲状腺...
  • 9篇放射性
  • 7篇术后
  • 6篇显像
  • 5篇甲状腺癌术后
  • 5篇分化型甲状腺...
  • 5篇131I
  • 4篇血管
  • 4篇泪道
  • 3篇肿瘤
  • 3篇转移灶
  • 3篇效果及影响
  • 3篇甲状腺组织
  • 3篇角膜

机构

  • 36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6篇温强
  • 29篇马庆杰
  • 21篇赵劼
  • 18篇高识
  • 12篇孙辉
  • 8篇陈滨
  • 6篇柏林
  • 5篇高凤彤
  • 5篇谷树严
  • 4篇周鸿雁
  • 3篇孟祥芹
  • 3篇高大鹏
  • 3篇李中军
  • 3篇郝继龙
  • 3篇赵国庆
  • 2篇纪铁凤
  • 2篇蔡善钰
  • 2篇赵艳颖
  • 2篇王任婕
  • 2篇崔衢

传媒

  • 11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眼科研究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离辐射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角膜新生血管(CNV)可发生在多种眼表疾病中,常可加重病情,但有效的I临床治疗方法仍在探索中。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76只清洁级Wistar纯系大鼠中70只用角膜碱烧伤的方法建立大鼠右眼CNV模型,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动物分为B射线10Gy一次性照射组2只、β射线7Gy分次照射组17只、β射线10Gy分次照射组17只、质量分数1%环孢素A(CsA)点眼组17只和角膜碱烧伤模型组17只,6只正常兔6只眼(均取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组。用90Sr-90Y眼科敷贴器于右眼角膜碱烧伤后第1天开始沿角膜缘进行B射线照射,1%CsA点眼组用药时间与照射时间相同。实验后每日行裂隙灯检查并计算CNV长度和面积。于角膜碱烧伤后3、5、7d制备角膜组织石蜡切片和匀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角膜组织中bcl-2、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别采用Western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角膜组织中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角膜碱烧伤后7d,裂隙灯下可见β射线10Gy一次性照射组、B射线10Gy分次照射组均出现角膜溃疡,角膜碱烧伤模型组可见大量CNV生成,而β射线7Gy分次照射组和1%CsA点眼组CNV明显较少。角膜碱烧伤后7d,β射线7cy分次照射组、1%CsA点眼组CNV长度和面积均明显小于角膜碱烧伤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长度:q=14.40、24.20,P〈0.01;面积:q=17.80、14.00,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与角膜碱烧伤模型组比较,β射线7Gy分次照射组、1%CsA点眼组大鼠角膜中bcl-2和VEGF蛋白表达均减弱,而bax蛋白表达均增强。RT—PCR检测表明,β射线7Gy分次照射组、β射线10Gy分次照射组、1%CsA点跟组VEGFmRNA表达强度明显低于角膜碱烧伤模型组,Westernblot检测发现VEGF蛋白的表�
周鸿雁马庆杰郝继龙谷树严高识温强赵艳颖张文松
关键词:电离辐射角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
^99Tc^m3P4-RGD2与^99Tc^m—MIBI SPECT显像诊断乳腺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明确诊断及尽早行外科手术等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99Tc^mMIBI是一种亲脂性阳离子物质,已被有效地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并得到临床广泛认可。^99Tc^m3P4-RGD2是一种与整合素αvβ3具有特异性高亲和力,含有RGD三肽序列的新型环状二聚体显像剂,其在诊断乳腺癌、肺癌、食管癌及恶性脑胶质瘤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马庆杰陈滨高识纪铁凤温强宋研朱雷续哲莉柳林
关键词:乳腺癌早期诊断^99TC^MMIBI整合素ΑVΒ3恶性脑胶质瘤
甲状腺滤泡状癌术后及131I治疗后腹腔转移的各项生物指标检测
陈滨赵劼孙辉温强马庆杰
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放射性药物治疗与临床疗效观察
温强陈滨徐文贵马庆杰高凤彤
放射性核素泪道敷贴器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谷树严马庆杰赵劼张冰洁高识温强赵学良郝继龙柏林孙文伟周鸿雁
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受吉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30426-03,进行放射性核素泪道敷贴器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泪道狭窄是一种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有的治疗手段常采用探通术、激光和高频电...
关键词:
关键词:泪道放射性核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围131I治疗期及131I治疗后亚临床甲亢期骨代谢的变化
目的 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前停用甲状腺激素造成的围131I治疗期及131I治疗后服用甲状腺激素致亚临床甲亢期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DTC术后患者158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43例,...
王桐桐温强赵劼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主要是由骨形成和骨吸收失衡造成的。一旦发生骨质疏松,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本文对近几年新型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王桐桐温强韩玉萍王婷高大鹏陈明龙陈瑜赵劼
关键词:骨质疏松治疗药物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睾酮水平关系的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睾酮(T)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150例老年男性Ward三角区骨密度(BMD)。用放免法测定睾酮(T)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随年龄增加,骨量流失及骨质疏松患者逐渐增加,睾酮浓度逐渐下降;(2)各年龄组中,骨量正常组、骨量流失组、骨质疏松组之间睾酮浓度均依次递减;(3)睾酮与Ward三角区BMD密切相关(r=0.9899,P<0.001)。结论增龄、睾酮浓度降低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关系密切。
金龙云高识温强高凤彤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睾酮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口服^(131)I后体内活度变化及剂量水平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体内放射性活度及外部剂量水平的变化规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估算400 MBq患者剂量当量率的修正因子。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甲状腺全切术后,首次行^(131)I"清甲"治疗的DTC患者,服药量为1850~3700 MBq,平均服药量(2405±777)MBq。分别于口服^(131)I后2、6、20、22、24、27、30、44、46、48、54、68及72 h,测定患者的体内剩余放射性活度以及患者前部0.3、1及3 m处的剂量当量率。结果患者服^(131)I后的体内剩余放射性活度随时间变化函数为A=A_(0)(1.03316e^(-0.0624t)+0.01717)。可估算出"清甲"治疗的DTC患者有效半减期为12.19 h,体内放射性活度降至400 MBq仅需26.4~38.9 h。患者服用^(131)I后距其0.3、1及3 m的标准化剂量当量率随时间变化函数分别为:Ḣ_(0.3)=127.2207e^(-0.0548t)+3.76571、Ḣ_(1)=30.2258e^(-0.0644t)+0.82467、Ḣ_(3)=4.1619e^(-0.0615t)+0.16797。患者服^(131)I后体内剩余放射性活度与1 m处剂量当量率呈正相关(r=0.982,P<0.05),函数为Ḣ_(1)=0.025A+1.245。DTC患者体内剩余活度分别为1000、700和400 MBq时,距患者1 m处对应的剂量当量率分为26.2、18.7和11.2μSv/h。估算活度为400 MBq的患者0.3、1及3 m处剂量当量率的修正因子分别为0.25、0.49及0.70。结论服用^(131)I活度在3700 MBq以下的DTC患者仅需住院2日便可达到出院标准。当DTC患者体内活度降至400 MBq时,其1 m处的剂量当量率远小于25μSv/h。单纯利用点源公式估算患者周围剂量当量率会造成高估的情况,因此对于公式估算患者周围辐射水平时使用的修正因子还需进一步研究,使模型估算结果更贴合实际情况。
韩瑜芙温强王华林李思佳侯长松孙全富陈大伟杨湘山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活度剂量当量率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甲治疗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方法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放射活度为3.7GBq的131I清甲治疗患者做为清甲组,分别于服131I治疗前1 d及服131I治疗后1 w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常规制片法检测染色体畸变率;以6例G raves病患者为甲亢治疗组,口服131I平均放射性活度为165 MBq,6例服用安慰剂的正常自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后两组均与清甲组同时服药或安慰剂并在相同时间用同样方法取外周血进行检测(以染色体畸变率<2.5%,且“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率<0.05%为正常值)。结果清甲组、甲亢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在服131I或安慰剂前1 d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水平,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亢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服131I或安慰剂后1 w染色体畸变率及“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率均无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清甲组服药后1 w染色体畸变率及“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率明显增高,与甲亢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DTC患者131I清甲治疗后短期内可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增高。
赵劼孙辉高识温强柏林马庆杰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染色体畸变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