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新
- 作品数:26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仙居县农技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浙江省仙居县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的决策因子
- 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要针对灰稻虱携毒侵染的特点,抓住关键措施的落实,并根据发病趋势轻重采取相应主治或兼治措施.要突出'兼治作用'的地位.切不可过度依赖化学农药进行高剂量、高密度的'地毯式轰炸'。
- 沈建新
-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灰稻虱防控措施
- 文献传递
- 水稻黑条矮缩病回升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7
- 2001年
- 初步探明仙居县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再暴发成灾的原因是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的变革、90年代“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和化学农药使用不当。根据该病及介体昆虫的发生发展规律 。
- 董国堃沈建新张惠琴张洪坤张水妹
-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灰稻虱
- 防治芹菜缺钙烂心试验简报被引量:1
- 2008年
- 我县断桥上宅村是个有40多年种植历史的芹菜专业村,年种植面积20hm^2。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该村种植的芹菜开始出现烂心现象,并逐年加重,严重田块烂心株率高达30%以上,对芹菜生产带来较大影响。芹菜烂心主要症状表现为芹菜在栽后7~15d内出现烂心,起初心叶生长速度减慢,逐步发展成心叶难以抽出或无心,病株老叶黑而厚,心叶及幼茎扭曲畸形粘合,继而心叶枯萎,维管束变黑、腐烂,患病植株一般根黄细小,无新根,易拔起。
- 泮金云泮建富郭小苟弟沈建新
- 关键词:芹菜缺钙种植历史种植面积症状表现
- 括苍山区杂交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流行因子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沈建新董国堃张水妹张惠琴张小来
- 关键词:杂交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 2005年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原因剖析被引量:2
- 2008年
- 2004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江省部分地区发生较重,当时预测2005年该病在浙江省杂交水稻种植区有严重流行趋势,而实际上该年是近20年来发病最轻的一年。分析认为,2005年第1代灰飞虱迟发、小麦收割期推迟和第1代灰飞虱羽化盛期遇持续强降雨天气等因素是导致病害轻发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相应的测报和防治措施。
- 沈建新
-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灰飞虱感染期
- 单季稻栽培技术措施与病虫草害发生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单季稻通过选用生育期适中的品种、适当推迟播栽期、统一时间播种移栽、合理种植密度、控制氮肥用量等栽培措施,可有效减轻病虫发生。仙居县推广以选用长生育期品种、早播早栽、少本稀植为主要内容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和单季稻"五改"技术后,随即导致多种病虫种群数量上升。不当的栽培措施是造成病虫越治越重的主要原因。建议改进栽培技术措施,达到高产与防病虫的目标。
- 沈建新
- 关键词:单季稻栽培措施病虫草害种群数量
- 晚稻中后期二化螟为害特点及严重发生原因剖析被引量:10
- 2002年
- 近年来 ,浙江省仙居县晚稻中后期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为害日趋严重。分析原因 ,一是单季稻等桥梁田面积的不断扩大 ,使 8月底至 9月上旬田间出现了全年发生量最大的 2代主蛾峰 ,卵孵化盛期与连作晚稻抽穗期吻合 ;二是冬春气温升高 ,发生期提早 ,2代虫源寄主、水稻移栽期等的多样化 ,使 3,4代发生期拉长 ;三是因 3代主峰和 4代的螟害发生具有“隐性”的特点 ,其测报和防治工作被忽视 ;四是二化螟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提高。
- 沈建新张惠琴张水妹董国堃
- 关键词:晚稻为害特点
- 2005年褐稻虱暴发成灾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 2007年
- 阐述了2005年褐稻飞虱暴发成灾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
- 沈建新沈益民周泽华郭小苟弟
- 关键词:褐稻虱
- 七种杀虫剂防治灰稻虱药效试验被引量:1
- 2002年
- 沈建新张惠琴顾卫芬王林伟周奶弟
- 关键词:杀虫剂灰稻虱药效试验水稻害虫
- 吡虫啉与几种常用农药混用对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效果被引量:3
- 2008年
- 吡虫啉是浙江省仙居县用于防治白背稻虱、灰稻虱的首选药剂,很少单独使用。笔者研究了吡虫啉与6种常用药剂混用对这两种飞虱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或叠加防治效果,其用量可减少25%~50%,尤以与杀虫单、杀虫双混用增效作用最显著。
- 沈建新胡根生
- 关键词:吡虫啉杀虫剂白背稻虱灰稻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