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长根
- 作品数:10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藏红花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被引量:2
- 1995年
-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称西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本品味甘平,具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产后恶露不净,瘀血作痛,心情忧郁以及血滞月经不调,胸胁闷痛胀痛,心绞痛,闭塞性脑血管病等.本文拟从藏红花的化学成分及有效组分的筛选鉴定,药理学机制的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一、化学成分及有效组份的筛选 藏红花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类胡萝卜素糖苷酯类和胡萝卜醇的代谢产物。
- 周新春汪长根顾仁樾
- 关键词:番红花类胡萝卜素药理作用药理实验
- 银蒺胶囊对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内皮素的影响及其疗效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观察银蒺胶囊对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外周静脉血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银蒺胶囊45mg,3次/日;对照组,阿斯匹林75mg,1次/日;两组均予以常规扩冠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85.7%,心电图改善有效率53.7%,外周静脉血ET含量由治疗前的95.59±10.58pg/ml降至77.44±9.35pg/ml,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且其降低幅度18.51±6.75pg/ml,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银蒺胶囊可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浆ET含量。
- 吴家宽顾仁樾朱大元曹俊娜肖沪生汪长根
- 关键词:心绞痛血瘀证内皮素外周静脉血
- 白蒺藜有效组分治疗脑血管障碍(瘀血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1995年
- 本文应用白蔟藜有效组分(912—Ⅱ片)治疗脑血管障碍病变40例,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到该药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粘度,调整血小板功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与卡兰片相比,改善临床的作用大致相同,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优于卡兰片。
- 周端顾仁樾陈琼诸田明俞蓓红朱大元汪长根蒋山好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蒺藜血瘀
- 银蒺胶囊改善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1997年
- 目的:为探讨银蒺胶囊改善心绞痛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机理。方法: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了28例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服用银蒺胶囊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5.7%;心功能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治疗前为45.0±4.9%,治疗后为48.2±3.5%,P<0.05);其中收缩早期和晚期射血分数均升高(治疗前分别为22.6±2.1%和8.3±1.2%,治疗后分别为28.1±3.0%和10.3±0.9%,P<0.01和P<0.05),左心室节段收缩率<5%的心肌范围显著降低(P<0.01)。结论:银蒺胶囊可以改善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左心室收缩早、晚期收缩功能,而且主要提高低收缩率区心肌收缩功能。
- 吴家宽顾仁樾肖沪生汪长根何燕
- 关键词:左心室收缩功能冠心病心绞痛
- 活血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研究
- 周端顾仁樾苑素云魏莉刘宇朱大元汪长根陈长勋金若敏李培成符德玉陈琼诸田明肖沪生孙卫华钱培刚肖梅芳杨建梅王佑华
-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的发病率为13.58%,并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中医多从平肝潜阳等法着手论治,虽也曾考虑到瘀血为患,但并未放在重要位置上。基于中医发展历史的阶段性认识精髓,我们继承并发展了我院吴圣农老...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血压
- JL—GE预防SD大鼠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 2003年
- 目的:观察银杏叶和白蒺藜提取的复合制剂JL-GE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用4月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伪手术组仅在冠状动脉下穿线,不结扎,其余各组均结扎冠状动脉左侧支,结扎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和JL-GE腹腔注射(模型组:NS 5ml·kg^-1,实验Ⅰ组:JL-GE0.15g·kg^-1;实验Ⅱ组:JL-GE 0.3g·kg^-1),结扎后描记不同时段的心电图,缺血6h后处死动物,计算心肌梗死范围,处死前抽血测定其血液中肌酸激酶(CK)、内皮家(ET)含量。结果: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心肌梗塞范围(分别为32.60±2.64%、29.93±1.69%)显著低于模型组(38.50±4.23%,P<0.01),且实验Ⅱ组低于实验Ⅰ组(P<0.05)。两个实验组CK、ET含量、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JL-GE可以减轻心肌缺血以及造成的心肌损害。
- 吴家宽顾仁樾朱大元汪长根曹俊娜夏雨
- 关键词:SD心肌缺血银杏叶提取物
- 莨菪类药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被引量:8
- 1994年
- 莨菪类药物属胆碱能M受体阻滞剂,主要有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樟柳碱等.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近年来,众多学者经过从基础到临床的不断深入研究,逐渐对莨菪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有所了解,并不断地发现其新用途.特别是应用莨菪类药物对吸毒患者进行脱瘾治疗成功后,找到了消涂戒断症状的新药种和戒毒的新方法,同时也开辟了这类药物应用的新领域.一、抗休克的作用莨菪类药物属节后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痉挛,如山莨菪碱,人工合成的又称654—2,有较强的解痉作用,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可用于抗休克.60~70年代,曾认为654-2的抗休克机制在于扩血管来改善微循环.70年代后,大量实验结果表明。
- 夏雨汪长根
- 关键词:山莨菪碱樟柳碱莨菪类药物药物实验戒断症状红细胞变形性
- 蒺藜有效成分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1996年
- 本文对蒺藜有效成分之一的JL-1进行了实验和临床研究。动物实验中,JL-1对由ADP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由KCl引起的离体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和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兔球结膜微循环障碍,显著降低正常大鼠和高血压大鼠TXB_2含量,对6-Keto-PGF_(Ia)无影响。临床研究中,JL-1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综合征疗效与Aspirin相似,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降低甘油三脂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优于Aspirin。未发现因用药而引起的化验变化和严重副反应,
- 汪长根夏雨蒋山好朱大元顾仁樾周端孙卫华
- 关键词:蒺藜心脑血管疾病药理学
- 金耳化痰止咳降血糖的药理试验被引量:21
- 1998年
-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和酚红法研究了金耳子实体浸液的镇咳祛痰作用,发现125mg/20g·d剂量,PO给药10d,可延长小鼠咳嗽发生的潜伏期,促进呼吸道分泌作用,增加酚红排出量,对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螺旋条收缩具有松弛抬抗作用。采用四氧嘧啶致SD大鼠高血糖模型观察了金耳子实体浸液对其影响,结果按5g/kg生药等量的剂量一次性给药,在0~120min内大鼠的基础血糖没有升高,略有下降,继续按体重5g/kg·d、6g/kg·d二种剂量PO给药21d,发现可降低高血糖大鼠血清葡萄糖和胆固醇水平,组间差异显著。综合结果可以提示,预防性服用金耳子实体浸液有助于实验动物的镇咳祛痰,使致痉的气管松弛。连续服用对四氧嘧啶所致SD大鼠高血糖模型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 翟伟菁张学锋唐绍祥何寻阳庄才浩吴制生汪长根夏雨唐建荣
- 关键词:镇咳祛痰降血糖药理试验
- 无腺体棉仁的食用价值研究 Ⅳ.降低高血糖效应试验
- 1999年
- 饲料中含50g/kg·d,30g/kg·d的无腺体棉仁(GCK)能降低正常大鼠血液总脂水平,对空腹血糖和血清胆固醇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无差异性影响,但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有控制作用。进一步对四氧嘧啶致大鼠高血糖模型研究发现,这两种剂量连续饲喂三周,能显著降低模型鼠血清葡萄糖水平。低剂量的GCK还显示,对模型鼠口服葡萄糖耐量,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糖化血浆蛋白的含量均比对照鼠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还表明,GCK能显著降低模型鼠的血粘度、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表明GCK对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水平的的降低不仅具有稳定作用,还和改善模型大鼠恶化了的微循环有关。
- 翟伟菁江成亮时磊何波汪长根夏雨汤正蓉
- 关键词:营养毒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