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柯

作品数:79 被引量:510H指数:16
供职机构: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9篇双季稻
  • 29篇季稻
  • 26篇稻田
  • 26篇土壤
  • 18篇水稻
  • 15篇双季稻田
  • 12篇施肥
  • 11篇作物
  • 11篇微生物
  • 10篇土壤微生物
  • 10篇还田
  • 9篇晚稻
  • 9篇干物质
  • 8篇养分
  • 7篇稻区
  • 7篇双季稻区
  • 7篇耕作
  • 6篇栽培
  • 6篇施肥模式
  • 6篇秸秆还田

机构

  • 78篇湖南省土壤肥...
  • 8篇南县农业局
  • 6篇湖南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醴陵市农业局
  • 1篇中共垫江县委

作者

  • 79篇汪柯
  • 76篇肖小平
  • 75篇唐海明
  • 71篇汤文光
  • 61篇李超
  • 59篇程凯凯
  • 37篇郭立君
  • 22篇杨光立
  • 11篇孙耿
  • 10篇李微艳
  • 10篇张帆
  • 7篇聂泽民
  • 6篇孙玉桃
  • 5篇石丽红
  • 4篇杨茜
  • 3篇彭志红
  • 3篇罗尊长
  • 3篇孙继民
  • 3篇逄焕成
  • 3篇于天一

传媒

  • 7篇湖南农业科学
  • 5篇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技...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作物研究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Agricu...
  • 2篇中国农学会耕...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1
  • 7篇2020
  • 17篇2019
  • 14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洞庭湖区棉花套种芥菜时空借位利用栽培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洞庭湖区棉花套种芥菜在资源上的时空借位利用栽培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棉花选择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棉品种,芥菜选择早熟、高产品种;棉花先于油菜种植,采用带状开厢,厢面宽为18...
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汪柯郭立君杨光立
文献传递
减氮增密对机插双季稻生物学特性及周年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9年
为推动稻草焚烧、高氮低密等传统稻作技术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型,在稻草还田下设置:常氮常密(T1)、常氮增密(T2)、减氮常密(T3)、减氮增密(T4)4种双季机插栽培模式,研究减氮增密对机插双季稻生物学特性及周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下,T4通过早、晚稻基肥减施总氮量的20%,增密27.3%,显著提高了成穗率、有效穗及结实率(P<0.05),早、晚稻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重较T1仅分别减少3.3%、1.3%,早稻产量较T1增加1.6%,晚稻仅降低0.5%,周年产量增加0.4%。稻草还田下,早、晚稻T4的生育期较T1缩短2 d,有利于保障晚稻适龄机插;早、晚稻的个体SPAD及净光合速率(Pn)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群体叶面积衰减率、群体表观转运率、SPAD衰减率及Pn衰减率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以T4最低。综上,稻草还田下减氮增密虽然抑制了机插双季稻的个体生长,但提高了抽穗期至成熟期群体光合物质的生产及转运能力,增加了产量库容量而获得高产,为双季稻区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转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超肖小平唐海明汤文光程凯凯郭立君汪柯唐友云
关键词:稻草还田生物学特性
湖南稻田现代农作制特征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3
2016年
研究湖南省农作制度的类型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对于指导该区域农作制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近60多年来的年鉴统计数据,对湖南省稻田现代农作制特征、主体模式及布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对策。首先,介绍了湖南省自然条件和气候资源、农作物种类、人均耕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近60多年来农作制度的变化过程。湖南稻田现代农作制的特征主要体现为: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减少,林、牧、渔业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下降,非粮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比重快速上升;水稻单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基于湖南省农作制特点,可划分为湘北商品型、湘中湘东城郊型、湘南外向型和湘西特色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其次,阐明了湖南省发展稻田现代农作制所面临的问题,如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全省人均耕地仅为0.06 hm2;冬闲田面积增加,冬闲田面积在133万hm2以上,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的挑战。最后,提出了从强化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协调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稻田多熟制、提升稻田现代农作制科学技术体系等发展对策。通过提出稻田现代农作制的战略调整,建立科学的现代农作制度技术体系,可为提升湖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汪柯郭立君李超杨光立
关键词:稻田
一种双季稻田晚稻少耕机插方法
本发明属于双季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季稻田晚稻少耕机插方法,晚稻及时播种;早稻按期收获;晚稻少耕灭茬,对全田只旋耕一遍,将稻茬及稻草旋入表层泥土即可;晚稻适龄机插,合理密植;晚稻机插后灌水。本发明通过少耕即全田只旋耕...
李超肖小平程凯凯汪柯郭立君汤文光唐海明潘孝晨黄颖博
文献传递
不同早期施肥模式对双季稻区机插晚稻养分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探明不同早期施肥模式对洞庭湖双季稻区机插晚稻养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了基肥∶分蘖肥=5∶5(T1)、基肥∶分蘖肥=7∶3(T2)和轻简化一次性施肥(T3)等3种不同早期施肥模式,对机插晚稻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和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年份中,T2处理机插晚稻大田全生育期最短,均为98 d,T3处理大田生育期最长,分别为104 d和101 d; T2和T3处理株高最高,CK处理最矮;T2处理茎、叶和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高于T1、T3和CK处理。各处理产量表现为T2> T1> T3> CK,施肥各处理间晚稻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T2处理最高,晚稻平均产量分别为8154 kg/hm2(2015)和6703. 5 kg/hm2(2016),比CK处理平均增产67. 36%和9. 16%。T2处理的植株对N、P、K素总积累量最高,T3处理次之,CK处理最低。因此,基于植株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水稻产量等方面的情况,在洞庭湖双季稻区施用纯N 180 kg/hm2条件下,机插晚稻早期基肥与分蘖肥比例对物质积累与产量影响并不大。
潘孝晨唐海明唐海明聂泽民肖小平李超汤文光程凯凯汪柯
关键词:晚稻施肥养分积累干物质积累
腐秆剂在稻草还田中的应用研究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试验采用翻耕稻草还田与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两种耕作方式,研究了施用不同稻草腐秆剂对晚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及改土培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翻耕稻草还田还是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与对照比较,晚稻生育期都略有推迟,但晚稻穗部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水稻产量呈显著增产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的增产效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比稻草还田平均增产达到2.43%~8.21%。同时,在两种不同土壤耕作方式条件下,施用稻草腐秆剂均有利于促进地力的提升,在翻耕稻草还田方式下,与稻草还田处理(CK2)比较,有机质平均增加0.47 g/kg,全氮平均增加0.02 g/kg,碱解氮平均增加0.67 mg/kg,速效钾平均增加4.67 mg/kg;在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方式下,与稻草还田(CK2)比较,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0.27 g/kg,全氮平均增加0.03 g/kg,碱解氮平均增加7.67mg/kg,速效钾平均增加2.0 mg/kg。
廖世喜胡慈云程国金汤文光汪柯唐海明
关键词:腐秆剂晚稻稻草还田
秸秆还田下减氮增密对双季稻田土壤氮素库容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为推动传统稻作技术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型,本研究在稻草还田基础上设置不施氮常密(T1)、常氮常密(T2)、常氮增密(T3)、减氮常密(T4)、减氮增密(T5)5种双季稻栽培模式,研究稻草还田下减氮增密对双季稻田土壤氮素库容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下,减氮增密(基肥减施总氮量的20%,增加密度27.3%)的0~10 cm、10~20 cm的土壤全氮含量及库容量与常氮常密无显著差异,但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5.6%、8.8%,碱解氮总库容量显著降低10.7%。与常氮常密相比,减氮增密可显著降低双季稻田的土壤氮素表观盈亏量,氮素损失量及损失率分别显著降低51.7%及15.5个百分点;早、晚稻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33.6%、23.0%,吸收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5.9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生理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16.3%、3.7%。表明稻草还田下短期内的减氮增密不会显著降低土壤的全氮库容,但会显著降低土壤的碱解氮库容,可显著降低氮素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
肖小平李超唐海明汤文光程凯凯郭立君汪柯潘孝晨
关键词:稻草还田双季稻氮素利用率
发展现代农作制,推进'三个提高'
根据湖南农业自然资源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湖南农作制变化特征.针对湖南省面临的人多地少,粮食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冬闲田面积增加,导致资源浪费和土壤退化;稻田耕地质量下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高;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
肖小平唐海明汤文光汪柯张帆李超程凯凯杨光立
关键词:耕作制度劳动生产率
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综述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酶活性、群落结构和多样性4个方面的影响,发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维持和增加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同时,也探讨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其研究结果可为作物高效生产、养分高效利用及农田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指导。
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李超汪柯李微艳黄玲程凯凯孙耿
关键词:稻田长期施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9年
土壤耕作方式是影响土壤环境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土壤微生物是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机质分解营养转化中最活跃的部分。前人开展了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田耕层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但是因为土壤类型、气候、田间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其研究结论各异。为深入了解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笔者系统分析了前人在免耕、旋耕、翻耕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免耕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高于翻耕和旋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2)不同耕作处理间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季节变化、耕作年限等变化而改变,微生物数量总体趋势呈现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3)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于翻耕、旋耕等耕作处理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的变化趋势。
潘孝晨唐海明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汪柯
关键词: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