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运涛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传导
  • 2篇周围神经
  • 2篇周围神经病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出血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滴丸
  • 1篇滴丸
  • 1篇地平
  • 1篇毒性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性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性
  • 1篇中毒性周围神...
  • 1篇神经病变

机构

  • 5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梅运涛
  • 2篇李艾帆
  • 2篇逄涛
  • 2篇崔传举
  • 1篇张素芳
  • 1篇李海芹
  • 1篇王向阳
  • 1篇娄华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认为,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2].本文旨在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相关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梅运涛崔传举李艾帆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脑血管病
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甲钴胺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效果及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在慢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抽签法分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分别行甲钴胺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治疗慢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疗效显著。
娄华逄涛梅运涛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神经传导速度
定量感觉检测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了解定量感觉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QST对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96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肢体进行定量温度觉检查(QTT)、定量振动觉检查(QVT),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给予神经传导测定。结果观察组的QTT、QVT、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的QTT、QVT异常率明显高于MCV、S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症状的观察组的QTT、QVT、MCV、SCV异常率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ST可为2型糖尿病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提供理论依据。
李强李海芹逄涛张素芳王向阳梅运涛
关键词:神经传导检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法舒地尔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造成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的经头颅CT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和尼莫地平组进行临床药物干预治疗,选取另一组20例未进行解除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作为空白对照组,并对患者在出血后不同时间段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了解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法舒地尔、尼莫地平都可明显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导致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及改善患者预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死亡,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上述状况。法舒地尔解除脑血管痉挛时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且不会增加蛛网膜下腔再次出血的风险,法舒地尔组有效率96.67%,尼莫地平组有效率86.67%,两组均高于对照组的65%,但法舒地尔组疗效更优。结论法舒地尔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造成脑血管痉挛具有明显的疗效及安全性。
梅运涛崔传举李艾帆
关键词:法舒地尔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肿体积及血肿加水肿带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确切,可促进脑血肿吸收,改善患者神经细胞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梅运涛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复方丹参滴丸神经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