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勇 作品数:11 被引量:29 H指数:4 供职机构: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肝再生增强因子及其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07年 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是新发现的一个重要的肝营养性因子,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能够特异性地促进肝细胞再生,在肝脏发育、再生和损伤修复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基因家族成员在从低级到高级真核细胞中均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就近年来对ALR及其基因家族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ALR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龙飞伍 梁绍勇 龚建平关键词:肝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家族 肝再生增强因子防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实验研究 目的:(1)通过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实验,观察从Lewis大鼠供体到BN大鼠受体肝移植后移植肝脏能否产生急性排斥反应,以及输入肝再生增强因子(Agu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后,... 梁绍勇关键词:肝再生增强因子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动物实验 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37例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原因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37例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17~73岁,平均37.25岁。分析损伤部位、致伤原因、腹腔感染原因、治疗方法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7例病例经体格检查、腹腔穿刺、超声或CT等确诊。腹腔感染主要原因:剖腹探查漏诊13例,手术方式不当9例,胃肠延迟破裂7例。分别行胃肠修补或吻合7例,膈下引流8例次,脓肿穿刺置管引流5例次,结肠单腔造口4例,坏死肝组织清除和胆囊切除各1例,负压封闭引流2例。35例腹腔液作药物敏感鉴定,全部病例使用抗生素。并发脓毒性休克17例。死亡1例(2.7%),死于严重腹腔感染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其余痊愈出院。结论漏诊胃肠道损伤、手术方式不当及胃肠延迟破裂是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主要原因;外科手术控制感染源和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关键。 王建柏 高劲谋 胡平 周伦上 赵山红 梁绍勇 刘朝普 何平 向江侠 项震 徐炎安关键词:创伤 腹腔感染 创伤性胆汁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创伤性胆汁瘤的成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肝和胆道损伤患者资料和胆汁瘤的诊治情况.结果 46例胆汁瘤中,40例发生在Ⅲ~Ⅴ级肝损伤后,胆汁瘤发生率为15.2%(40/263).Ⅳ、Ⅴ级与Ⅲ级肝损伤胆汁瘤发生率分别为22.6% (31/137)和7.1% (9/126)(χ^2=12.20,P<0.01);钝性和穿透性肝损伤胆汁瘤发生率分别为19.3%(35/181)和6.1% (5/82)(χ^2=7.67,P<0.01).46例胆汁瘤中36例发生在非手治疗后,4例出现在手术治疗后.另6例为肝外胆道损伤所致,发生率18.8%(6/32).46例均经螺旋CT检查,9例同时行MRI;11例加做ERCP.肝损伤后胆汁瘤40例中,28例经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愈;12例<30 cm3的胆汁瘤自行吸收.肝外胆道损伤所致6例经手术治愈.本组无死亡,亦无与胆汁瘤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非手术治疗严重肝损伤应警惕胆汁瘤发生;肝损伤后胆汁瘤优先选择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肝外胆道损伤引起者多需手术治疗. 高劲谋 杨俊 赵山红 梁绍勇 林曦 艾涛关键词:引流术 胆汁瘤 蛙皮素对大鼠小肠移植黏膜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蛙皮素对大鼠小肠移植肠道免疫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小肠移植模型,术后3d应用FK506。皮下微量注射蛙皮素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肠肠黏膜的淋巴细胞的T细胞的亚型B淋巴细胞的含量和组成的变化,观察蛙皮素对小肠移植术后移植肠肠免疫的影响。结果黏膜固有层BBS+FK506组CD3+、CD8+、CD45RA+细胞较生理盐水+FK506组明显增加(P<0.05)。Peyerpatches淋巴结BBS+FK506组CD3+、CD8+、CD45RA+细胞较生理盐水+FK506组明显增加(P<0.05)。CD4+细胞两组改变不明显。结论BBS可以明显改善小肠移植和免疫抑制剂造成的移植肠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减少,而不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减少无明显改善,有助于小肠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 梁绍勇 蔡志民 邵永关键词:蛙皮素 黏膜免疫 免疫抑制剂 小肠移植 氯化钆阻断大鼠原位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氯化钆(GdCl3)阻断枯否细胞(KCs)功能对大鼠移植肝脏中KCs核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NF—κB活性与FasL及细胞因子基因转录的关系。方法肝移植术后1、2和4h活杀动物,取肝脏分离KCs,分别用凝胶电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KCs中NF—κB活性、Fas/FasL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TNF-α基因转录。结果GdCl3组KCs中NF-κB活性受到明显抑制,术后2、4h FasL和细胞因子IL-4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减少(P〈0.05),但术后2h TNF-α基因转录没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GdCl3可能阻断KCs中NF—κB活性,使KCs中FasL及IL-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减少,影响移植肝脏免疫耐受的形成。 梁绍勇 陈勇 龙飞伍 彭勇 龚建平关键词:肝移植 KUPFFER细胞 FAS配体 免疫耐受 彩超引导下置管引流在腹部创伤后腹部并发症的应用 目的彩超引导下置管引流在腹部创伤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15例腹部创伤后腹部局部并发症资料。结果15例在彩超引导下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100%;其中严重 梁绍勇 胡平 高劲谋 杨俊 项震Kupffer细胞Fas配体的表达及其对移植肝内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移植肝脏中Kupffer细胞(KCs)和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s,TLCs)中Fas、Fas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及KCs对侵入肝脏内的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肝移植后0、48h分离肝移植组、氯化钆(GdCl3)组动物肝脏的KCs和TLCs,并对TLCs进一步分类;用RT-PCR法测定KCs和TLCs中Fas、FasL基因表达,用免疫组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蛋白印迹等方法测定KCs和TLCs中Fas、FasL蛋白质表达;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淋巴细胞凋亡与KCs的相互作用。结果GdCl3组分离出的KCs显著少于肝移植组,淋巴细胞数量及CD8+T细胞显著多于肝移植组(P<0.05),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GdCl3组FasL阳性KCs显著少于肝移植组(P<0.05),2组Fas阳性淋巴细胞无显著差异(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KCs中FasL mRNA及蛋白表达GdCl3组较弱(P<0.05),2组淋巴细胞中Fas、FasLmRNA无显著差异(P>0.05)。GdCl3组中分离出的KCs对TLCs杀伤率明显低于肝移植组(P<0.05),抗FasL抗体对KCs杀伤力有抑制作用。结论KCs能表达FasL蛋白,并通过Fas、FasL途径杀伤移植肝脏中的淋巴细胞,诱导移植肝脏产生免疫耐受。GdCl3能阻止KCs中FasL基因和蛋白表达,抑制肝移植中免疫耐受的产生。 涂兵 梁绍勇 陈勇 龙飞伍 彭勇 刘作金 徐明清 严律南 龚建平关键词:KUPFFER细胞 FAS配体 淋巴细胞 蛙皮素防治小肠移植术后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随着小肠移植技术和免疫抑制以及术后的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在一些小肠移植中心的小肠移植5年成活率已接近70%。小肠移植也逐渐成为一种治疗不可逆肠衰竭如短肠综合征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小肠移植(smallboweltr... 梁绍勇关键词:小肠移植 肠道免疫 细菌移位 蛙皮素 免疫抑制 文献传递 Th17分化调节机制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2011年 Th17细胞是新近发现的第三类CD4+ T辅助细胞亚群,其所分泌的IL-17、IL-22等细胞因子在中性粒细胞趋化、组织重塑与修复及介导抗体蛋白的产生等具有重要作用。但Th17分化调节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如转录因子、细胞因子、Th1、Th2和调节T细胞(Tregs)等,这些均具有决定初始CD4+ T细胞向Th17细胞的分化方向和免疫反应方向的调控作用。目前Th17在器官移植物免疫耐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明确Th17分化调节的各种影响因素,将为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研究提供新思路。 何勇 龚建平 梁绍勇关键词:TH17细胞 分化调节 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