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幽门螺
  • 6篇幽门螺杆菌
  • 6篇螺杆菌
  • 4篇耐药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螺杆菌感染
  • 2篇耐药率
  • 2篇耐药率监测
  • 2篇杆菌感染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抑制剂
  • 1篇幽门螺杆菌根...
  • 1篇幽门螺杆菌根...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机制
  • 1篇制剂
  • 1篇质子泵
  • 1篇质子泵抑制

机构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6篇刘文忠
  • 6篇梁晓
  • 5篇萧树东
  • 5篇徐蔚文
  • 3篇陆红
  • 1篇陈胜良
  • 1篇韩跃华

传媒

  • 4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体外诱导耐药试验和耐药率监测被引量:92
2003年
目的 抗生素耐药越来越被公认为是根除幽门螺杆菌 (Hp)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比较根除Hp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发生倾向和监测耐药率。 方法 选用 7株敏感菌株 (其中 2株为标准菌株 )进行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和克拉霉素 5种抗生素的体外诱导耐药试验。随机选取 2 0 0 0~ 2 0 0 1年间保存的 16 5株菌株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 ,对上述 5种抗生素进行耐药监测。结果 体外诱导试验显示 ,7株Hp中 5株诱导出甲硝唑耐药 ,且可诱导倍数最高。 5株诱导出四环素耐药。虽未诱导出克拉霉素耐药 ,但有 1株可诱导倍数较高。未诱导出阿莫西林或呋喃唑酮耐药 ,呋喃唑酮可诱导倍数最低。耐药监测甲硝唑耐药率为 4 9.7% (82 / 16 5 ) ,克拉霉素为 7.3% (12 / 16 5 ) ,阿莫西林为 1.2 % (2 / 16 5 ) ,四环素为 2 .4 % (4/ 16 5 ) ,呋喃唑酮为 1.2 % (2 / 16 5 )。结论 Hp对甲硝唑很容易产生耐药 ,对克拉霉素可产生耐药 ,对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不易产生耐药。除四环素外 ,Hp对其他 4种抗生素发生耐药的难易程度与实际监测的耐药率高低相关 。
梁晓刘文忠陆红徐蔚文萧树东
关键词:体外诱导耐药试验耐药率HP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和gryA的突变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监测幽门螺杆菌(Hp)对于新应用于根除方案的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观察其耐药倾向,探讨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 (1)选取8株敏感株(2株标准菌株)进行左氧氟沙星的体外选择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确定最低抑菌浓...
梁晓刘文忠徐蔚文萧树东
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被引量:8
2002年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上升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对经标准方案根除H.pylori失败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补救治疗。目的:评估铋剂、质子泵抑制剂(PPI)联用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组成的7天四联方案用于根除H.pylori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疗效,以及H.pylori耐药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予35例经含克拉霉素根除H.pylori方案治疗、H.pylori仍为阳性的患者以为期7天的四联治疗:枸橼酸铋钾220 mg bid+奥美拉唑20 mg bid+呋喃唑酮100 mg bid+四环素750 mg bid。治疗前取胃窦黏膜活检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培养检测H.pylori。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ylori感染状态评估。结果:33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2例失访。根据意图治疗(ITT)和试验方案(PP)分析,该补救方案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68.6%(24/35)和72.7%(24/33)。10例(28.6%)患者发生轻度副反应(9例发生恶心、中上腹不适,1例发生皮疹)。35例中有27例H.pylori培养成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51.8%(14/27),呋喃唑酮为3.7%(1/27),四环素为7.4%(2/27)。各药物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H.pylori根除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铋剂、PPI联用呋喃唑?
陆红梁晓刘文忠徐蔚文萧树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个体中菌株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2004年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临床结局与宿主易感性、环境因素和菌株的基因多态性相关。了解感染个体中菌株的基因多态性,有助于阐明H.pylori感染的影响因素、致病机制和治疗后复发等问题。目的:研究同一H.pylori感染个体中的菌株是否存在基因多态性。方法:分别从14例临床H.pylori感染者的胃窦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H.pylori,从每例菌株中分离出10个单克隆菌株。从分离自另7例患者胃窦和胃体活检标本的配对菌株中各分离出1个单克隆菌株。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分析方法检测H.pylori菌株的基因多态性。结果:分离自不同感染个体的H.pylori菌株的RAPD指纹图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来自同一胃活检部位或同一感染个体的单克隆菌株的RAPD指纹图相同或十分相似,仅少数单克隆菌株的指纹图存在差异。结论:不同H.pylori感染个体所携带菌株的基因型存在显著多态性,同一个体携带的H.pylori菌株基因型相对均一。
韩跃华陈胜良梁晓徐蔚文刘文忠萧树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基因多态性致病机制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细菌培养
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诱导耐药试验和耐药率监测
2001年
梁晓刘文忠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耐药耐药率监测
3种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和抗生素耐药对其根除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背景: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治疗方案因H.pylori对大环内酯类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快速增加而不能令人满意。目的:评估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或以H2受体拮抗剂(H2RA)加铋剂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疗法根除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H.pylori的耐药性及其对根除率的影响。方法:120例H.pylori感染的愈合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入3个治疗组,疗程7天。A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B组:法莫替丁、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和替硝唑;C组:法莫替丁、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和四环素。根除治疗前取胃窦黏膜活检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H.pylori培养和组织学检查评估H.pylori感染状态。治疗结束后4~6周,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ylori根除情况。琼脂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测定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随访。A组、B组和C组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0%(32/40)、85%(34/40)和90%(36/40),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H.pylori根除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以PPI为基础或以H2RA加铋剂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对H.pylori具有较高的根除率。H.py-lori的耐药性是影响根除率的主要因素。
梁晓陆红刘文忠徐蔚文萧树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铋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