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向东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hCu,Zn-SOD-TAT PTD的融合表达及其跨膜转运性质的初步研究
- HIV-I反式激活蛋白TAT中的一段富含碱性氨基酸的短序具有独特的膜转运能力,被称为TAT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从人肺cDNA文库中PCR扩增hCu,Zn-SO...
- 汪飞鹏桂向东宋礼华
- 关键词:基因克隆蛋白转导超氧化物歧化酶
- 文献传递
- hCu,Zn-SOD-TAT PTD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表达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构建人hCu ,Zn SOD TATPTD表达载体及其原核表达与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 从人肺cDNA文库中PCR扩增hCu ,Zn SOD基因 ,插入 pUC19测序 ;以测序质粒为模板 ,再用含TATPTD编码序列的 3′引物PCR扩增得hCu ,Zn SOD TATPTD融合基因 ,并插入pUC19。将SOD TATPTD融合基因克隆至温控表达载体 pJW 2 ,转化大肠杆菌DH 5α。温度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初步纯化。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表明所构建质粒与设计相同 ,hCu ,Zn SOD TATPTD融合蛋白在转化大肠杆菌获得了高效表达并纯化。结论 成功地获得了hCu ,Zn SOD TATPTD融合基因的表达产物 ,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汪飞鹏桂向东宋礼华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聚合酶链反应大肠杆菌
- 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 1997年
- 参照文献方法[1-4],观察了rhGH对正常大鼠(3月龄,平台期)生长发育作用的影响,im,rhGH(005、015、045mg·kg-1·d-1),连续15天,结果表明:rhGH(015、045mg·kg-1·d-1)同阳性对照药(人生长激素NIBSC标准品)一样,均可明显促进正常平台期大鼠的体重及尾长增加,大剂量组还可明显促进肝、肾及骨骼的生长发育,使肝、肾重量增加,胫骨骨骺端距离增大,同时还可增加血清磷含量及降低尿液中尿素氮(BUN)的排泄。
- 张艳李卫平明亮魏跃武范清林桂向东宋礼华
-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药理学
- 分泌型重组人生长激素的研制被引量:8
- 1999年
- 从人脑垂体组织中克隆了人生长激素基因并构建了分泌型表达基因工程菌E.coliK802/pAVGH。研制的rhGH中试产品。
- 宋礼华桂向东范清林魏跃武姚红谊王荣海傅永标杨少民康勇
- 关键词:分泌型重组人生长激素基因克隆
- hCu,Zn-SOD-TAT PTD的融合表达及其跨膜转运性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HIV I反式激活蛋白TAT中的一段富含碱性氨基酸的短序列具有独特的跨膜转运能力 ,被称为TAT蛋白转导结构域 (proteintransductiondomain ,PTD)。从人肺cDNA文库中PCR扩增hCu ,Zn SOD基因 ,插入pUC19测序 ;以测序质粒为模板 ,再用含TATPTD编码序列的 3’引物PCR扩增得hCu ,Zn SOD TATPTD融合基因 ,并插入 pUC19。将SOD基因和SOD TATPTD融合基因分别亚克隆至温控表达载体 pJW 2 ,转化大肠杆菌DH5α。SDS PAGE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 ,热击诱导 4h后 ,分别在 19ku和 2 2ku处出现SOD和SOD TATPTD目标表达条带 ,表达蛋白以包含体形式存在。分别提取SOD和SOD TATPTD包含体 ,复性纯化后SOD和SOD PTD重组蛋白均具有特异的SOD酶活性 ,其比活性分别为 12× 10 3 NU/mg和 9.9× 10 3 NU/mg。细胞试验结果表明 ,与SOD相比较 ,SOD TATPTD融合蛋白能显著提高细胞内SOD酶活力。
- 汪飞鹏桂向东宋礼华
- 关键词:原核表达蛋白转导
- 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兼论安徽省面临的机遇和应采取的对策被引量:3
- 1998年
- 生物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业已成为六大高新技术中的最热点。在下个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将极有可能为我们彻底地揭示生命的奥秘,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生物技术产业也将创造出迄今尚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生物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包...
- 宋礼华桂向东徐键范清林
- 关键词:基因工程药物重组DNA技术
- 基因工程蛋白下游纯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1998年
- 基因工程蛋白下游纯化技术研究进展范清林桂向东吴清发魏跃武宋礼华(安徽省生物研究所,合肥230031)自从1972年首次发现核酸内切酶,并在同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DNA体外重组实验以来,基因工程技术在二十多年的历程中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在八十年...
- 范清林桂向东吴清发魏跃武宋礼华
- 关键词:蛋白质基因工程
- 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997年
- 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桂向东王兵范清林吴清发姚红谊魏跃武宋礼华(安徽省生物工程中心实验室,合肥230031)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人发现在血小板缺乏的动物和人的尿、血浆和血清中含有促巨核细胞增殖和血小板生成的因子,并把该因子叫做血小板生成素[...
- 桂向东王兵范清林吴清发姚红谊魏跃武宋礼华
- 关键词:细胞因子分子生物学
- 重组葡激酶中试工艺研究
- 1999年
- 采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葡萄球菌激酶(Staphylokinase,Sak)表达产物占细菌菌体蛋白的50%左右,通过包涵体抽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每升发酵液可得到15g的纯品Sak,其理化性质和N末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与报道一致。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连续三批中试产品的研究,三批中试结果相似,产品回收率在70%左右,纯度在97%以上。
- 范清林桂向东吴清发吴清发付永标魏跃武何晓淮姚建平杨少民
- 关键词:重组葡激酶中试工艺
- 葡萄球菌激酶(Sak)的基因克隆和高效表达工程菌的构建被引量:5
- 1998年
- 利用PCR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扩增Sak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UC19质粒上,确认其碱基序列正确后,再将其亚克隆到pJW2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获Sak高表达工程菌(DH5α/pJS)。试验结果表明,Sak可占菌体总蛋白的50%。
- 桂向东吴清发范清林傅永标宋礼华
- 关键词:基因克隆工程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