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浩放
- 作品数:32 被引量:172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 农村信用社改革风险问题思考被引量:1
- 2005年
- 于转利柴浩放罗剑朝
-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农信社产权制度
- 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被引量:15
- 2007年
-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认为政府的金融管制、金融体系欠缺、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等造成农村金融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并提出政府应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扶持民间金融发展、加快农村信用化建设,建立面向农民需求的金融机制。
- 李劲松柴浩放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
- 城市养犬——从限制向规范引导转变被引量:6
- 2017年
- 养犬管理是一项涉及城市管理、城市文明、城市环境,事关居民群众生活和安全的重要工作。鉴于养犬管理的重要性,全国的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城市大都制订了相关的养犬管理条例或办法。总体来看,这些“条例”或“办法”的相同之处主要是通过“限养”减少养犬带来的社会问题。但是,从实践层面来看,无论是“条例”还是“办法”,执行中暴露出来的局限性问题越来越多,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系统梳理。
- 柴浩放
-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文明城市环境管理条例省会城市社会问题
- “十一五”时期北京新农村规划概貌及促进社区参与的建议
- 2011年
-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新农村规划工作从起步到全面铺开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这其中也存在着农民参与度不高、综合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市在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的后续推进过程中,应着力提高社区参与度,建立政府与社区的伙伴关系,拓宽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渠道。
- 柴浩放
- 关键词:新农村
- 北京城市病的城乡关系透视被引量:4
- 2015年
- 北京的城市病日益严重,有着城乡关系方面的深刻原因。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之间的脱节是城市病的重要诱因;这种脱节所产生的城乡结合部是城市病的典型标本。城市病的治理除了常规经济技术手段,还需向农村和郊区借力。不良的城乡关系会加剧城市病的程度,因此城市病的治理需要城乡统筹思维,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 柴浩放
- 关键词:城市病城乡关系城乡结合部
- 关于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观察与思考被引量:1
- 2005年
-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是农业部于2000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旨在增加西部地区和东中部不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专项促进措施.其实施目的是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结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和任务,将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进行综合配套运用,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公害化,形成农户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部的生态良性循环,取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综合效益.从各地观察到的情况看,该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有必要对此进行及时的总结,以便推动此项工作健康发展.
- 姜志德柴浩放
- 关键词: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扶贫攻坚计划生态农业技术农民脱贫致富农民收人
- 生态涵养发展区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被引量:1
- 2012年
-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未来发展愿景,这给处于远郊区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基于这一区域在北京城市整体功能中的独特地位,它可以为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作出独特的贡献,为此应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展高端都市农业;提高宜居水平,吸引高端人口和产业入驻。
- 柴浩放
- 关键词:世界城市生态涵养发展区
- 禁牧政策僵局的演化及政策暗示:基于宁夏盐池农村观察被引量:25
- 2009年
- 宁夏盐池的实地观察发现,自上而下的禁牧政策在实施了多年之后正逐渐走向式微。从政策实施第一线的主客体互动入手可以清晰地看到禁牧政策逐步变形的轨迹。现存的禁牧僵局为草场资源等"公共池塘资源"治理问题提出多种政策暗示,以社区为主导的草场资源管理应逐步引起重视。
- 柴浩放李青夏傅荣左停
- 虐待动物视频的网络舆情及社会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网络途径散播虐待动物行为已并非个案,这种行为冲击公序良俗,对公众感受带来不良影响。这类现象的背后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同时也引发公众层面关于动物保护争议。分析和总结这一系列现象及其所引发的舆论场态,对于未来推进我国反虐待动物保护工作和社会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 柴浩放
- 关键词:虐待动物网络舆情社会分析
- 解决好停车难这个关键小事
- 2021年
- 停车难问题是大城市病的表征之一,关系国之大者,也是关键小事。北京市把解决停车难作为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作为提升首都功能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抓手,结合首都功能的发挥,瞄准民生的痛点、难点、堵点展开,通过法治和规划引领,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制度层和技术层创新助力、精治与共治联动协力,让群众满意,得到社会认可。
- 柴浩放
- 关键词:停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