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清江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药品
  • 3篇药师
  • 3篇药物
  • 3篇药学
  • 3篇用药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3篇合理用药
  • 2篇药物使用
  • 2篇强度分析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师
  • 2篇临床药学
  • 2篇内科
  • 2篇抗菌药物使用
  • 2篇呼吸内科
  • 1篇单胞菌
  • 1篇多巴

机构

  • 13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林清江
  • 10篇魏吟秋
  • 1篇曾建勇

传媒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海峡药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拉克索加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普拉克索加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及患者运动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巴丝肼片+普拉克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活动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丝肼片加普拉克索对帕金森实施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林清江魏吟秋
关键词:多巴丝肼片帕金森病
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配送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索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配送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药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比持续质量改进前后,药品配送过程中,调配差错发生率、配送时间以及配送破损率、配送错误率等指标。结果:经持续质量改进相关措施干预后,药品配送过程中的调配差错发生率、配送时间、配送破损率、配送错误率等均显著改善,各项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药品管理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大大降低医疗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林清江
关键词:药品配送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婵性。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的评价单位,对我院门诊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开具麻醉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收集处方共1505张,药物的使用频度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结论:我院麻醉药品处方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临床医生和药师应掌握各类麻醉药品的特性,重视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林清江魏吟秋
关键词:药品使用情况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硫酸吗啡缓释片
临床药师干预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102例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按照患者是否接受临床药师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临床药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对于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以及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魏吟秋林清江陈方
关键词:合理用药抗菌药物
2015年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魏吟秋林清江
口服单剂量摆药机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观察
林清江
基于PDCA循环法干预病房药品节余的持续改进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PDCA循环法,持续干预病房药品节余,以减少病房药品变质过期,促进药品管理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同时探索一个合理的药品结余模式,为政策制定和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4—2015年病房药品节余的有关数据,运用PDCA循环法分析原因,并对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其达到一定合理程度。对比改进前后,节余药品品种、数量、药品相关不良事件例数、ST医嘱配送时间等指标。结果经PDCA循环法干预后,病房药品节余品种、数量、不良事件数量、ST医嘱配送时间等均显著降低,各项指标与干预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干预病房药品节余,有效地减少病房药品变质过期,提升了药品管理,保障医疗活动安全,同时也为药房的改革提供一缕思路,值得探讨应用。
林清江魏吟秋
关键词:PDCA循环法
2015年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了解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配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工作并为继续其深入开展提供数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5年1~12月医院呼吸内科出院患者的基本用药情况,以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用药频率(DDDs)和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全年共出院2649人,使用抗菌药物人数1789人,使用率为67.53%,送检率为96.87%,抗菌药物总使用强度为120.8;其中11.24%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占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的7.89%,92.68%为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占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的82%;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为最常使用类别,使用频度最高的抗菌药物品种为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头孢美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结论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较规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魏吟秋林清江
关键词:限定日剂量送检率
1例布鲁氏菌病例的用药方案分析与讨论
2017年
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氏菌病感染常规方案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全过程,通过参与医生查房、病例讨论等提出自己意见,对提高诊治水平、优化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推动作用,最终患者好转并出院。为明确布鲁氏菌病诊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累积了宝贵的经验。
魏吟秋林清江黄阅欣
关键词:临床药师临床药学布鲁氏菌合理用药
国内外药物重整简介及临床实践被引量:10
2015年
通过文献分析介绍药物重整服务这一新的药学服务概念,并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其意义。现阶段我国可以通过药学信息化以及临床药师的努力实现这一新的药学服务模式。
魏吟秋林清江
关键词:临床药师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