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建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磁
  • 2篇地震
  • 1篇低频
  • 1篇地磁台
  • 1篇地磁台站
  • 1篇地震监测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电站
  • 1篇形变
  • 1篇雨量
  • 1篇雨量计
  • 1篇噪声
  • 1篇水电
  • 1篇水电站
  • 1篇台站
  • 1篇体形
  • 1篇筒体
  • 1篇迁建
  • 1篇前兆

机构

  • 8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8篇林建
  • 4篇胡俊明
  • 3篇叶富华
  • 2篇李雪浩
  • 1篇钟李彬
  • 1篇杜斌
  • 1篇徐文海
  • 1篇梁慧
  • 1篇陈运伦
  • 1篇周秀忠
  • 1篇陈运能

传媒

  • 4篇四川地震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2006年纪...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温度、湿度对地磁Z基线值的影响及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仪器墩体受潮湿影响所产生的局部形变而引起的ZB磁变仪倾斜,是引起成都台CB3ZB变化幅度大,形成N字型年变化及其它类似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水泥墩湿引起的形变大,防潮效果差。而质地单纯均匀的石头墩受潮湿后引起的形变小,防潮效果好。
叶富华林建胡俊明陈运能
成都地震台前兆观测典型干扰排除
2012年
在成都地震基准台前兆数字化观测记录中,我们挑选了三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前兆观测干扰,并详细论述了这些干扰产生的原因、分析判断过程和最终排除方案,以期在地震台站日常工作中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周秀忠钟李彬林建
成都地磁台拟迁建台址勘选结果分析
2024年
介绍了根据《成都地震基准台地磁台异地新建项目台址勘选工作协议》要求,成都地磁台拟异地迁建新址的勘选过程及初选结果。勘选内容包括备选场地地磁总强度跨度测量、电磁环境背景噪声测量、地磁总强度密跨度测量、场地覆盖层土壤磁性测量等。勘选过程严格执行GB/T 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2部分:电磁观测》、DB/T9—2004《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DB/T 37—2010 《地震台网设计技术要求—地磁观测网》等规范的相关要求,并对勘选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分析认为,勘选的备选台址成都市大邑县虎岗村符合地磁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可以建设地磁台站。
林建何思源廖绍欢赵乃千李雪浩
关键词:地磁台站勘选
成都地磁台墩差、方位角的测量与评估
2007年
通过系统整理成都地磁台墩差及天文方位角的观测资料,对测量仪器比测方法、观测人员、测量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提出了本项工作的主要技术成果,并以便查表的形式给出了成都台新旧观测室等11个仪器观测墩相互间的F、I、D、H、Z各地磁要素的墩差,以及各墩与目标、标志的方向角、方位角。本文还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成都地磁台良好的观测技术条件和稳定的观测质量,这些资料对于台站标准化,数字化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叶富华杜斌陈运伦林建胡俊明
关键词:方位角
一种带清洁装置的翻斗式雨量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清洁装置的翻斗式雨量计,雨量计包括配置有筒体的雨量检测单元,筒体上部设置有用于与筒体形成可开合式结构的防尘盖,使得防尘盖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以推拉或旋转的方式进行开启或关闭;筒体内部在靠近防尘盖的位置布置...
刘华姣徐文海郎晓兰林建
松潘——平武地震的磁效应
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7.2级地震及其前后的一些地震,震前,地磁偏角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而且这些地震差不多都是发生在磁偏角形成峰状或凹状的异常形态或到达极值反向变化后的阶段。
叶富华林建胡俊明
关键词:电导率地震监测
文献传递
基于超宽频带地震计的低频长周期波动初步研究
2024年
在梳理分析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超宽频带地震计JCZ-1T记录的测震资料时发现,资料中存在低频长周期波动。本文中利用水电站冲闸实验与低频长周期波动波形实时形态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低频长周期波动与台站附近水电站冲闸作业存在直接关联性,并且从实验中得到影响低频长周期波形形态变化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为冲闸时间以及冲闸规模。根据实验结果认为低频长周期波动实际反应的是水电站冲闸时水位和水流量从发生急剧变化到逐步恢复平静的“振荡”过程。
何思源张映李贵元梁慧廖绍欢林建赵乃千
关键词:背景噪声
成都地震基准台FHDZ-M15仪与GM4仪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对2014年成都地震基准台地磁FHDZ-M15地磁总场与分量组合观测系统和GM4磁通门磁力仪器记录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两套仪器日均温度、分均值、日均值和基线值的变化趋势,并且对仪器观测背景噪声做了相应的对比分析,排除了观测环境和观测场地等影响因素,认为FHDZ-M15仪器观测的精度略大于GM4仪器的精度。
廖绍欢李雪浩胡俊明林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