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正畸
  • 2篇牙移动
  • 2篇正畸牙
  • 2篇正畸牙移动
  • 2篇细胞
  • 2篇畸形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槽骨改建
  • 1篇牙矫治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组织
  • 1篇正畸力
  • 1篇正畸力作用
  • 1篇正畸治疗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侧貌
  • 1篇生长期
  • 1篇椎骨
  • 1篇细胞因子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林宝山
  • 3篇李小兵
  • 2篇昝琳
  • 2篇钱雅婧
  • 2篇聂晶
  • 2篇钟良军
  • 1篇陈嵩
  • 1篇钱煦

传媒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鼠正畸牙移动中Toll样受体4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1年
背景:学者们对正畸力作用下牙周组织的改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在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Toll样受体4在牙周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尚未涉及。目的:研究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大鼠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方法:采用NiTi拉簧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力值50g。分别于加力后1,3,5,7,10,14d取正畸牙周组织,检测Toll样受体4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正畸加力1d,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量增强,至加力后5d时表达量最大,之后逐渐降低,第14天时回落至初始水平。可见正畸力可以刺激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Toll样受体4可能参与了牙周组织的改建。
聂晶钟良军李小兵林宝山钱煦钱雅婧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细胞因子
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及牙槽骨改建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正畸力作用下IL-6在大鼠牙周组织内的表达分布及牙槽骨高度的改变,研究正畸力对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力组,施加0.49 N近中向正畸力于加力组25只大鼠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形态分析法观测各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加力后0、1、3、5、7、10 d的IL-6表达量及牙槽骨吸收量。结果:加力组大鼠牙周组织内IL-6的表达在受力后第3天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其近中牙槽骨未见明显丧失。结论:正畸力虽可引发局部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及IL-6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但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不会导致牙周组织的严重破坏和牙槽骨的明显吸收。
钱雅婧钟良军李小兵聂晶林宝山昝琳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白介素-6牙槽骨改建SD大鼠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正畸治疗后面部软组织侧貌的改变
2008年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正畸医生在治疗此类患者的同时都会用尽各种方法改善患者的面部美观。本综述将从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功能矫治器治疗以及正颌治疗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软组织侧貌的疗效进行探讨,并分析生长发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实现对治疗效果的预测,达到指导临床治疗的目的。
林宝山李小兵
关键词:正畸治疗软组织侧貌
不同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非拔牙矫治的疗效评估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固定正畸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与生长发育的相互影响。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60例,按Baccetti骨龄分期将其分为生长高峰期(CVMⅡ期)非拔牙组与对照组、生长高峰后期(CVMⅢ期)非拔牙组与对照组共4组,每组男女各半。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软硬组织均有改变,其中CVMⅡ期非拔牙组治疗后骨组织变化较CVMⅢ期非拔牙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大部分牙组织与软组织变化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VMⅡ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非拔牙正畸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颌的生长,促进下颌和颏部的发育,故临床上应该在CVMⅡ期的早期阶段给予治疗,以获得更好的骨效应。
昝琳林宝山邓潇陈嵩
关键词:颈椎骨龄生长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