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大为

作品数:53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4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冶金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微合金
  • 7篇合金
  • 6篇带钢
  • 6篇退火
  • 5篇再结晶
  • 5篇再结晶温度
  • 5篇织构
  • 5篇微合金钢
  • 5篇合金钢
  • 5篇钢板
  • 4篇低碳钢
  • 4篇碳钢
  • 4篇热锻
  • 4篇冷轧
  • 4篇力学性能
  • 4篇连续退火
  • 4篇板料
  • 4篇CAPL
  • 4篇不锈
  • 4篇不锈钢

机构

  • 43篇上海大学
  • 14篇宝山钢铁股份...
  • 10篇华东冶金学院
  • 5篇宝钢集团有限...
  • 3篇宝钢集团中央...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53篇林大为
  • 14篇屠挺生
  • 10篇戴一一
  • 7篇王淼
  • 6篇邱昱斌
  • 6篇甘青松
  • 5篇沈黎晨
  • 4篇韩安昌
  • 4篇李胜祗
  • 4篇孙中建
  • 4篇王秀梅
  • 4篇蒋国昌
  • 3篇苏琪琦
  • 3篇周磊磊
  • 3篇徐清亮
  • 3篇周灿栋
  • 3篇宋洪伟
  • 3篇王成全
  • 2篇黄立之
  • 2篇张顺才

传媒

  • 17篇上海金属
  • 8篇华东冶金学院...
  • 6篇锻压技术
  • 3篇轧钢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钢铁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金属成形工艺
  • 1篇物理测试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6
  • 4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终轧温度对16Mn钢板带状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2
1999年
分析了终轧温度对16Mn 钢板带状组织的影响途径,提出了相对晶粒尺寸参数的概念,给出了降低终轧温度导致减轻或加重带状程度的条件。
林大为沈黎晨戴一一屠挺生
关键词:钢板终轧温度
16Mn钢板带状组织的定量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提出了一种定量评定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程度的参数(带状密度),分析了取不同特定长度值时的带状密度与带状级别的关系,并比较了用两种评估法考察冷却速度对带状组织影响的结果。
林大为沈黎晨
关键词:钢板
双相不锈钢高温组织相含量的测定被引量:9
2006年
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原位分析和淬火热处理试验两种方法并结合Mivnt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双相不锈钢高温组织中的奥氏体相含量(体积分数,下同)进行了测定。两种方法所测定的奥氏体相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热处理试验方法相比,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原位分析方法的效率较高、测量结果较精确。根据两种分析方法测定的结果,得出了奥氏体相含量与温度的线性回归关系式。
周磊磊周灿栋林刚王成全林大为宋洪伟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高温组织
Ti含量对高强IF钢再结晶温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对三种不同含钛量的IF钢试验用锭进行了热轧、冷轧和退火试验;采用盐浴退火方法测定了冷轧后试样的再结晶温度;分析了热轧后试样的析出物,测定了退火后试样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Ti含量高于理想化学配比时,与低于理想化学配比时相比,再结晶温度明显提高;在三个试样中,最接近理想化学配比的试样的屈服强度σs和抗拉强度σb最低,而延伸率δ和轧向塑性应变比r0值最高。在Ti含量最高的试样中,可见细小的Fe(TiNb)P析出物。
苏琪琦王淼甘青松林大为
关键词:高强IF钢TI含量再结晶温度力学性能析出物
不同轧前保温温度对低碳钢热轧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10年
采用热/力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多道次变形的方法,研究了变形前不同保温温度对两种低碳钢(0.032C-0.25Mn、0.165C-0.38Mn)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旨在合理制定低碳钢的热轧工艺参数和促进低温加热技术的应用。研究结果发现,变形前保温温度的降低对0.032C-0.25Mn钢变形后的组织与性能影响不大,但对于0.165C-0.38Mn钢而言,保温温度的降低会促进针状铁素体的形成,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根据再结晶动力学原理分析,这是由于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较小造成的。
吴晓瑜何燕霖陆敏王海涛林大为李麟
关键词:低碳钢
影响低碳钢屈强比的显微因素被引量:17
2012年
为保证后续加工的成形性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近年来新研发的一些钢种对屈强比也有一定要求。探讨了不仅对强度有要求,而且对屈强比也有规定的主要钢种,分析了多种显微因素对屈强比的影响,归纳了降低屈强比的三类措施。
魏恒郑少波王淼林大为
关键词:低碳钢屈强比
冲击电流对粉末压坯致密作用的试验
2006年
通过采用陶瓷材料作为凹模,研制能对压制的粉末施加冲击电流的模具,研究了冲击电流在铁粉压制过程中的致密作用。试验采用0.12F电容组,分别在不同充电电压和不同初始压制条件下,瞬时将电能以冲击电流形式作用于压制铁粉中,压成尺寸约为φ10mm× 10mm的圆柱形压坯。试验表明,施加冲击电流后,铁粉压坯密度可以增加5%~7%。充电电压越高或铁粉压坯初始密度越低,冲击电流对压坯密度增长的贡献越大。
曹今玮屠挺生林大为
关键词:粉末冶金冲击电流致密化
冷却工艺对低碳钢屈强比的影响机制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复合冷却方法进行了低碳钢板的热轧冷却试验。考察了4种冷却工艺(包括一段冷却、后段冷却、两段冷却和前段冷却)对低碳钢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晶粒间取向差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一段冷却相比,后段冷却或两段冷却的屈服应力和屈强比较低。但两者的影响机制不同。后段冷却的屈强比较低的原因是晶粒尺寸较大,而两段冷却的屈强比较低的原因是小角度晶界比例较低。
王淼魏恒屠挺生甘青松郑少波林大为
关键词:冷却工艺低碳钢屈强比小角度晶界
铝箔铸轧坯合理断面形状的判别被引量:1
2002年
分析了美铝(上海)铝业有限公司铝箔轧机板形控制手段的作用和能力。提出了一种铸轧坯合理断面形状的拟合曲线离差量判别方法,并用其考察了实际板形质量与拟合曲线的残差平方和Q及最大偏差量Δymax的关系。
林大为凌锐志
关键词:铝箔板形铸轧坯
用冲击电流提高金属粉末压坯密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冲击电流提高金属粉末压坯密度的装置,属粉末冶金工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由模具、压机、电流源三部分组成:(1)压机和模具部分:在传统的压机内改进模具装置,模具的结构包括有凹模支撑座1、凹模下中间...
屠挺生林大为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