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雷
- 作品数:44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以“时空体”构建的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东西方模式
- 2014年
- 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和扎米亚京的《我们》是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在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衬托下,《我们》作为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引领了反乌托邦文学的西方物质共产主义模式,而《切文古尔》则开创了东方心灵共产主义模式的先河。
- 辛闻杨雷
- 关键词:反乌托邦时空体
- 探析《夜猎》的生态伦理观
- 2019年
- 生态伦理是未来人类生存最为关注的问题。尤·科兹洛夫的长篇小说《夜猎》是当代俄罗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作品延续了反乌托邦文学所涉及的极权政治、人的异化等问题,更是塑造了深受核辐射危害的残疾人形象和哀鸿遍野的世界末日图景。核辐射不仅造成生态危机,也引发了生存危机、思想危机、社会危机以及人性伦理道德问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 杨雷路文琪
-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伦理
- 新时期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索被引量:19
- 2013年
-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培养模式较为单一、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可采用推行导师团队制、加强兼职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遴选制度、打破导师终身制、优化学缘结构、建立导师学习制度、加强学术失范的监督与管理等措施。
- 杨雷邓启刚沙伟张德庆孙涌泉
- 关键词:导师队伍
- 仿作:《夜猎》的互文性分析
- 2016年
- 俄罗斯作家尤·科兹洛夫的《夜猎》是一部以逼真的写实手法描绘未来世界的反乌托邦小说。文中大量采用复制、模仿、汇集、拼凑等互文性写作手法,尤其采用意象上的模仿和句式上的复制这两种仿作手段,对源文本揉碎再重组、汇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夜猎》成为俄罗斯"反乌托邦小说"中极具创意的长篇小说。
- 李巍杨雷
- 关键词:反乌托邦互文性仿作
-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ESP教学过程首选教学目标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ESP的核心体现在"语言与内容相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并赋予学生对未来专业英语应用范围及应用级别高低的期望值"。以自然和社会科学为分类方向,用专业英语为研究载体,对7个专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ESP学习目标期望值进行采样分析,以学习方法、教学场所和英语听说读写译不同技能为数据采集依据,比较全面地调研个体学生学习技巧、专业英语能力期望值和偏爱的教学用语,并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量化体现,为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ESP个性化教学提供方法依据。
- 张坤杨雷刘丽霞
- 普拉东诺夫《切文古尔镇》的“反乌托邦文学”模式
- 2013年
- "反乌托邦三部曲"以未来理想乌托邦社会为背景,奠定了"反乌托邦文学"的"西方模式";而普拉东诺夫则以建设理想苏维埃俄国为背景,创作了立足于现实的反乌托邦名著《切文古尔镇》,从而开创了"反乌托邦文学"的"东方模式",探讨了该模式中不同个体与革命的关系。
- 辛闻杨雷
- 关键词:反乌托邦
- 解读《我们》的数学化特征
- 2015年
- 扎米亚京的《我们》是开启反乌托邦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用数学化的创作方式描写了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理想社会"。这种数学化的创作手法与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理论不谋而合,从而赋予解读《我们》的全新视角和阅读感受。
- 张雨萌杨雷
- 关键词:莱布尼茨数理逻辑数学化
-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我们》
- 2014年
- 20世纪20-30年代",反乌托邦"文学在俄罗斯悄然兴起,人类延续了千年之久的"乌托邦"梦想被解构与颠覆。本文拟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阈内,以扎米亚京的《我们》为例,勾勒出反乌托邦文学的"后现代性"特征。
- 杨雷白辰韬
- 关键词:《我们》
- 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 2010年
- 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的各项能力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和主攻方向。如何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性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也是研究生教育"以创新为灵魂"的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建构其创新能力培养的绩效评价体系,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杨雷滕永富
- 关键词:绩效评价
- 《狗心》——于荒诞诉说中理性审视的力作被引量:1
- 2009年
- 让一部作品担负起记录一个时代的责任,未免过于苛责,但米.布尔加科夫的《狗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前苏联某段时期的缩影。《狗心》是基于"狗眼"看世界,似乎荒诞绝伦,然见微知著,于有意、无意间以一个作家的耿介与幽默来透视一个时代的某些难以磨灭的印痕。本文试图就作品中的荒诞诉说与理性审视的交融等方面加以解析。
- 刘春梅杨雷
- 关键词:荒诞性理性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