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雷

作品数:79 被引量:34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0篇航天
  • 26篇航天器
  • 14篇载人
  • 13篇飞行
  • 10篇动力学
  • 8篇仿真
  • 8篇飞船
  • 6篇飞行试验
  • 5篇地月
  • 5篇载人飞船
  • 5篇载人航天
  • 5篇返回舱
  • 4篇月球
  • 4篇着陆
  • 4篇自主导航
  • 4篇综合评估
  • 4篇微振动
  • 4篇空间站
  • 3篇动力学分析
  • 3篇多体系统

机构

  • 47篇中国空间技术...
  • 32篇北京空间飞行...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卫星制造...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中国东方红卫...

作者

  • 79篇杨雷
  • 19篇曲广吉
  • 5篇黄震
  • 5篇彭坤
  • 4篇涂歆滢
  • 4篇张柏楠
  • 4篇王平
  • 4篇庞世伟
  • 4篇田林
  • 3篇关晓东
  • 3篇钟选明
  • 3篇张志娟
  • 3篇闫军
  • 3篇水小平
  • 3篇许晓霞
  • 3篇果琳丽
  • 3篇史纪鑫
  • 3篇张玥
  • 3篇黄丽霞
  • 3篇孙亚楠

传媒

  • 11篇航天器工程
  • 11篇载人航天
  • 4篇宇航学报
  • 2篇中国空间科学...
  • 2篇动力学与控制...
  • 2篇空间控制技术...
  • 2篇航天器环境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强度与环境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辅助工...
  • 1篇航天工业管理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MSC.So...
  • 1篇中国宇航学会...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过程仿真研究
本文基于美国Apollo 登月舱采用的四腿构型着陆架式机构设计,对月球探测器自由下落的软着陆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建模仿真分析,首先建立探测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然后以ADAMS 为仿真平台,基于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月球探测器...
张志娟杨雷
关键词: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动力学二次开发
文献传递
空间对接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以俄罗斯“异体同构”周边内翻式对接机构(APAS89)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建立对接机构的差动式机电缓冲阻尼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差动式机构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得到系统的等效刚度和阻尼特性,对差动式机电缓冲阻尼系统及其主要部件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可以为对接机构设计提供仿真工具和设计依据,其仿真结果对空间对接机构的设计研究以及空间对接过程动力学建模具有参考作用.
于伟杨雷曲广吉
关键词:航天器空间对接机构动力学
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月面下降过程研究
2025年
针对载人月面着陆器和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的动力下降过程中环境复杂、模型不确定性大、干扰强、总体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搭建了月面下降高精度模型软着陆控制-羽流-着陆缓冲-人控多学科联合仿真平台,并利用改进的自抗扰控制方法研究月面缓速下降过程。以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为研究对象,首先,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月面移动实验室包含承力结构、大容量贮箱、着陆支腿、发动机、气电管路等部件的精细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构建了月面移动实验室下降过程的导航、制导与控制功能模块,针对月面下降过程中的羽流等复杂干扰、发动机推力模型不准确等强不确定性问题,采用了改进的自抗扰控制方法;最后,利用该联合仿真平台对月面下降过程进行迭代仿真,验证了飞行器系统对发动机推力特性不确定性等各类干扰的鲁棒性以及对单台发动机故障的冗余控制能力。结果表明:采用对飞行器精细化建模并进行跨平台、多学科联合仿真的方法,能有效评估飞行器在复杂干扰、强不确定性及故障条件下的系统性能。
张敏捷梁鲁杨雷
关键词:自抗扰控制多体动力学联合仿真
执行机构故障在线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线健康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执行机构故障在线检测方法,包括:设计执行机构动态特性名义模型,并利用所述执行机构动态特性名义模型改写系统形式;根据所述执行机构动态特性名义模型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并利用所述扩张状态观测...
张敏捷杨雷刘宏泰田林王平
三体模型下二维平面地月转移轨道设计与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提高地月转移轨道搜索速度和提供精确的初值猜测,在三体模型下研究了双脉冲地月转移轨道的快速设计方法及其轨道特性。首先基于三体模型建立了地心旋转系下地月转移轨道系统模型,选择物理意义明显的地月转移加速速度增量和地心旋转系对准角作为控制变量;其次在二体模型假设下给出控制变量的初值估计方法,提出了不同运行方向地月转移轨道的搜索策略,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4种类型地月转移轨道进行求解,分析其控制变量差异;最后分析了转移时间、近地点高度和近月点高度对地月转移轨道的影响,以及月球引力对二体模型下初值估计的修正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搜索出指定类型的地月转移轨道,同时其轨道特性分析结论可为后续月球探测任务地月转移轨道选择提供依据。
彭坤孙国江杨雷徐明奉振球
关键词:地月转移轨道序列二次规划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载人登月任务地月转移双脉冲中止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载人登月任务中,任务中止策略设计是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的重要基础。首先结合"星座"计划飞行方案分析了载人登月任务各飞行阶段的中止策略;其次针对地月转移巡航段进行了双脉冲中止策略设计,以速度增量数值、方位角以及变轨时间间隔为控制变量,加入轨道同向、近地点高度、偏心率以及飞行时间约束,提出双脉冲变轨计算流程;最后采用人工免疫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求解和优化。仿真算例表明,双脉冲中止策略存在多组解,其全局分布特性为:飞行时间越短速度增量需求越大;飞行时间相近时,大偏心率中止轨道对应的速度增量小;故障点离地月加速点越近,所需速度增量越小。同时也验证了人工免疫算法求解双脉冲中止策略问题的有效性。
彭坤果琳丽向开恒王平杨雷
关键词:载人登月双脉冲人工免疫算法
空间飞行器对接捕获阶段动力学的数值仿真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建立了有内导向瓣周边式对接机构的两空间飞行器对接捕获阶段的动力学模型,针对主动捕获环相对于整个飞行器来说质量很小的特点,建模过程中不考虑主动捕获环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只考虑其几何形状特性。利用约束方程确定接触点作用力,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对接机构的相对位移、速度和转角,以及缓冲系统的位移、转角和相互作用力等参数,从而较全面地了解对接动力学过程,对缓冲系统和对接机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传东水小平杨雷
关键词:飞行器对接
月壤力学材料模型验证研究
月壤建模技术对着陆器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以及缓冲机构设计的合理性都有较大影响。本文采用Drucker-Prager材料模型对月壤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描述,并针对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的跌落试验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高...
闫军杨雷张志娟马炜
关键词:月球软着陆月壤DRUCKER-PRAGER
文献传递
一种可重复展开和收拢的飞船保护罩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复展开和收拢的飞船保护罩,在飞船发射状态、在轨巡航等状态时,飞船保护罩均处于闭合状态;当进入对接阶段时,飞船保护罩打开;当飞船与其他航天器解除连接后,飞船保护罩重新闭合;由此飞船在天地往返过程中均能对其...
郭一竹高峰丁锋杨雷李潇李林白春生刘峰叶耀坤吴琼贾杰
文献传递
空间对接中差动式缓冲阻尼机构的建模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以美俄在ASTP计划中“联盟号”飞船的对接机构为背景,首先研究了差动式机电缓冲阻尼系统的结构组成和运动原理,并且建立了由捕获环、传动丝杠和固定机架组成的六自由度并联多环机构的运动简化模型。然后运用运动影响系数(KIC)方法,通过对位形函数直接求导,得到系统的一、二阶运动影响系数矩阵,从而描述了机构各部件的运动关系;在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对接过程中该缓冲阻尼机构主要运动部件的动能,与丝杠、差速器相连的弹簧机构的势能,以及考虑耗散力为速度的线性函数时,电磁制动器和摩擦制动器的瑞利耗散函数,并采用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建立了系统运动微分方程,从而得到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给出了差动式机电缓冲阻尼系统在一般工况下工程实用的刚度和阻尼系数简化模型。
杨芳曲广吉杨雷
关键词:航天器对接缓冲器阻尼机构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