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种田
- 作品数:24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离化团簇束法制备c轴取向的ZnO薄膜
- 2007年
- 为了探索低温可调控ZnO薄膜沉积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ZnO薄膜制备方法,即离化团簇束(ICB)法,并自行设计研制了应用该方法制备ZnO薄膜的专门装置.采用超音速喷嘴获得高速锌原子团簇束,用Hall等离子体源产生氧离子束离化锌原子团簇,获得了较高的离化率.在沉积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衬底偏压、氩氧比、衬底加热温度等参数,来控制成膜的质量;应用这个装置成功地在硅衬底上制备的ZnO薄膜,经XRD和EDS检测,薄膜的c轴取向一致,Zn、O原子百分比接近于1∶1,成膜质量好.
- 杨种田柯贤文刘传胜郭立平付德君
- 关键词:ZNO薄膜
- 多弧-中频磁控溅射沉积Ti-Si-N结构与性能
- 设计了一套多弧结合非平衡中频磁控溅射装置,磁控靶采用内外孪生对靶,并设计成矩形靶,在单晶硅和硬质合金衬底上沉积了Ti-Si-N 纳米复合涂层,系统研究了衬底偏压和Si 靶溅射电流对涂层的影响,在偏压150V、Si 靶电流...
- 杨种田杨兵周霖刘传胜叶明生付德君
- 关键词:磁控溅射纳米复合涂层单晶硅硬质合金
- 文献传递
- 铅锡合金沉积物的显微组织被引量:1
- 2002年
- 将离子浓度比为5:5的铅锡电沉积分形生长沉积物制备成金相样品,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此情况下,铅锡电沉积生成物由两相组成,即铅锡共晶相和铅基固溶相,两相呈交替层状分布。
- 杨种田汪大海
- 关键词:铅锡合金沉积物显微组织
- 一种Ti-Si-N纳米晶-非晶复合超硬涂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Si-N纳米晶-非晶复合超硬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磁场控制的高密度电弧放电使Ti电弧靶蒸发Ti,通入氮气和蒸发出的Ti反应生成TiN,同时通入硅烷,把硅烷(SiH<Sub>4</Sub>)离化分...
- 杨兵杨种田丁辉付德君
- 文献传递
- 凝胶系统中氯化铵晶体生长的形态及其转化
- 杨种田
- 关键词:NH4CL琼脂凝胶晶体生长
- 微晶玻璃的中子衍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应用中子衍射方法和Rietveld法全谱图拟合,研究了微晶玻璃在缓冷和急冷两种热处理条件下微结构和内应力的变化。与缓冷处理相比,急冷处理使析出的β硅灰石晶体的晶胞沿着3个晶轴方向进一步拉伸,晶体受到残余非晶相的拉应力作用更大,但原子位置无序相对要小,过高的局部应力导致了应力集中区内微裂纹的出现。急冷处理样品在高角度处的非晶峰强度远高于缓冷处理样品,表明急冷处理样品中残余玻璃相的比例更高。中子衍射获得的应变值与X射线衍射结果有显著差别,显示材料体内应力和表面应力有很大不同。中子衍射是测定大块微晶玻璃试样的平均残余应变和研究其复杂的两相共存结构的一种可行方法。
- 杨铮谢俊孙凯周霖杨种田程金树郭立平
- 关键词:中子衍射微晶玻璃应力
- 光纤加速度传感器被引量:3
- 2001年
- 介绍了八十年代以来几种新型的常见的光纤加速度传感器,并从基本原理、理论分析、优缺点等各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 朱丽娅杨种田
- 关键词:光纤加速度传感器
- 铅掺杂对锡电沉积物形貌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采用电化学沉积 ,配合扫描电镜 (SEM)、电子探针微分析仪 (EPMA)、金相等分析技术 ,研究了纯Sn及Pb0 .1Sn0 .9的二维沉积物的显微形貌和微结构 .结果表明 :由于晶粒生长的择优取向 ,纯锡的沉积物是规则的枝晶结构 ;铅掺杂削弱了锡晶粒生长的择优取向性 ,导致枝晶主干分叉 ,形成“之”字形枝晶结构 .为结晶学因素对生长形貌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实验证据 .
- 杨种田孙斌邹宪武
- 关键词:电化学沉积显微形貌微结构晶粒生长
- 纳米颗粒在胶粘剂改性中的应用
- 2006年
- 概要论述了纳米颗粒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对其在胶粘剂改性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概述。
- 杨种田朱丽娅程慧
- 关键词:胶粘剂改性
- 纳米复合Ti-Si-N涂层的多弧-磁控溅射制备,微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 杨种田
- 关键词:微结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