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在胃腺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2016年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对胃腺癌CT术前T分期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方法胃腺癌患者133例,均经CT增强扫描及MPR对照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MPR对胃腺癌术前T分期总检出率为78.9%(105/133),高于CT增强扫描的60.9%(81/133)(P<0.05)。常规CT对T1、T2期癌灶检出率较低。MPR对胃腺癌术前T3期的检出率高于常规CT(96.8%vs.61.3%)(P<0.01)。结论 CT增强扫描有助于胃腺癌术前T分期的评估。与常规CT比较,MPR可以提高胃腺癌,尤其对T3期胃腺癌的术前T分期检出率。 孙瑾 张宏 李慧 杨涟关键词:CT增强扫描 多平面重建 胃腺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4年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预后.方法 分析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发RPLS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为男性,65岁,因发热4d、血常规异常、外周血涂片见大量幼稚细胞入院,骨髓穿刺检查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染色体:XY,46[20].化疗后患者突发双目失明,考虑并发RPLS,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患者双眼逐渐有光感.复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枕叶病变基本好转.结论 RPLS较罕见,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RPLS颅脑CT和MRI特点相对独特.在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如突发失明等RPLS的可能,应立即行头颅MRI检查以尽早诊治. 师锦宁 杨涟 刘澎 李建勇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超急性脑梗死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05年 杨涟 周京民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超急性脑梗死 影像诊断 低场磁共振 磁共振ASL技术评估TIA患者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度的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图像(ASL)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急性脑梗死(AIS)发病危险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市江宁医院医学影像科收治的113例TIA患者,均行磁共振ASL技术检查,根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AIS分为AIS组(n=32)、无AIS组(n=8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患侧CBF、健侧CBF、患侧/健侧CBF、狭窄程度,应用Pearson分析患侧CBF、患侧/健侧CBF、狭窄程度与ABCD^(2)评分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的AIS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患侧CBF、患侧/健侧CBF、狭窄程度及联合预测AIS的价值。结果AIS组患侧CBF、患侧/健侧CBF低于无AIS组,狭窄程度、ABCD^(2)评分高于无AIS组(P<0.05);患侧CBF、患侧/健侧CBF与ABCD^(2)评分呈负相关,狭窄程度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P<0.05);将ABCD^(2)评分控制后,患侧CBF、患侧/健侧CBF、狭窄程度仍与AIS发生相关(P<0.05);患侧CBF、患侧/健侧CBF联合狭窄程度预测AIS的AUC最大。结论患侧CBF、患侧/健侧CBF、狭窄程度均与TIA患者发生AIS危险度有关,应用磁共振ASL技术检测脑组织血流灌注与颅内血管狭窄程度,能为临床预测AIS发生提供可靠参考。 蔡文炬 张爱娟 魏恒乐 杨涟关键词:磁共振 TIA 急性脑梗死 肺癌CT影像学特征与组织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根据肿瘤统计结果,肺癌是我国男性患者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和最主要的肿瘤致死原因。2000-2005年,我国肺癌的发病人数增加了11.6万,死亡人数增加了10.1万。肺癌5年生存率仅约15.6%,主要原因是约75%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肺癌[1,2]。肺癌可因早期诊断不足而致预后差,从组织学来看,腺癌在肺癌中占38.5%,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腺癌呈贴壁式生长(是指肿瘤细胞沿着肺泡生长,没有基质,血管以及胸膜侵袭),在CT中多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GGO),近年来多排螺旋CT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小GGO结节发现率大为提高。肺癌病理组织学对于肺癌的预后判断和治疗非常关键,但在一般情况下要通过手术,支气管镜或者穿刺才能了解患者的病理结果[3,4],而很多患者可能不具备获得病理标本的条件,因此通过无创技术(如CT)对患者进行组织学分类意义重大,对手术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但是,就我们所知,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性研究观察CT结果与肺癌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检测CT结果能否为肿瘤组织学预测提供特征性指标,以及这些特征是否与肿瘤大小和分型有关。 方思月 杨涟关键词:螺旋CT技术 晚期肺癌 影像学特征 病理组织学 肿瘤细胞 乳腺导管癌的乳腺钼靶与磁共振增强扫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对乳腺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乳腺导管癌,所有病例均行FFDM、MRI增强检查。观察X线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进行分级,3级及以下的级别考虑为良性,4A级及以上的为恶性;MRI根据病灶增强表现,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病灶的良、恶性。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二者对导管癌的检出情况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30例乳腺导管癌中,FFDM检出13例肿瘤呈单纯结节或肿块,肿块伴有的钙化12例,5例病灶表现为单纯簇状钙化,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7例。FFDM诊断4A以上病例26例,3级及以下的病例4例;MRI增强扫描检出肿块或结节27例,发现钙化5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10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8例呈Ⅱ型曲线,22例呈Ⅲ型曲线。FFDM正确诊断乳腺导管癌24例,MRI增强扫描正确诊断为26例,二者结合正确诊断27例。FFDM、增强MRI及FFDM+增强MRI对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86.7%、90%。结论 FFDM操作简单,对导管癌的簇状钙化检出率高于增强MRI,诊断敏感性较高,是筛查乳腺导管癌,尤其导管原位癌的首选,增强MRI对乳腺导管癌肿块及同侧腋下淋巴结检出情况高于FFDM,在乳腺导管癌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是乳腺导管癌进行术前评价的有效方法。二者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导管癌的诊断正确率。 杨涟 王洪雁 赵玉年关键词:乳腺导管癌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辅助检测在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检测(CAD)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乳腺病变患者资料。其中,47例手术患者,34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未手术的病例以X线诊断为标准。分析CAD对乳腺肿块或钙化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应用CAD检出单纯肿块104例,单纯钙化42例,10例肿块未检出。CAD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为93.6%(146/156),对钙化的检出率100.0%。CAD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1.2%(31/34),准确率为89.4%(42/47)。结论 CAD对乳腺肿块及钙化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乳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杨涟 王鸿雁 顾金林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检测 乳腺肿瘤 急性脑损伤CT和MRI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脑损伤是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脑损伤包括脑震荡、弥漫轴索损伤、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急性脑损伤往往表现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2]。 方思月 杨涟关键词:急性脑损伤 MRI CT 暴力作用 脑干损伤 脑挫裂伤 CT重建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作用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非增强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指导作用。方法:回顾分析48例手术或临床排石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48例患者均行非增强螺旋CT检查及B超检查,对CT扫描采集的数据进行二维、三维重建,比较其与B超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从不同的CT值范围预测结石的成分,CT值小于500 Hu的尿酸结石多采用碱化尿液,其它成分的结石多采用外科碎石手术治疗。结果:非增强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和B超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83.3%,非增强16排螺旋CT重建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检查。结论:非增强16排螺旋CT重建的影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更直观,有助于影像诊断医生对病变的正确诊断,为临床手术提供立体直观的图像并从CT值范围预测结石的成分,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杨涟 顾金林 吕建林 徐康荣 张宗军关键词:非增强螺旋CT 后处理重建 输尿管结石 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触诊阴性乳腺病变定性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34例临床触诊阴性,钼靶X线检查发现异常并术前钼靶X线定位装置对病灶进行精确定位,放置乳腺定位针。术中快速切片检查为良性,单纯切除病灶;病理为恶性,行保乳手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术前钼靶定位病灶的准确率为100%。34例患者均一次性切除病灶,其中23例行保乳手术,术后诊断乳腺癌11例(浸润性导管癌10例,黏液癌1例),导管内癌3例,不典型增生1例,其余为良性肿瘤。结论:钼靶X线术前定位是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法,准确可行。对早期恶性肿瘤,在定位下行保乳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杨涟 李慧 王鸿雁 孙瑾 顾金林关键词:钼靶X线 术前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