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波

作品数:41 被引量:258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絮凝
  • 6篇絮凝剂
  • 6篇生物絮凝
  • 6篇生物絮凝剂
  • 6篇微生物絮凝
  • 6篇微生物絮凝剂
  • 3篇絮凝活性
  • 3篇养殖
  • 3篇活性
  • 3篇降解
  • 3篇降解菌
  • 3篇海水淡化
  • 3篇海域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底栖动物
  • 2篇选育
  • 2篇压载
  • 2篇压载水
  • 2篇厌氧
  • 2篇厌氧氨氧化

机构

  • 22篇自然资源部天...
  • 17篇国家海洋局
  • 4篇江苏省海洋水...
  • 2篇大连海事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天...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图书馆
  • 1篇连云港市墟沟...
  • 1篇生态环境部南...

作者

  • 41篇杨波
  • 23篇张雨山
  • 23篇王静
  • 19篇张晓青
  • 18篇姜天翔
  • 17篇郝建安
  • 17篇张爱君
  • 8篇杜瑾
  • 7篇司晓光
  • 6篇张秀芝
  • 4篇梁玉波
  • 4篇袁健美
  • 4篇王立俊
  • 4篇高继先
  • 4篇贲成恺
  • 4篇张喜昌
  • 4篇张虎
  • 4篇于雯雯
  • 3篇任华峰
  • 2篇丁言者

传媒

  • 4篇生物技术通讯
  • 4篇海洋技术
  • 4篇化学与生物工...
  • 3篇化学工业与工...
  • 3篇水处理技术
  • 2篇海洋渔业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交通环保
  • 2篇盐业与化工
  • 1篇电脑编程技巧...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水产研究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淀粉芽孢杆菌dhs-28的筛选分离及絮凝活性被引量:2
2011年
从渤海湾海水样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絮凝活性最高达83.6%的细菌,经16S rDNA与Biolog鉴定,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dhs-28(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dhs-28)。超声破碎试验证实其絮凝活性仅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该菌株在LB液体培养基中,37℃,180 r/min,发酵72 h,絮凝活性最高。经硫酸铵沉淀后用3 KD透析袋脱盐,获得该菌株絮凝活性产物。以絮凝活性产物为研究对象,发现其絮凝活性易受酸碱性影响,只在pH值为6~11范围内稳定;但在广范围温度(0~100℃)内保持稳定。糖类、蛋白质、脂类与核酸定性反应初步鉴定其絮凝活性产物主要为蛋白质,同时还含有少量糖类。紫外扫描揭示其成分较复杂。
郝建安杨波张秀芝王静张雨山
关键词:菌种鉴定絮凝活性
海水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最佳运行工艺摸索
2017年
从渤海湾滩涂地区采集泥水样品,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特异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扩增,选取可以扩增出特征条带的样品构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容积为18L。当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从7d延长到14d时,反应器启动成功。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最佳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7~21d、盐度35‰~50‰、进水总氮负荷变化值小于20%、温度20~35℃、pH值6~7。
郝建安张爱君杨波姜天翔张秀芝张晓青张雨山王静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2017年
微生物絮凝剂是近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水处理药剂,是近年来絮凝剂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絮凝活性微生物的来源开始,依次阐述微生物絮凝剂的活性成分、微生物絮凝基因,并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情况,对微生物絮凝剂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郝建安杨波张晓青司晓光姜天翔杜瑾张爱君任华峰谢宝龙马晓蕾张雨山王静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海洲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次级生产力被引量:10
2018年
依据2015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在海洲湾10个站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分析各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丰度和生物量,并采用Brey经验公式进行大型底栖次级生产力和P/B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海洲湾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13.00 ind·m^(-2),平均生物量2.37[g(AFDM)·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和P/B值分别为1.50[g(AFDM)·m^(-2)·a^(-1)]和0.63。空间分布上,海洲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平均次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为远岸>近岸。季节分布上,年平均次级生产力最高出现在秋季,为2.04[g(AFDM)·m^(-2)·a^(-1)],最低出现在夏季,为1.00[g(AFDM)·m^(-2)·a^(-1)];P/B值最高的是冬季,为0.76,最低的是春季,为0.57。与其它研究调查中江苏近海、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相比,海洲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与之基本持平。
袁健美张虎贲成恺于雯雯高继先刘培廷胡海生杨波许海华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次级生产力
耐盐净污菌剂的制备方法
张雨山王静任华峰张晓青杨波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科技成果来源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和示范"中的课题"大生活用海水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淡水资源形势,海水直接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沿海城市的重视...
关键词:
关键词:海水淡化
海水微生物絮凝剂
张雨山王静张秀芝郝建安杨波王树勋张国辉曾兴宇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科技成果来源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和示范"中的课题"大生活用海水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 近年来,为缓解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局面,许多沿海城市积极推行海水直接利用技...
关键词: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水处理絮凝剂
复合嗜盐微生物处理高含盐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从天津港富营养化水域筛选得到三株嗜盐净污微生物,分别标记为GB-4、GB-5、GB-12,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三株细菌分别为嗜盐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halophilus)、海杆菌属(Marinobactersp.)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methylotrophicus)。当3株高效嗜盐净污细菌以3:2:1在高盐废水中进行复合实验时,48h的COD去除率可达81.85%,明显优于单一菌株的净污效果。将复合嗜盐净污微生物投加到人工高盐废水中,在温度25℃~40℃、pH值6.0—9.0、NaCl含量6%~12%的范围内良好生长,对高盐废水中的COD去除率保持在70%以上。
杨波郝建安张晓青张爱君姜天翔王静张雨山
关键词:高盐废水嗜盐菌复合微生物
一种用于海水处理的微生物絮凝剂ETYBF被引量:1
2013年
自渤海湾分离到一株对海水有高絮凝活性的菌株,鉴定并命名为黑曲霉ETYB-13。该菌株发酵上清液经乙醇沉淀与冷冻真空干燥。获得微生物絮凝剂ETYBF。该菌株的絮凝活性曲线证实,在培养48-72h之间,是收集絮凝荆的最佳时间。化学定性实验显示,ETYBF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也确定ETYBF主要成分为多糖。凝胶渗透色谱(GPC)证实,ETYBF是一种混合物,且分子量在10^5Da以上。稳定性实验证实,ETYBF的活性不受环境温度与pH变化的影响。
郝建安杨波姜天翔张秀芝张晓青张爱君王静张雨山
关键词:多糖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新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由于其来源于微生物,具有高效且低毒的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表面活性剂,逐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研究的热点,并已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应用尝试。该文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入手,阐述近几年来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较了不同种类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郝建安张晓青杨波司晓光姜天翔杜瑾张爱君任华峰王静
厌氧氨氧化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4年
从厌氧氨氧化发现的历史开始,依次阐述厌氧氨氧化反应途径,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厌氧氨氧化在全球氮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并介绍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工程化应用,最终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研究与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展望了厌氧氨氧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认为在微观方面,应尽快完成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基因组测序与建立模式菌株,深化分子生物学与生理生化研究;在宏观方面,探索自身最佳运行工艺,并与其他工艺结合,开发厌氧氨氧化集成工艺,克服本身缺点,尽快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工业化推广应用。
王静郝建安张爱君杨波姜天翔张雨山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