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波

作品数:50 被引量:20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文化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植物免疫
  • 9篇蛋白
  • 7篇疫霉
  • 7篇植物
  • 7篇镰刀
  • 7篇镰刀菌
  • 7篇大豆疫霉
  • 6篇激活蛋白
  • 6篇分泌
  • 5篇禾谷
  • 5篇禾谷镰刀菌
  • 4篇烟草
  • 4篇烟草花叶病
  • 4篇植物病害
  • 4篇链接
  • 4篇花叶
  • 4篇花叶病
  • 4篇根腐
  • 4篇根腐病
  • 4篇病害

机构

  • 48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央司法警官...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科...

作者

  • 50篇杨波
  • 13篇王源超
  • 7篇阎素兰
  • 6篇叶文武
  • 6篇郑小波
  • 5篇王雪
  • 4篇黄水清
  • 4篇何琳
  • 3篇王晓莉
  • 2篇张正光
  • 2篇高学文
  • 2篇黄珊
  • 2篇屈卫群
  • 2篇伍辉军
  • 2篇董莎萌
  • 2篇彭秋茹
  • 1篇陈月红
  • 1篇白振田
  • 1篇方曙
  • 1篇严家兴

传媒

  • 8篇图书情报工作
  • 4篇情报学报
  • 3篇现代图书情报...
  • 3篇情报理论与实...
  • 2篇图书与情报
  • 2篇高校实验室工...
  • 2篇情报工程
  • 1篇情报科学
  • 1篇图书情报知识
  • 1篇情报杂志
  • 1篇档案学通讯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大学图书馆学...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数字图书馆论...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医学领域科学数据集复用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意义]随着数据技术的进步,围绕科学数据集进行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均受到广泛关注。科学数据集复用可以使科学数据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科学数据集价值最大化。文章着眼于科研人员数据集复用行为,探索其特征和偏好,以期为科研人员复用数据集、科研机构进行科学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从多个维度统计分析PubMed Central的Open Access文献中科学数据集复用行为的特征规律,并对高频复用的科学数据集和文献的被引情况进行解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医学领域科研人员数据集复用现象较为普遍;相对于没有数据集复用的文献,有数据集复用的文献被引量更高;数据集的复用频率和论文影响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说明复用已广泛使用的科学数据集除了能够减轻其数据获取的负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此外,共享科学数据集也可以为数据集提供者带来相应的引文和学术声誉收益。
焦红杨波周琪
关键词:数据复用生物医学信息抽取
科研团队合作紧密度的分析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为例被引量:25
2011年
界定科研团队的概念,并选取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作为科研团队的样本,通过构建多值矩阵、合作网络图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样本进行科研团队合作紧密度的分析。在分析当中使用网络结构、网络密度、凝聚力指数、派系分析、中心性分析这5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科研团队样本内部合作紧密度的情况。从分析的结果来看,这5类指标能够比较好地反映科研团队合作紧密度的情况;利用这些指标分析,归纳出一个具有高度合作紧密度的科研团队在其内部合作网络中所应具有的一些共性特征。
庞弘燊方曙杨波付鑫金
关键词:科研团队社会网络分析
中国科研人员国内流动态势及演进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中西部高校科研人员流失严重,流动区域的结构性进一步失衡。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范围内科研人员流动的趋势及特点,为部分区域和机构的人才吸纳与管理提供参考。将ORCID数据集、WoS文献数据与多个平台的机构名称数据相关联,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和一系列规则对机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国科研人员个人履历进行重构,之后从流动规模、流动频次及流动模式等角度探讨中国科研人员的国内流动特征及态势,并以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区及“新一线”城市人才流动趋势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中国科研人员的流动演进状况。总体上,中国科研人员流动规模庞大,但流动频次偏低;“双一流”高校人才“虹吸效应”与人才竞争并存;科研人员的区域流动分布不均衡,“新一线”城市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才流动情况较好,而东北和华中地区人才流失问题严峻。综合这些发现,本文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展结对共建和帮扶工作、改善科研环境和提升人才待遇方面提出了构建“国家-地方-高校”多维协同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的对策建议。
杨波王天歌李子璇姜萍
尖孢镰刀菌分泌的植物免疫激活蛋白FoPII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尖孢镰刀菌分泌的植物免疫激活蛋白FoPII1及其应用,该蛋白能够诱导植物抗性,可以作为一种植物免疫激活因子应用到植物病害的防治领域。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利用工程菌株表达可以获得...
王源超杨波王雨音柳泽汉郑文跃
文献传递
互动教学系统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和影响机理研究
2024年
本研究对课堂互动教学系统Mlicker进行了用户满意度的评价,探讨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机理,并对互动教学系统的设计提出建议。以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为框架,提出互动教学系统的影响机理概念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法对用户满意度进行测评,设计一套测评方法评测Mlicker系统对答题正确率的影响,并采用多元回归和路径分析法对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用户对Mlicker系统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上;Mlicker系统对答题正确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Mlicker系统的系统质量、可靠性、完整性、交互性和安全性对用户满意度有正向显著影响;Mlicker系统用户满意度、系统质量对用户使用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可靠性、完整性、交互性和安全性对用户使用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黄珊杨波庄倩
关键词:用户满意度使用意愿测评方法
多元数据出版模式下生物医学领域科研人员数据引用行为研究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多元数据出版模式背景下科研人员数据集引用特征与引用来源,揭示生物医学领域数据引用现状与发展规律,为促进科学数据的出版及高效利用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以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 Central(PMC)的开放获取文献为样本,利用科研人员在论文中提及的数据集与引用数据集之间的关联关系识别文献中的数据引用行为,并从科研人员引用数据集特征与数据集引用来源特征等视角深入分析科研人员数据引用行为特点及趋势.[结果/结论]生物医学领域数据共享和利用行为较为普遍,但正式的数据引用行为较少.科研人员数据引用意识受数据存储库的数据引用政策影响较大,且新颖的、持续更新的数据集更加受到科研人员青睐.通过引用常规文献的方式引用数据集是科研人员说明数据来源的主要形式,其次是引用数据存储库.数据论文作为数据引用来源开始较晚,但发展态势十分迅猛.在未来,数据存储库和数据论文这两种数据出版模式有望成为主要数据引用来源之一.
邱玉红焦红杨波
关键词:生物医学
中国科研人员的国际流动趋势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意义]在规范化和重构中国科研人员ORCID履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科研人员的国际流动趋势及特点,为国家人才政策的制订提供实证依据。[方法/过程]充分利用科学文献的作者关联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实现中国科研人员个人履历的重构,并从地理区域分布、流动模式、时间趋势和流动效益等视角,深入地讨论他们的国际流动趋势。[结果/结论]随着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中国人才流动模式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人才环流态势,近5年人才回流趋势显著,中国迎来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高潮。但整体上看,中国人才流失的现象依然严重,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中国科研人员的引进和流失数量失衡,人才内外交流的质量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李子璇杨波
禾谷镰刀菌分泌的植物免疫诱抗蛋白FgPII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禾谷镰刀菌分泌的植物免疫诱抗蛋白FgPII1及其应用,该蛋白能够激活植物免疫反应,可以作为一种植物免疫诱导因子应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控。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利用工程菌的过量表达可以...
王源超王雨音杨波郑文跃柳泽汉杨森
文献传递
一种植物免疫诱抗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免疫诱抗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上述植物免疫诱抗菌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大豆疫霉激发子PsPII1编码基因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基因组上而获得的转基...
王源超杨波高学文郑小波伍辉军刘银俞晨杰杨森董莎萌叶文武郑素娇
数据论文引证意图自动识别研究--以生物医学领域为例
2024年
[目的/意义]探索数据论文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方法,为实现更高效的科学数据组织和数据共享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过程]以生物医学领域为例,在构建大规模数据论文引用句标准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引用句的内容特征对引用意图进行分类,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数据论文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方法。[结果/结论]利用文本分类手段对数据论文引用意图进行自动识别具有可行性,深度预训练的语言模型PubMedBert性能优良且具有明显的领域优势,能够应用于大规模语料实践任务中。在数据论文引用意图中,半数以上是实质性引用且这类引用呈上升趋势。
黄珊刘茹石燕青杨波
关键词:文本分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