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晨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喉罩通气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喉罩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实验组)与气管插管组(对照组),每组30例。经全身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和气管导管,于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前(T1)、置入即刻(T2)、置入后3min(T3)、恢复自主呼吸时(T4)、喉罩拔除即刻(T5)、拔除后5min(T6),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并比较两组手术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心动过速、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咽喉不适、恶心呕吐、呃逆)。结果气管插管组在T3、T4和T5时HR、SBP、DBP的较喉罩组明显升高(P〈0.01);术中和术后喉罩组并发症例数少于气管插管组,苏醒期躁动、咽喉不适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结论喉罩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
- 杨梦晨
- 关键词:全身麻醉喉罩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
- 静吸复合全麻清醒延缓10例分析、处理及体会被引量:1
- 1999年
- 杨梦晨王家博
- 关键词:静吸复合全麻吸入麻醉药呼吸末二氧化碳体温过低麻醉机
- 臂丛神经阻滞致高位硬膜外阻滞一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男,44岁,78kg,因"右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16个月",于2014年3月6日14时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行ECG、血流动力学监测,各项指标正常。采用1%利多卡因、0.3%盐酸罗哌卡因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穿刺部位相当于第6颈椎横突,常规消毒,在前中斜角肌之间隙与皮肤垂直作皮内小泡,穿刺针沿肌间沟向内后及下方推进,穿破肌膜时有突破感,异感明显后,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注入麻醉药液25ml,大约8min后,患者自诉头晕、胸闷,声音略有嘶哑,出现呼吸困难征象。
- 杨梦晨胡宝芹袁中文
-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颈椎横突肌间沟
- 丙泊酚复合γ-羟丁酸钠气管表面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γ-羟丁酸钠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并与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γ-羟丁酸钠麻醉效果作比较。方法确诊为气道、支气管异物的患儿9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为咪达唑仑、氯胺酮组;B组为γ-羟丁酸钠、氯胺酮组;C组为γ-羟丁酸钠、丙泊酚组。三组均为全身静脉麻醉,观察患儿入室时、置入气管镜前、置入气管镜后HR、MAP、RR及SpO2。观察置入退出气管镜时、术中及术后屏气、挣扎、呛咳、呕吐、术后喉头水肿、舌后坠等情况。结果患儿置入气管镜前及置入气管镜后C组MAP、HR数值显著低于A、B组(P<0.05)。C组置入气管镜前后MAP、HR均显著下降,而A、B组HR变化不明显,MAP均显著上升(P<0.05)。A、B组置入气管镜后RR较入室时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置入气管镜时,术中及苏醒期屏气、呛咳、术后舌后坠、喉头水肿例数明显多于C组(P<0.05)。苏醒时间较C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γ-羟基丁酸钠联合丙泊酚气管表面麻醉效果优于咪达唑仑、氯胺酮组和γ-羟丁酸钠、氯胺酮组,是小儿气管异物取除术的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 杨梦晨
- 关键词:丙泊酚Γ-羟丁酸钠表面麻醉气管
- 碳酸利多卡因同盐酸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 :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的疗效。方法 :选择适用于临床臂丛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麻醉的患者 2 0 5例 ,采用双盲法分类分别用碳酸利多卡因 (处理组 )与盐酸利多卡因 (对照组 )作为麻醉药物 ,不加任何药物。其中臂丛神经阻滞处理组 40例 ,对照组 3 5例 ,硬膜外麻醉处理组 70例 ,对照组 60例。分别观察两种药物的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失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 :处理组在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失时间、不良反应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余各项差异不显著。结论
- 杨梦晨王家博
- 关键词:碳酸利多卡因盐酸利多卡因麻醉疗效比较
- 抗结核药利福平的临床合理应用
- 2000年
- 胡宝芹杨梦晨王子足
- 关键词:利福平抗结核药异烟肼结核病疫情抗病毒作用抗结核药物
- OPLAC喉罩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 2010年
- 目的:评估OPLAC喉罩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将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两组:OPLAC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分别记录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成功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患者入室时(T1)、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T2)、建立后10min(T3)、拔管(喉罩)前即刻(T4)、拔管(喉罩)后即刻(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观察术中有无反流误吸情况及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如声嘶或咽痛等。结果: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在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成功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mean、Ppeak、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T1时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喉罩组在T2~T5时的MAP、HR明显低于同时点的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各时间点SpO2均为100%。喉罩组术中未发现1例反流误吸患者。两组术后各发生3例轻微咽痛,均未见声音嘶哑。结论:全麻OPLAC喉罩通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全麻后恢复平稳。
- 杨梦晨
- 关键词:全身麻醉腹腔镜子宫切除
- 婴幼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喉罩与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两种通气方式在婴幼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中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探讨喉罩用于婴幼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择期手术患儿,根据建立通气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喉罩组(LMA组,40例)和气管插管组(ET组,4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喉罩和气管插管置入前、置入后、气腹后以及术后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后的 SBP、DBP、HR、SpO2的数值的变化以及术后误吸、喉痉挛、咽喉部不适、胃胀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综合评价喉罩用于婴幼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及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前的 SBP、DBP、HR、SpO2值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置入后和术后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ET 组各时点的SBP、 DBP、HR 均显著增高(P<0.05),LMA 组的 SBP、 DBP、HR 虽有所增高,但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喉罩组的 SBP、DBP、HR 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装置使用简单、无创伤,对大多数婴幼儿都适用,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婴幼儿腹腔镜手术的气道管理。
- 杨梦晨
- 关键词:麻醉喉罩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