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桥

作品数:45 被引量:97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3篇盆地
  • 12篇新生代
  • 10篇断层
  • 8篇渤海湾盆地
  • 7篇油气
  • 7篇凹陷
  • 5篇新生代构造
  • 4篇油气勘探
  • 4篇正断层
  • 4篇勘探
  • 4篇构造样式
  • 3篇地质
  • 3篇断裂带
  • 3篇盆地构造
  • 3篇剖面
  • 3篇郯庐断裂
  • 3篇裂带
  • 2篇地堑
  • 2篇东营凹陷
  • 2篇断层位移

机构

  • 2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2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5篇杨桥
  • 38篇漆家福
  • 6篇陆克政
  • 5篇马宝军
  • 5篇王子煜
  • 4篇张克鑫
  • 4篇邱楠生
  • 4篇周建勋
  • 4篇于福生
  • 4篇李明刚
  • 4篇关成尧
  • 3篇何书
  • 3篇董敏
  • 3篇能源
  • 2篇张一伟
  • 2篇童亨茂
  • 2篇王家鼎
  • 2篇白相东
  • 2篇陈书平
  • 2篇孙永和

传媒

  • 3篇地质科学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地学前缘
  • 3篇古地理学报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岩土力学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年份

  • 4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气田开发水平现状分析被引量:14
2003年
择取反映气田开发水平的几个主要指标分析了中国气田的开发水平现状。结果表明 ,中国气田的自然资源条件并不优越 ,目前的气田开发水平还相对较低。中国中部、西部和近海地区占有 83 %的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85 %的剩余可采储量和 77%的年产量 (截至 1999年 12月 ) ;东部地区和四川气田的已开发程度和采出程度都高于 90 % ;而长庆气田、西部和近海地区却不到 10 %。必须看到 ,中国中部、西部和近海地区拥有未开发的天然气可采储量约 1× 10 12 m3;中国尚有未发现的天然气储量达 12× 10 12 m3。借鉴美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历史试图说明中部、西部和近海地区应是中国气田开发的主力对象 ,应加大勘探和开发的力度。“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 。
杨桥
关键词:气田开发天然气产量剩余储量采出程度
渤海湾盆地基岩地质图及其所包含的构造运动信息被引量:51
2004年
利用油气勘探资料编制的渤海湾盆地基岩地质图 ,分析了基岩露头分布及其反映的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基岩地质图显示渤海湾盆地基底岩层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影响发育有一系列近EW向、NNE—NE向的褶皱和逆断层等挤压构造变形。基岩露头展布表明渤海湾盆地西部、北部在侏罗纪之前的剥蚀作用明显强于东部和南部地区。基岩地层形成的区域褶皱轴向及各亚构造层之间的不整合面接触关系反映出在下—中三叠统沉积之后至下—中侏罗统沉积之前的某个“关键时刻”渤海湾地区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变革 ,导致早期的近EW向构造被NNE—NE向构造替代。而从区域应力体制来看 ,下—中侏罗统沉积之后渤海湾地区的区域构造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 。
漆家福杨桥陆克政周建勋王子煜
关键词:印支运动燕山运动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新生代沉降特征被引量:17
2012年
在对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区域构造特征的22条地震剖面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黄骅坳陷沉降特征。通过对黄骅坳陷的9个主要凹陷沉降史的研究表明,黄骅坳陷新生代构造沉降量的时空差异性分布明显。时间上,黄骅坳陷具有"幕式"沉降特征,孔店组沉积期为裂陷I幕、沙三段沉积期为裂陷Ⅱ幕、沙一段和沙二段沉积期和东营组沉积期为裂陷Ⅲ幕、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期为热沉降幕、明化镇组上段和第四系的沉积期为加速热沉降幕。不同沉积期盆地沉降在空间分布上,沉降速率上都有明显差异。通过对凹陷尺度单井的埋藏史曲线,构造沉降曲线,基底沉降图和沉降中心迁移图对比分析表明,空间上,黄骅坳陷新生代沉降作用具有明显的迁移规律,总体是自南向北,自西向东迁移,现今的沉降中心位于歧口凹陷海域部分。
董敏漆家福杨桥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构造沉降
用面积平衡原理预测伸展断陷盆地中岩层内部应变及亚分辨正断层的方法被引量:17
2002年
大多数地堑和半地堑是由深度近水平的拆离正断层控制的 .根据面积平衡原理 ,这些伸展断陷盆地岩层的区域基准面至拆离断层面高度 (h)与其损失面积 (S)呈线性比例 .拆离断层之上的盆地基底岩层的水平伸展量相同 ,因此 ,用“S -h图解法”可以确定拆离断层深度 ,并能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岩层的总水平伸展量 .伸展盆地中的总水平伸展量主要是由不同尺度的正断层的水平离距体现出来的 .可观测解释的断层的水平位移可以通过测量盆地宽度、岩层长度等直接得到 .用剖面面积平衡方法可计算出盆地各岩层的平行岩层面的应变 ,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在观测尺度上不能直接解释出来的“亚分辨正断层”的小尺度位移造成的 .因此 ,在分析伸展断陷盆地的构造样式、岩层力学性质基础上 ,有可能对计算得到的平行岩层的伸展应变进行合理评估 ,进而可以定量地预测“亚分辨正断层”的密度和可能的分布部位 .
漆家福Groshong R H Jr杨桥
关键词:岩层地堑半地堑
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分形研究被引量:23
2008年
利用分形几何方法分析了黄骅坳陷中区断裂分布的分形特征,以探讨该区断裂系统的发育规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利用数盒子方法进行分析表明,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在标度区间1.75~7km具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根据断裂分维值等值线可知,海岸线两侧断裂分维值分布规律有着明显不同,显示了两侧断裂系统在形成机制上的差异性。研究区分维值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在歧口凹陷南北两侧有着最高的分维值。结合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的形成机制及油田的分布,初步探讨了断裂分形特征与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的形成机制及断裂分形特征与油田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断裂系统分维值的变化特征与断裂的发育规律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断裂发育程度高的地区其分维值也更高,也将更有利于油气的运聚。
何书杨桥王家鼎
关键词:断层系统分形
渤海湾地区的中生代盆地构造概论被引量:132
2003年
根据 1∶5 0万渤海湾新生代盆地区基岩地质图揭示的残留中生代地层的分布及构造变形特征 ,渤海湾地区的中生代盆地可以分为 5期。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盆地为克拉通内部大型坳陷盆地 ,其中晚三叠世盆地仅分布在渤海湾西南部地区。早—中侏罗世盆地分布于印支运动形成的向斜坳陷核部 ,属于压陷挠曲型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分布广泛 ,属于裂陷盆地 ;晚白垩世盆地属于后裂陷阶段的坳陷盆地。这些盆地受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影响而发生反转。印支运动在渤海湾地区的东、西部的表现有明显差异。西部变形弱、以近EW向宽缓褶皱变形为主 ,东部变形强、并叠加了NE向褶皱和逆冲断层变形。早燕山运动使渤海湾地区形成宽缓的大型NE向褶皱变形 ,并使早—中侏罗世盆地发生反转和逆冲断层变形 ;中、晚燕山运动基本没有在渤海湾地区形成褶皱构造变形 ,而是表现为晚侏罗—早白垩世盆地和晚白垩世盆地的区域性反转隆升。下—中侏罗统沉积之后 ,渤海湾地区的构造格局发生基本变革 ,进入以裂陷盆地为主的构造演化时期。
漆家福于福生陆克政周建勋王子煜杨桥
关键词:中生代盆地盆地原型印支运动燕山运动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被引量:132
1995年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经历了早第三纪裂陷沉降和晚期第三纪-第四纪后裂陷热沉降两个阶段。基本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裂陷作用旋回。早第三纪裂陷作用包括三个裂陷伸展期,它们分别相当于孔店级-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等三套地层的发育时期,各裂陷伸展期的构造运动学特征有一定的差异,反映在伸展构造样式的变化上,大致可归纳为由多米诺式正断层系统向铲式正断层系统、坡坪式正断层系统的演化序列及由非旋转平面式正断层系统向铲式正断层系统、坡坪式正断层系统的演化序列两个演化模式。
漆家福张一伟陆克政杨桥
东营凹陷北带构造特征及其对沉积作用的控制被引量:17
2004年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主干边界断层为铲式断层 ,沿断层走向不同地段的剖面形态也有明显的差异 ,有多个不同尺度的相对陡倾、呈内凹形态的断层面瀑布和相对缓倾、呈外凸形态的断层面缓坡。在主边界断层的断层面瀑布区 ,沙三下亚段时期发育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 ,而在断层面缓坡处则发育湖相泥岩。
谢锐杰漆家福杨桥
关键词:储集层正断层断层面东营凹陷
郯庐断裂带昌潍-营口段及相关盆地构造研究
漆家福邓荣进张克鑫杨桥马宝军孙永和赵衍斌
该课题中石化重点项目《郯庐断裂对相邻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的二级课题,由石油大学(北京)承担,执行期限为2004年3月-2006年8月。该课题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5方面:1、综合论证了营潍断裂带是在华北克拉通东部...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勘探油气分布规律油气成藏
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新生代右旋走滑变形及其模拟实验被引量:22
2009年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区域性深断裂带,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表明郯庐深断裂主位移带在辽东湾坳陷大致沿坳陷东部边缘通过。辽东湾坳陷东部沿辽东凸起两侧发育有若干陡倾或近直立的断层。这些断层自盆地基底一直切割到新近系中,部分断层甚至切割到更新统及全新统。在辽东凸起南段,断层表现为向南西撒开、向北收敛的帚状断层组合,所有断层在剖面上均显示正断层位移特征;在辽东凸起北段,断层表现为向北北西发散、向南收敛的羽状断层组合,西侧的部分断层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逆冲断层位移特征。辽东凸起附近盆地盖层中的断层组合表明,北北东向断层在新生代有明显的右旋走滑运动。沙箱模拟实验表明,沿辽东凸起南、北两段的断层组合可能与郯庐深断裂新生代右旋走滑位移有关,断层组合形式、运动性质的差异可能与郯庐深断裂主位移带走向变化有关。
杨桥魏刚马宝军漆家福
关键词:走滑断层新生代盆地郯庐断裂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