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欢
-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中国出版业高质量“走出去”的路径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中国出版业高质量"走出去"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我国出版业"走出去"还存在出版贸易逆差、出版物国际影响力不够、国际版权贸易经验不足、出版单位自主性不够、编辑职能过于单一等问题。为此,中国出版业应该立足国情,推动数字媒体产业的国际化,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突破并逐步推广,提高企业积极性,促进编辑职能转型,推动中国出版高质量"走出去"。
- 杨文欢冯若男
- 关键词:数字出版
-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何以持续?——以桐庐县南门社区的“楼下书记”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虽然层出不穷,为什么有些创新能够持续且越来越有活力,而有些创新则不能持续呢?文章以桐庐县南门社区"楼下书记"为个案,研究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得以持续的原因。本研究发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得以持续的关键在于它拥有一批献身公益的社会企业家,他们扎根于社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现并持续地满足这种需求,持续地增加社会资本的存量,把创新嵌入到制度体制之中,采取合作而非挑战的策略,并具有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机制,而且政府鼓励、尊重社会治理主体的创新行为,这些因素共同提高了基层社会自主治理能力。
- 杨文欢
-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可持续性
- 因势利导与自生能力:可持续基层治理创新的分析框架被引量:9
- 2019年
- 基层治理创新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政府因势利导和社会自生能力的分析框架中研究基层治理创新兴衰的发生机制,发现:为做出政绩,采取不符合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创新战略,引发创新制度的扭曲和社会自生能力的弱化,导致基层治理的恶性循环,造成创新的衰退;以人民为中心,采取符合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创新战略,催生新规则新制度,增强社会自生能力,促进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持续。面向未来的基层治理创新,必须根据未来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和地区发展目标的变化,构建简约高效的创新体系,提高社会自生能力,营造良性创新生态。
- 杨文欢
- 关键词:因势利导自生能力创新生态
- 努力改善我市的投资软环境
- 2008年
- 根据茂办发[2008]7号文的精神,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茂名市"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我市有关单位领导同志、社科理论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汇聚一堂,结合茂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七大现实问题,展开了认真的探讨。此次研究会既反映了与会者解放思想的成果,又是与会者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真知灼见。现将与会同志的发言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 杨文欢
- 关键词:投资软环境综合服务平台审批效率服务型政府投资者
- 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基层治理可持续创新的分析框架被引量:5
- 2019年
- 可持续创新内生于社会自生能力.运用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的分析框架将基层治理创新类型化,分析治理创新的演进趋势和新时代基层治理可持续创新的条件.基层治理创新逐步分化,先发地区的碎片化应用性创新逐步被综合性基础性创新取代,后发地区的平台创新优势更加明显.新时代党委政府应当持续推动综合性基础性的平台创新,基层社会应当持续探索特定领域的应用性创新,充分运用和开发新技术,推动制度革新,以不断地获得创新的比较优势.
- 杨文欢
- 关键词:自生能力比较优势资源禀赋结构
- 跨部门合作: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增效的机制——以宁波市81890社会服务平台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城市基层混合性服务供给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跨部门合作治理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宁波市81890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为个案,研究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种服务供给机制之间相互嵌入、协同增效,协同供给城市基层混合性服务的机制。资源整合是跨部门协同供给服务的主要特征,在未来的跨部门协同中,政府应该积极地从主导者向倡议者、召集者转变,积极培育社会治理主体,推动社会自主治理。
- 杨文欢
- 关键词:跨部门合作
- 我国民间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培育机制被引量:1
- 2014年
- 如何把日益增加和分散的民间社会组织有效地组织起来,协同完成特定政策目标,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协同治理的视角研究了我国社会组织的服务由碎片化走向集成化的实现机制。研究认为民间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承担该任务的载体之一,它发挥着纽带、资源整合、社会组织的组织化和服务供给集成化的功能。应该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优化政府的赋权授能机制,优先培育公益慈善、社会服务类的民间枢纽型社会组织,提高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能力,来推进地方治理和社会建设。
- 杨文欢
- 关键词:社会建设协同治理
- 公共性建构:媒介生态视域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主体性问题被引量:3
- 2021年
-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作为传播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学术媒介,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与社会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在以数字化逻辑为基础的融媒时代,从媒介生态的系统视域出发,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可通过作为交互式主体保持"学者"与知识分子之间的身份张力、作为理性化主体促进"学界"与跨界之间的社会能量流通、作为话语性主体提升从"学术"研究到社会实践的综合效应来参与公共性建构;人文社科期刊公共性建构的强化路径是以学理性批判来介入社会公共议题,发挥编辑的媒介间性作用,并在社会系统中引入期刊评价的媒介生态维度。
- 杨文欢
- 关键词:媒介生态
- 朱光潜情感美学的场域伦理与知识启蒙
- 朱光潜情感美学建构起兼具中国审美传统和西方现代学科体系的情感美学话语,完成了从语言、意象到文本的理论谱系生成。文章从文本形式观、道德关联、知识启蒙三方面探究中西方文论资源给予朱光潜情感美学建构的学理资源,厘清其情感美学本...
- 杨文欢
- 关键词:文本形式知识启蒙
- 图像时代的文学镜像及其视觉归趋
- 2017年
- 语言文字和图像文化的应运而生之间有着无可回避的默契,从"图"到"文"的更迭和演进被视为历史文明的重要进程。这也要求研究者既要从语言艺术的本体论视角也要从文化社会学的立场上来展开对图像的有效阐释,尤其是要从当下的"文学图像化"的社会现状判断进入"文学图像论"的学理分擘和例证,而"语象"概念无疑为研究"文学图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此外,图像本体的阐释路径解构了传统艺术活动当中的固有平衡,图像日益成为一种习焉不察的虚假意识形态,并为人们的现实遭逢设置了种种想象性关系。图像所建构出来的真实谎言,也引起人们对"观看之道"的再度审视。
- 黄继刚杨文欢
- 关键词:图像语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