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克美

作品数:32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薪炭林
  • 6篇树种
  • 3篇低山丘陵
  • 3篇试验初报
  • 3篇农村
  • 2篇低山丘陵区
  • 2篇畜牧
  • 2篇畜牧业
  • 2篇畜牧业生产
  • 2篇引种
  • 2篇郁金香
  • 2篇栽培
  • 2篇造林
  • 2篇农村能源
  • 2篇丘陵区
  • 2篇牧业
  • 2篇牧业生产
  • 2篇经济林
  • 2篇丰产
  • 2篇采伐

机构

  • 28篇安徽省林业科...
  • 6篇安徽省林业厅
  • 3篇双流县畜牧食...
  • 1篇舒城县林业局

作者

  • 32篇杨克美
  • 9篇张均
  • 5篇卜基保
  • 3篇祝学范
  • 1篇祝学龙
  • 1篇丁显勇
  • 1篇何小东
  • 1篇吴浩
  • 1篇韩久同
  • 1篇陶学军
  • 1篇黄学震
  • 1篇秦萍
  • 1篇唐丽影
  • 1篇唐丽影
  • 1篇王克祥
  • 1篇张学华
  • 1篇高跃
  • 1篇黄晓燕
  • 1篇董文

传媒

  • 7篇林业科技通讯
  • 4篇林业科技开发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生产率系统
  • 2篇农村能源
  • 2篇经济林研究
  • 1篇中国禽业导刊
  • 1篇养禽与禽病防...
  • 1篇四川畜牧兽医
  • 1篇安徽林业
  • 1篇安徽林业科技
  • 1篇林业与社会

年份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山丘陵薪炭林的采伐更新被引量:1
1992年
自1983年起,在芜湖、舒城、黟县共建立试验林126公顷,筛选出马尾松、火炬松、晚松、麻栎、紫穗槐、刺槐等6个适合安徽的优良薪材树种。在此基础上,对各优良树种的营造类型、采薪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的经营措施和更新期。
杨克美卜基保朱镜坤
关键词:薪炭林采伐低山丘陵
安徽引种四川桤木试验初报被引量:7
1999年
张均杨克美汪昌英
关键词:桤木引种落叶乔木
薪炭林营造类型及其采伐更新方式研究
汪昌英陶学军杨克美莫家芳江文才季立仁唐丽影姜明芳张均施旌旗王华林金魁刘建红胡伟马龙芳等
在庐江县两部低山丘陵区3544公顷低产林分中,因地制宜,采取六种营造类型和四种采薪方式,优选树种,合理密植,实行针阔混交,乔灌结合,薪材、薪经结合,进行造、封、育、改、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技术,科学合理采伐。大范围、大...
关键词:
关键词:薪炭林采伐树种
大树移植技术浅析被引量:6
2001年
祝学范杨克美
关键词:大树移植适地适树
着力打造麻羊品牌 努力开拓麻羊市场
2005年
杨克美高跃
关键词:畜牧业生产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
木质能源的地位及开发利用前景被引量:11
2001年
木质能源是生物质能的一种,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木质能源在农村能源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木质能源除提供燃料外,还有发展畜牧业、化学工业等用途,并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社会进步,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木质能源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祝学范杨克美
关键词:薪炭林
庭园林业致富
1994年
芜湖是我国四大米市之一,农业发达,而芜湖县林业用地只占全县总面积的8.5%。80年代以来,以粮为主、以粮为本的芜湖农民在一无资金、二无林地的条件下,走上了以林致富的道路。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杨克美
关键词:蜜桃林业用地无林地丘岗地油桐林桐籽
毛竹林丰产技术试验初报被引量:5
2001年
通过对 3.3万hm2 毛竹林的营造积改造 ,总结出安徽毛竹林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及丰产措施 ;使用本成果使毛竹林产竹量产笋量得到提高 ,产值由原来的 3 15 0元 /hm2 增到 12 85 5元 /hm2 ,年增加产值 2 .44亿元。
唐伟杨克美
关键词:毛竹林丰产技术
安徽几种经济林丰产试验简报
2000年
本试验是根据安徽省政府1995年“科技兴皖”战略部署,为配合安徽省林业二次创业计划而实施的“科技兴林”工程的一部分,通过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用5年时间,使参试的102万亩毛竹、板栗、银杏、猕猴桃达到年增产值5.25亿元,平均每亩515元。项目自1996年实施以来,经过3年?..
张均杨克美
关键词:经济林丰产
低山丘陵区薪炭林营造技术及类型的划分
1998年
安徽的薪炭林,主要分布在黄山、大别山区的低山地带和皖南丘陵、江淮丘陵。通过“六五”、“七五”薪炭林试验,基本解决了树种问题和营造技术。“八五”期间,要解决的重点之一,就是薪炭林立地类型的划分。在“六五““七五”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跟踪,深入研究,初步掌握几个主要营造方式及经营措施,再根据14年试验结果,编制出了低山丘陵区薪炭林立地类型表。
杨克美唐丽影
关键词:薪炭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