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长萱

作品数:7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暴雨
  • 3篇梅雨
  • 2篇低涡
  • 2篇云团
  • 2篇中尺度
  • 2篇中尺度低涡
  • 2篇涡旋
  • 2篇梅雨锋
  • 1篇低空
  • 1篇汛期
  • 1篇汛期暴雨
  • 1篇雨期
  • 1篇中-Β尺度
  • 1篇水汽
  • 1篇水汽图
  • 1篇流场
  • 1篇梅雨期
  • 1篇梅雨期暴雨
  • 1篇降水
  • 1篇降水强度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作者

  • 7篇杜长萱
  • 4篇孙淑清
  • 3篇田生春
  • 2篇李玉兰
  • 1篇王俊
  • 1篇赵思雄
  • 1篇郑新江
  • 1篇孙建华
  • 1篇蔡则怡
  • 1篇贝耐芳
  • 1篇陈红

传媒

  • 2篇大气科学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热带气象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华南涡旋暴雨的物理对比分析被引量:4
1992年
低涡型暴雨是华南地区一种重要的暴雨类型,它常常发生在对流层低层天气尺度切变线上,虽难从气压场上找到,但它所造成的暴雨却很强。我们发现,常规天气图上似乎很弱的这类涡旋,却有较强的流场涡度和典型的散度分布,构成了强降水过程的必要物理条件。本文把它与热带气旋发展过程中的物理结构、能量变化和转换特征进行了诊断、对比分析,指出它们不仅三维物理量场分布差异较大,其发展过程中能量变化也有很大差异。热带气旋的K,值远大于切变线低涡,但K_(?)的变化则相反,无论是其绝对值或它占总动能的比值,都不如切变线低涡大,散度风的变化对于后者的发展至关重要。前者在发展过程中有大量位能向散度风动能转换,构成其主要发展能源;而后者则主要靠散度风动能向旋转风动能转换维持其发展。通过本分析,进一步证实由散度风动能向旋转风动能转换是中尺度系统发展的普遍规律;当有大量位能释放时。这种转换就更趋活跃。
孙淑清田生春杜长萱
关键词:涡旋暴雨
梅雨锋上中尺度低涡的发展及其动能变化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研究了1980年7月31日至8月1日的暴雨中尺度低涡的发展过程及结构特征,发现低涡的斜压性清楚,风场和热力场均不对称,暖湿区內上升运动最强?怨δ芊匠痰难芯勘砻?在其发展过程中散度风动能向旋转风动能转换,尤其在低层更为清楚,决定因子是f▽x▽Ψ项;在涡旋发展时,涡度场与散度场的配置使▽x·▽Ψ达到最大。
田生春孙淑清杜长萱
关键词:梅雨锋中尺度低涡暴雨涡旋
199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与环境预测研究中心汛期暴雨短期数值预测被引量:6
1998年
对1998年夏季汛期(6~8月)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在6~8月期间用IAP-ETA暴雨数值预报模式进行了每天的24小时的降水实时预报;首次采用从Internet网上获取的NCEP资料,作为初值。预报的结果表明,ETA坐标有限区域模式对暴雨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NCEP资料是有用的,尤其是在高原和广大海洋资料稀少地区。
陈红孙建华贝耐芳王俊张宝严杜长萱蔡则怡赵思雄
中-β尺度云团造成不同降水强度的对比分析被引量:9
1994年
本文对发生、发展在长江中游地区两个中-β尺度云团引起不同强度的降水,进行了对比分析,弄清它们之间的异同,进一步探讨了中-β尺度对流云团产生强降水的条件,从而为难以预报小范围的暴雨提供一些物理依据。
李玉兰杜长萱
关键词:中-Β尺度云团降水
1995年6月梅雨期暴雨的水汽图像分析被引量:14
1998年
文章利用GMS-5水汽图像及常规资料,分析1995年6月中旬至7月初梅雨期暴雨的水汽图像特征,指出水汽羽与强降水的关系,并概括出梅雨期暴雨的水汽图像概念模型.
郑新江李玉兰杜长萱
关键词:暴雨水汽图云团梅雨期
梅雨锋的维持与其上扰动的发展特征被引量:42
1996年
文章对一次江淮流域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层风场结构对锋区维持的作用.通过计算变形向量,散度风以及相应的锋生函数,研究了它们各自对锋面的维持、扰动发展所起的作用.对低空急流的不稳定发展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它与高层流场特殊的耦合关系对暴雨形成所起的动力作用.
孙淑清杜长萱
关键词:梅雨锋变形场
中尺度低涡发展时高层流场特征及能量学研究被引量:17
1993年
本文通过对一次长江中游中尺度低涡的分析发现,在这类斜压性低涡发展时,低涡西侧冷区对流顶明显下降,在低涡区发生折叠现象.与大位涡值相联系的平流层空气从该处下沉至对流层,对流顶下陷比对流活动区对流顶高度变化要早且明显.中尺度涡旋发展所需要之动能主要取自辐散风动能,在对流层高层和低层这种正向转换最为清晰,而整个气柱中位能向辐散风动能转换,以支持它在涡旋发展过程中之消耗.但高层与低层的情况不同.在100hPa高空辐散风动能既支持了涡旋动能,又向总位能转换.分析表明,高层对流层流场在中尺度系统发展过程中是十分活跃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孙淑清田生春杜长萱
关键词:中尺度低涡流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