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俊凯

作品数:61 被引量:287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急诊
  • 9篇光谱
  • 9篇红外
  • 9篇红外光
  • 9篇红外光谱
  • 9篇创伤
  • 8篇直肠
  • 8篇细胞
  • 8篇肠癌
  • 7篇肿瘤
  • 7篇教学
  • 6篇细胞株
  • 6篇傅里叶变换红...
  • 6篇傅里叶变换红...
  • 5篇蛋白
  • 5篇直肠癌
  • 5篇脓毒
  • 5篇癌细胞
  • 4篇胆囊
  • 4篇胃癌

机构

  • 4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4篇西安医学院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安高新医院
  • 2篇西安市北方医...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60篇杜俊凯
  • 14篇许静
  • 10篇孙学军
  • 9篇宋银雪
  • 8篇徐怡庄
  • 7篇吴瑾光
  • 7篇徐之超
  • 6篇白立曦
  • 6篇郑见宝
  • 5篇张元福
  • 5篇石景森
  • 5篇王军
  • 4篇段鹏
  • 4篇高烨
  • 4篇刘栋
  • 3篇贺赛
  • 3篇梁欢
  • 3篇王倩
  • 3篇霍康
  • 3篇刘彦宁

传媒

  • 7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0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诊科用便捷式急诊箱
本发明公开了急诊科用便捷式急诊箱,包括壳体、让位孔、密封板、吸盘、转动机构、放置机构、限位机构、查询机构、杀菌机构、开关、肩带,该急诊科用便捷式急诊箱,可将不同病情患者所需使用的急救护理用具通过分类的方式独立进行放置,提...
许静刘彦宁段鹏陈保安杜俊凯
rhBNP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0
2020年
为了研究重组人B型钠尿肽(recombinant human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rhBNP)对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本研究采用尾部静脉注射的方法对I/R大鼠成功建模,并设计注射生理盐水(I/R组)、rhBNP (I/R+rhBNP组)和假手术组CK组3个处理组,通过TUNEL法检测各处理组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本实验还用生理和生化方法检测了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活性和含量的变化情况,用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了Bax/Bcl-2信号通路中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rhBNP可以提高I/R大鼠心肌细胞中SOD酶活性,同时使MDA含量降低,表明rhBNP能够保护心肌细胞,使细胞受损程度减小。与此同时本研究发现rhBNP处理后大鼠心肌细胞中Bax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调,且Bcl-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从而使I/R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数目减少,缩小心肌坏死的面积。本研究表明rhBNP可以通过调节Bax/Bcl-2信号通路、提高SOD酶活性使I/R大鼠心肌细胞内MDA含量减少,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数目减少,从而有效地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以达到保护心肌细胞的目的。
许静霍康宋银雪李娜杜俊凯郭秦乐
关键词:BAX/BCL-2MDA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Pleiotrophin的表达及其在血清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pleiotrophin(PTN)的表达及其血清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 time-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PT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中的PTN表达水平。结果:PTN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量以及PT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论是PTN mRNA表达水平还是蛋白阳性率均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类型无关(均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向关系、与TNM分期呈正向关系(均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PT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结论:PT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血清PTN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参考指标之一。
陈南征孙学军贺赛郑见宝周培华魏光兵王晖姚建锋张立禄韶英杜俊凯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PLEIOTROPHIN
网络环境下急诊医学教学的思考被引量:7
2003年
通过对急诊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采用网络环境下急诊课程的CAI课件演示,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技术对急诊医学教育的影响,探讨如何发挥出网络教育的巨大潜力.
高路杜俊凯
关键词:网络环境急诊医学教学教育模式CAI课件
胆囊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服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1000例胆囊结石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0例,腹腔镜组腹腔镜切除术,开腹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指征术后和胃肠动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24h,腹腔镜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胆囊收缩素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愈合速度快,临床意义显著。
杜强杜俊凯
关键词:胆囊结石开腹胆囊切除术胃肠动力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急诊科诊疗路径被引量:2
2024年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反复发作的皮肤和黏膜水肿为特征。水肿可出现在任何部位,最致命的为喉水肿,引发窒息,危及生命。若水肿累及消化道黏膜,可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易误诊为急腹症。颜面、躯干及四肢等皮肤水肿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提高急诊科医生的识别及处理能力,本专业组特编写此诊疗路径。路径除对HAE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进行介绍外,还汇总了既往在中国已经发表的急诊科病例,以便广大医生更好的理解疾病,并绘制诊疗路径图,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周宁韩小彤陈松孙鹏刘斌杜俊凯张春阳郭庚窦清理姜伟吕传柱朱华栋张茂
关键词: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血管性水肿补体C4新鲜冰冻血浆
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在鉴别良恶性结直肠癌周围淋巴结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红外光谱在鉴别结直肠良恶性淋巴结的可行性及初步分析.方法 联合使用衰减全反射探头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冰冻新鲜离体结直肠癌周围恶性淋巴结50个,正常结直肠周围淋巴结80个,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各70...
孙学军刘栋张超郑见宝王炜杜俊凯石景森
胆囊癌细胞株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2009年
目的建立胆囊癌体外培养细胞株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spectroscopy)检测的方法。对照胆囊癌组织光谱特征,研究胆囊癌细胞株的光谱表现;为红外光谱法诊断胆囊癌奠定细胞学基础。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尼高力)公司Magna750-Ⅱ型红外光谱仪,组织标本放置于欧米采样器表面进行检测,记录红外光谱;体外培养胆囊癌细胞株(GBC-SD)采取涂于BaF2窗片的方法,进行透射红外光谱检测,得到时间轴上体外培养细胞株的光谱图;选择特征性光谱与胆囊癌组织光谱进行比对。结果成功地获得了体外培养胆囊癌细胞株的红外光谱图;胆囊癌细胞株红外光谱特征与相应癌组织光谱特征存在异同。结论将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株在BaF2窗片上涂片后,进行FT-IR测定是行之有效的细胞红外光谱检测手段,能得到体外培养细胞的红外谱图;胆囊癌组织所表现的红外光谱特征具有胆囊癌细胞本身的红外光谱特征,同时也具有组织自身的复杂特点;FT-IR应用于胆囊癌的定性诊断有充分的细胞学基础。
杜俊凯石景森孙学军徐怡庄吴瑾光
关键词:胆囊肿瘤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细胞株
定向激活HIF-1协同脂肪干细胞对糖尿病小鼠皮肤创伤修复的促进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定向激活HIF-1协同脂肪干细胞(ASCs)对糖尿病小鼠损伤修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PF级C57BJ/L小鼠68只,行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3 d后空腹血糖大于16.7 mmol/L的小鼠用于实验。在小鼠背部做直径为1 cm的圆形皮肤全层创口,将动物随机分为空载质粒(EV)组,CA5-HIF-1α转染(CA5)组,EV+saline组,CA5+saline组,EV+ASCs组,CA5+ASCs组。于给药后第0、3、7、10、14、17和21天,观察并记录创口面积大小,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LDPI)检测血流灌注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及VEGF m RNA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法检测VEGE蛋白表达水平。用Bonferroni或Tukey post hoc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5-HIF-1α基因注射剂量为125μg时,局部HIF-1αm RNA表达水平较高为10.40±0.22(F=19.48,P=0.025),故选用125μg用于后续实验。于给药后第3~14天,CA5组小鼠的伤口面积分别为7 828.92±294.28、7 285.97±118.24、4 050.41±301.97、1 292.35±101.14小于EV组9 062.00±225.75、8 534.42±189.35、5 634.59±198.06、2 308.15±245.36(F=41.37、32.16、27.29、25.16,P=0.028、0.034、0.038、0.042)。CA5组小鼠皮肤血流于第10、17天(253.06±8.34、250.59±10.13)均大于EV组(158.31±9.98、169.73±7.28)(F=21.53、26.08,P=0.038、0.032)。在治疗后3~14天,CA5+saline组(7 656.92±177.03、7 163.83±128.24、4 238.23±228.36、1 316.52±90.75)、EV+ASCs组(7 593.64±192.12、7 233.08±146.86、4 097.58±227.91)及CA5+ASCs组的伤口面积小于对照组(6 745.25±203.16、6 159.35±168.72、3 682.06±257.30)(F=39.58、44.09、34.67,P=0.031、0.028、0.037),且CA5+ASCs组最小。本研究还发现CA5+saline组(262.05±9.34、248.45±11.13)、EV+ASCs组(215.33±10.75、185.82±10.47)及CA5+ASCs组(322.54±12.27、292.49±9.57)的小鼠皮肤血流于第10天和第17天均大于对照组(161.30±5.64、134.57±8.67)(F=29.15、17.38,P=0.026、0.034),CA5+ASCs组血流增加
杜俊凯陈明月徐之超白立曦段鹏
关键词:HIF-1Α脂肪干细胞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
L-白雀木醇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骨折愈合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考察L-白雀木醇(L-quebrachitol,L-Q)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DMSO)和白雀木醇组[L-Q,30 mg/(kg·d)白雀木醇],每组20只,给药4周后对大鼠进行安全性评价。构建胫骨骨折大鼠模型,然后将36只胫骨骨折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1%DMSO)、10 mg/(kg·d)L-白雀木醇组(10L-Q组)和30 mg/(kg·d)L-白雀木醇组(30L-Q组),每组12只。给药3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X线检查和Mirco-CT分析及骨痂组织番红O-固绿染色。通过qRT-PCR或Western blot检测骨痂组织中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Wnt-3a、Wnt-5a、β-catenin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L-Q组大鼠的外观和行为、体质量和摄食量、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10L-Q组和30L-Q组大鼠的骨痂内新生骨小梁和成骨分化明显增多,伴随骨痂跨越骨折端和编织骨替代软骨细胞。与模型组相比,10L-Q组和30L-Q组大鼠骨痂组织中OCN、OPN、Runx2、ALP和BMP-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10L-Q组和30L-Q组大鼠骨痂组织中Wnt-3a、Wnt-5a和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GSK-3β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L-白雀木醇可促进胫骨骨折大鼠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白立曦许静段鹏谢万科徐之超杜俊凯
关键词:骨折愈合成骨分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