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鹤

作品数:41 被引量:94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社会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城市
  • 13篇脆弱性
  • 7篇矿业
  • 7篇矿业城市
  • 5篇影响因素
  • 5篇人口
  • 5篇老工业基地
  • 4篇东北三省
  • 4篇可持续发展
  • 3篇生态
  • 3篇首府
  • 3篇人地系统
  • 3篇主成分
  • 3篇主成分分析
  • 3篇城市经济
  • 3篇城镇化
  • 2篇东联
  • 2篇远东联邦区
  • 2篇中国煤矿
  • 2篇社会就业

机构

  • 41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作者

  • 41篇李鹤
  • 25篇张平宇
  • 7篇吴相利
  • 4篇苏飞
  • 2篇刘文新
  • 2篇程叶青
  • 1篇唐志鹏
  • 1篇姜博
  • 1篇丁建军
  • 1篇李钢
  • 1篇虞虎
  • 1篇唐常春
  • 1篇陆大道
  • 1篇李欣
  • 1篇李玉恒
  • 1篇刘晔
  • 1篇杨传开
  • 1篇陈明星
  • 1篇王姣娥
  • 1篇刘承良

传媒

  • 5篇地理研究
  • 4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地理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经济地理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科技和产业
  • 1篇绿色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2015 年...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核心任务。基于对区域工业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动态变化的定量分析,总结了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演变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区域工业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探...
李鹤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
文献传递
人口收缩背景下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的差异化响应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3年
以中国人口收缩现象突出的资源型城市为例,分析了2005年以来案例城市人口和住宅价格的时空演变特征,从住宅价格增幅和增速两个方面比较了人口收缩期内案例城市住宅价格的差异化响应特征,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住宅价格差异化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口收缩现象呈加剧态势,但人口收缩期内90%的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呈上升态势,仅黑龙江东部、甘肃西北部、山西中部等少数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小幅下降。(2)人口收缩背景下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响应强度差异明显。相比之下,高强度响应等级以人口中期收缩的资源型城市、衰退型与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边境与省际边缘区资源型城市为主。(3)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人口收缩和住宅价格响应关联并不紧密,其他影响因素与住宅价格响应的关联相对更为紧密,并随着住宅价格响应强度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
李妍琳李鹤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影响因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分析被引量:81
2008年
将脆弱性分析应用到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出区域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和评价模型,对东北地区14个典型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济系统脆弱性高的矿业城市集中分布于辽宁省;不同矿产资源类型的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数平均值具有煤炭类>冶金类>综合类>油气类的趋势;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随着其生命周期的推进逐渐增大;矿业城市经济系统对可采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的应对能力对决定其脆弱程度作用显著.最后依据不同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特征将案例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
李鹤张平宇
关键词:矿业城市脆弱性城市经济主成分分析
俄罗斯东部地区首府的城市流强度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采用区位熵、外向功、城市流等模型研究俄罗斯东部首府的城市流强度及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表明:(1)俄东部城市流强度呈西高东低、自西向东衰减的空间格局。西伯利亚区的城市流强度高于远东区,表现出西西伯利亚区>东西伯利亚区>南远东区>北远东区。(2)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3个一级大区域服务中心的对外服务主导地位显著,哈巴罗夫斯克、伊尔库茨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巴尔瑙尔、托木斯克、克麦罗沃6个二级区域服务中心是城市联系的中坚力量,乌兰乌德、赤塔、雅库茨克、布拉戈维申斯克、南萨哈林斯克5个三级地方中心的辐射作用较弱。(3)不同首府在产生城市流时具备各自的行业优势,在信息通信、金融保险、军事安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电力燃气、文体娱乐业等领域具备专业化优势,在施工建筑、批发零售、酒店餐饮、农林猎渔、房地产、其他服务业等领域对外服务功能较弱。
初楠臣张平宇吴相利吴相利
关键词:城市流区位熵
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联邦区首府的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经济等级指数、经济联系强度研究2010—2018年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联邦区首府的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西伯利亚和远东区各联邦主体、及与毗邻中国东北省域的经济联系,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和远东区首府的经济等级2010—2015年上升显著,2015—2018年上升缓慢,等级序列存在"断裂"现象,繁荣的发达首府与停滞的偏远首府两极分化现象突出。(2)西伯利亚和远东区首府经济联系量不断增强,以乌兰乌德市为分界的西伯利亚区首府经济联系强于远东区首府,呈"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西伯利亚区形成以新西伯利亚市为极核,辐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鄂木斯克市、托木斯克市等的"一极、多心组团"格局,首位经济联系为新西伯利亚市;远东区呈现以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市为中心的"双核"格局,首位经济联系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3)西伯利亚和远东区联邦主体间经济联系不断提升,同中国东北省域的经济联系也不断增强,其中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阿穆尔州同中国东北省域的经济联系最强,与黑龙江省的经济联系量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
初楠臣张平宇吴相利吴相利李鹤
关键词:空间经济联系经济联系强度
高速铁路情景下的俄罗斯远东铁路可达性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以俄罗斯远东联邦区的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布符)沿边铁路为研究对象,在高速铁路情景下,利用可达性指标测度高铁运行前(普铁)后(高铁)沿线节点的可达性动态变化,探讨该线路升级提速后对沿线各个节点的贡献作用与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未来布符高铁的建设运营使其沿线可达性得到大幅提升,时空收敛获益多,8 h交流圈覆盖全线,可达性最优要素由末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向线路中间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自南向北、继而向首端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自东向西扩散,呈布符铁路首末可达性改善幅度大、部分中间线路可达性改善稍弱的空间特征。可达性的变化加速远东的西南沿边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与重塑,布符沿边高铁集散场的空间延拓、袭夺态势加剧;铁路轴带的空间极化加深,呈现新的"核心-边缘"格局;跨城流动性突显,加速空间对接与同城空间发展模式。
初楠臣张平宇李鹤
关键词:可达性
1995年-2009年东北地区工业部门CO_2排放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工业部门的节能减排对于我国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意义重大,需要结合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利用工业CO2排放估算模型及指数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年-2009年区域工业CO2排放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东北地区工业CO2排放构成变动较小,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态势,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增长尤为迅猛,区域工业CO2排放强度则快速降低。工业产出规模的快速扩张及行业结构的变动是导致区域工业CO2排放总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因素,前者的贡献更为显著,行业CO2排放强度的降低则对区域工业CO2排放量快速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但研究期内该因素的减排效应仍难以抵消由工业规模快速扩张以及行业结构变动导致的CO2排放量增长。未来减缓东北地区工业部门CO2排放应在保持工业产出规模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降低行业CO2排放强度及优化工业结构。
李鹤
关键词:低碳经济
基于日流量视角的俄罗斯首府城市铁路客运网络空间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构建俄罗斯81×81的首府城市的日铁路客运流量矩阵,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其铁路客运网络特征,结果表明:①俄罗斯首府铁路客运网络松散且不均衡,西密东疏,高、中密度联系的城市位于中央联邦区与西伯利亚铁路沿线,俄欧洲北部、欧洲南部、亚洲等3个铁路区系内包含不同的子群与核心。②日铁路客运流量表现出沿西伯利亚铁路的"廊道型"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弱化的"非对称性"空间态势,西伯利亚铁路内部初步形成以莫斯科、叶卡捷琳堡-彼尔姆-秋明、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为核心及其外围地区的次一级"核心-边缘"格局。③俄人口分界线——"圣图线"西南侧城市的铁路要素集散能力、铁路联系强度、对其他节点控制程度均强于东北侧城市。
初楠臣张平宇吴相利吴相利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被引量:9
2018年
脆弱性理论与方法已成为研究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如下。1)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脆弱性得分由2005年的1.343下降到2015年的1.197;适应能力的提高是地区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原因。2)脆弱性水平呈"西南高、东北低"、"北部稳定、中南部下降"的时空分异特征。3)低应对能力是地区脆弱性的主要特征,而各脆弱类型呈差异化分布态势。在当前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背景下,针对不同地区的脆弱性特征,实施差异化的应对策略是保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王林峰张平宇张平宇李鹤
关键词:脆弱性社会生态系统农牧交错带
中国煤矿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正>目前,脆弱性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前沿领域之一。煤矿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亟待实现城市转型。相关学科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很少从自然—杜会—经济耦合系统的角度来研究煤矿
苏飞张平宇李鹤
关键词:煤矿城市脆弱性经济系统主成分分析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