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琬琛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单胞菌
  • 6篇铜绿
  • 6篇铜绿假单胞
  • 6篇铜绿假单胞菌
  • 6篇假单胞菌
  • 4篇生物膜
  • 4篇生物膜形成
  • 4篇膜形成
  • 3篇头孢
  • 3篇头孢他啶
  • 3篇群体感应系统
  • 2篇他唑巴坦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哌拉西林
  • 2篇LASI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机构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中医药...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8篇李琬琛
  • 6篇魏殿军
  • 4篇李立艳
  • 3篇刘双庆
  • 3篇宋林
  • 2篇孙续国
  • 1篇苏桂新
  • 1篇魏爱琳
  • 1篇郑芳
  • 1篇李晓亮
  • 1篇曹阳
  • 1篇王亮
  • 1篇刘婷婷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红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清除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红霉素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1)通过96孔板结晶紫染色的方法,定量分析药物对铜...
李琬琛魏殿军李立艳曹阳宋林刘双庆
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与机制的探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在铜绿假单胞菌(PAE)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抑制、清除作用与机制,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96孔板结晶紫染色方法,定量分析头孢他啶对PAE标准菌株生物膜的抑制、清除作用,通过real time-PCR方法对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探讨头孢他啶对PAE生物膜的作用机制。结果未形成成熟生物膜时,头孢他啶对PAE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而在有成熟生物膜形成时,头孢他啶不能有效抑制PAE的生长;头孢他啶与PAE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增多表达相关。结论头孢他啶能够促进PAE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临床对慢性PAE感染患者的治疗应避免使用头孢他啶。
李琬琛宋林李立艳孙续国魏爱琳魏殿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头孢他啶
铜绿假单胞菌lasI/lasR群体感应系统与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多糖合成相关基因,lasI/lasR群体感应系统及鼠李糖脂转移酶合成相关基因rhlA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PA生物膜...
李琬琛魏殿军李立艳宋林刘双庆
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尿酸及相关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0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以血尿酸正常值(440μmol/L)为参考标准,将100例患者分为血尿酸升高组和血尿酸正常组,同时测定钙,钾,无机磷,肌酐,白蛋白,血压等指标;另选取5例高尿酸并发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别嘌呤醇100mg,1次/d,口服,4周后测定血尿酸和血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尿酸升高组高血压的发生率为61.9%,尿酸正常组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0.7%,二组间χ2值为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给予治疗后,血压和血尿酸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尿酸与高血压互有影响,控制血尿酸可能有助于透析患者血压的控制。
李琬琛赵敏凯刘婷婷魏爱琳魏殿军
关键词:血尿酸血液透析高血压别嘌呤醇
铜绿假单胞菌lasI/lasR群体感应系统与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多糖合成相关基因,lasI/lasR群体感应系统及鼠李糖脂转移酶合成相关基因rhlA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PAE生物膜形成中的关系及调控作用。方法分别收集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浮游菌及生物被膜菌,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对基因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pslA1d的浮游菌表达量略高于6d生物膜菌外,algD、pelA、LasI、LasR、RhlA生物被膜菌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浮游菌,并且pslA、pelA、RhlA的mRNA相对表达量趋势一致,均是培养1d生物膜菌表达最高。结论 algD、pslA、pelA、LasI、LasR、RhlA的表达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密切相关,在生物膜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群体感应系统很可能参与pslA、pelA、RhlA的正向转录调节。
李琬琛魏殿军李立艳宋林刘双庆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群体感应系统
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性损害患者腺体组织存在淀粉样小体
2016年
目的报道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性损害(familial amyloidotic polyneuropathy,FAP)患者腺体组织存在淀粉样小体,用于探讨淀粉样变形成机制。方法 1临床收集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相关淀粉样变患者,利用免疫亲和-质量分析装置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法测定TTR基因突变类型。2刚果红(Congo red,CR)染色结合偏振光显微镜检查鉴定心脏组织是否发生淀粉样变沉积。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淀粉样变沉积蛋白类型。4对FAP患者腺体组织进行形态分析以确定淀粉样小体的存在。结果1MALDI-TOF/MS分析结果确定TTR基因突变类型为ATTRVal30Met。2患者心脏组织经CR染色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确定淀粉样变沉积阳性,且沉积于小血管壁和心肌组织间隙。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见TTR免疫反应阳性,提示淀粉样变沉积前蛋白为TTR。4对胰腺组织进行分析发现腺体腔内可见CR染色阳性和绿色荧光淀粉样小体,未见其与TTR抗体存在免疫原性反应。结论 FAP患者胰腺组织发现淀粉样小体,且未发现其与TTR抗体之间存在免疫原性反应。
李琬琛宋林王亮苏桂新李晓亮郑芳孙续国
关键词:刚果红转甲状腺素蛋白
五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清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红霉素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masaeruginosa PA)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1)通过96孔板结晶紫染色的方法,定量分析药物对铜绿假...
李琬琛魏殿军李立艳曹阳宋林刘双庆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基因调控及药物对其作用
目的:1.了解收集自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100株临床各个科室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us,PAE)生物膜形成能力强弱,对比生物膜形成能力相对强的菌株与生物膜形成能力...
李琬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群体感应系统头孢他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