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涛

作品数:6 被引量:17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麦田
  • 2篇沙漠地区
  • 2篇土壤
  • 2篇小麦
  • 2篇小麦田
  • 2篇流沙
  • 1篇养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沙漠地
  • 1篇沙丘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肥
  • 1篇水肥管理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变化
  • 1篇水分平衡
  • 1篇水环境
  • 1篇水势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李涛
  • 6篇肖洪浪
  • 3篇李新荣
  • 3篇段争虎
  • 2篇刘立超
  • 2篇李金贵
  • 1篇李守中
  • 1篇李守忠
  • 1篇樊恒文

传媒

  • 3篇中国沙漠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流沙固定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演变对水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3
2003年
横穿腾格里沙漠的防风固沙体系始建于 1 95 6年 ,确保了包兰铁路近半个世纪的畅通无阻。在几十年的土壤 -植被系统演变中 ,花棒 +柠条 +油蒿 -干旱砂质新成土的人工系统演变为油蒿 +雾冰藜 +小画眉草 -简育正常干旱土的半天然、天然系统 ;生物结皮发育、结皮层形成改变了降水的再分配过程 ;在 2 0~ 5 0 0cm深度的干旱层因灌木的排水作用而形成 ,低等植物也开始与草本和灌木竞争水分 ,深根系的灌木很难得到降水的补给 ,逐渐退出了防护体系 ;土壤 -植被系统趋于更薄的活动层。
肖洪浪李新荣段争虎李涛李守忠
关键词:流沙水环境影响因素
流沙固定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演变被引量:99
2003年
包兰铁路横穿腾格里沙漠沙坡头段,全长45km,年降水量186mm;流动沙丘相对高度20m,以每年4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无灌溉条件下、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沙固沙工程体系始建于1956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该体系确保了包兰铁路畅通无阻。几十年的土壤植被系统演变正影响着整个防护体系。植被在从人工系统向自然系统的演变中经历了覆盖度从增加到减少的自疏过程、从灌木到半灌木到草本的变化;土壤从流动风沙土向钙积旱成土发育,地表生物结皮发育;降水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分配过程已经彻底改变,新的水分平衡格局明显影响现有防沙固沙体系。
肖洪浪李新荣段争虎李涛李守中
关键词:流动沙丘水分平衡干旱区
干旱沙漠地区小麦田土壤水分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00年
利用 SWAP模拟程序模拟沙漠地区小麦土壤水势变化、水分利用的结果 ,无论是灌淤土 ,还是流动沙丘沙土 ,即使是在最低灌溉标准 (土壤水分含量保持田间持水量的 40 % ) ,小麦作物仍不受干旱威胁。由于每次灌溉水量偏大 ,以及土壤的高渗水特性 ,流动沙丘风沙土深层渗漏损失率高达 60 %~ 90 % ,而灌淤土也达 3 0 %~ 70 % ,这种损失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 ,这表明在这一地区将灌溉量降到目前的最低标准 ( 64 90 m3·hm- 2 )以下是值得考虑的。实验区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且施肥改良土壤水肥保持能力的效果不能立即表现 ,在目前的施肥标准下 ,施肥量对土壤水势、以及水分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流动沙丘沙土的灌溉量远高于灌淤土 ,但根系区土壤水势平均值、最低值均相对较高 ,特别是最低值是灌淤土的 2~ 3倍。相比两种土壤 ,除在表土层、根系层土壤水势有明显差异之外 ,临界层以下土层并无显著差异。
李涛肖洪浪刘立超李金贵
关键词:数值模拟小麦土壤条件水势干旱沙漠地区
干旱沙漠区小麦田水肥管理效率模拟被引量:2
2001年
干旱沙漠区小麦田水肥管理效率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沙漠区30cm厚的黄河灌淤沙地中进一步降低灌溉标准至田间持水量的40%以下是可能的,更低的灌溉标准将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并降低渗漏损失率。在目前施有效氮、磷、钾总量<800kg/hm^2的水平下,施肥差异不会导致水分渗漏、蒸发和小麦对水分利用比例的差异,但小麦籽粒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0.12kg/m^3的高肥水指数(有效氮、磷、钾施用总量/灌水总量)可获得近5500kg/hm^2小麦籽粒产量和约0.74kg/m^3的水分生产率。
李涛肖洪浪
关键词:小麦水肥管理
中国沙漠地区降尘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3
2002年
1991— 1 998年期间先后使用积尘器在 4个地形剖面上监测了沙坡头地区的降尘过程。降尘沉积速率平均 4 866kg·hm- 2 ·a- 1 ,降尘沉积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规律 ,月最大沉积于每年的 5月发生在丘间低地 ,这是因为每年的 5月份既是区域冬夏季风场的转换季节 ,又是人类活动破坏地表的时期 ,并受地貌沉积模式的影响 ;较小的月沉积于冬季出现在丘顶部位。降尘的粒径集中在 2~ 2 50 μm ,极细砂占总量的 37 1 6 % ,沉积物属于砂壤质地。Si、Al、Fe、Ca、K、Na、Mg、Ti等 8个元素构成检出元素总量的 99 53 %。 1 0~ 2 50 μm的尘屑中含有 30种重矿物 ,其中易风化矿物占 56 75 %~ 74 32 %。风尘相关分析发现月降尘量与每月 >5m·s- 1 风速的次数有良好的相关性。
樊恒文肖洪浪段争虎李新荣李涛李金贵
沙漠地区麦田土壤养分运动特征被引量:1
2001年
研究了干旱沙漠地区新垦沙地和耕种20年左右的灌淤土可溶性养分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在小麦1个生长周期内土壤养分发生较大的衰减,表层养分呈梯级下降趋势,其明显吻合于灌溉周期;以灌溉导致养分淋溶造成土壤养分下降为主,以作物吸收利用造成土壤养分下降为辅。土壤下层存在养分截留层,当总灌水量由649mm(59mm/次)增至1998mm(111mm/次)时作物吸收利用养分量分别降低42%(沙土)和50%(灌淤土),土壤养分总消耗量分别减少40%(沙土)和49%(灌淤土)。当灌水量太大时,许多土壤养分被水运移至土壤深层,致使作物难以吸收到这些养分。
肖洪浪李涛刘立超
关键词:土壤养分麦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