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亮
- 作品数:62 被引量:18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致密砂岩气藏面向工程的脆性和物性地震预测技术
-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埋藏深、物性差、直井产量低的特点,但勘探潜力大。致密储层物性以低孔低渗为主,围岩与致密砂层的阻抗差异小,煤层的强烈吸收衰减等现象使得致密砂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因此预测的难度大。常规方法主要围绕岩性和...
- 李海亮王海龙张军舵桂金咏
- 关键词:岩性致密砂岩气物性脆性
- 降雨诱发堆积土滑坡的物理模拟及其流—固耦合数值分析
- 降雨是诱发滑坡发生的重要原因,滑坡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如何合理的评价和预测降雨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及滑坡规模,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因此,对于降雨过程中坡体中水分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对诱发边坡失稳的深入探讨具有重...
- 李海亮
- 关键词:降雨条件物理模型土-水特征曲线
- 致密储层敏感弹性参数叠前同步反演方法被引量:7
- 2015年
-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是表征致密储层脆性的重要弹性参数,而Gassmann流体项则是地震流体识别中常用的流体因子。利用叠前地震反演方法从叠前地震资料中同步获取此类参数是可行且有效的途径。为此,针对致密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致密储层敏感弹性参数叠前同步反演的新方法。在孔隙弹性介质反射系数近似方程的基础上,通过重新组合变化,推导出包含杨氏模量、泊松比、Gassmann流体项及密度参数的纵波反射系数方程,建立起了杨氏模量、泊松比、Gassmann流体项及密度反射率与纵波反射系数间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弹性阻抗反演技术,提出了杨氏模量、泊松比、Gassmann流体项及密度参数的叠前同步反演方法。模型数据试算和实际资料测试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从叠前地震资料中稳定地获取致密储层的敏感弹性参数,为此类储层的预测及流体识别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途径。
- 桂金咏高建虎雍学善李胜军李海亮
- 关键词:致密储层杨氏模量泊松比
- 叠前地震属性技术在低渗透气藏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气藏属典型的低孔低渗砂岩岩性气藏,储层段物性及含气性在横向上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质性,常规叠后技术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针对这一难点问题,在叠前处理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震道集、近中远叠加剖面、叠前角度域烃类检测、弹性参数反演等叠前属性技术,提出了一套对苏里格气田盒8段储层进行含气性预测的有效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 李海亮高建虎赵万金王大兴张丽萍张盟勃
- 关键词:岩性气藏非均质性烃类检测
- 利用地层梯度预测断层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层梯度预测断层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层在深度域的地震层位数据;确定所述地震层位数据中各共中心点对应的地层梯度;根据各所述共中心点对应的地层梯度确定所述目标储层中的断层分...
- 谢春辉高建虎雍学善王孝李海亮王海龙董雪华张军舵杜炳毅李琳王洪求王恩利闫国亮何润赵万金
- 多功能降雨滑坡室内试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降雨滑坡室内试验装置,包括钢化玻璃模型箱、装在钢化玻璃模型箱壁上的提高模型箱箱体强度的金属框架,钢化玻璃模型箱两侧对称分布有多排水分传感器安装孔、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安装孔,水分传感器、孔隙水压力传...
- 吴礼舟许强黄润秋李滨锷李海亮
- 用于低压恶性漏失地层的堵漏浆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低压恶性漏失地层的堵漏浆,包括水、膨润土、黄原胶、改性核桃壳、橡胶颗粒、木质素磺酸盐;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于低密度窗口的分散型堵漏浆,通过对堵漏材料核桃壳进行改性,有效提升了固相颗粒在堵漏浆中的分散性能,由...
- 谯世均万明庆张闯邢星雷彪吴玉杰赵维超柯琎凌波李海亮邓文星蒲勇方向张璐江林
- 冀中束鹿凹陷沙三段致密油气藏有利勘探区带评价被引量:2
- 2017年
- 针对冀中束鹿地区沙三段下亚段复杂致密砂砾岩油气藏地震预测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GeoEast解释系统多项特色技术的致密储层预测思路。应用构造导向滤波和多属性融合技术识别断层,明确构造缝发育特征;运用波形分类技术研究地震相,划分砂砾岩有利沉积相带;利用高亮体和流体活动性属性识别岩性和含油气区;最终完成有利勘探区带评价。实际应用证明,基于GeoEast解释系统的致密储层预测思路在研究区油气勘探中应用效果显著,预测吻合率高,针对类似问题具有较强推广性。
- 王海龙杨午阳李海亮张巧凤赵万金
- 关键词:储层预测
- 柴西南地区岩性油气藏的富集特征被引量:15
- 2009年
-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简称柴西南)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资源潜力较大,是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然而,由于近些年来部分钻探井的失利,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等问题成为制约勘探的关键。通过重新认识该区烃源岩、主力生烃凹陷、古地貌及其控制下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关键成藏期古构造特征,对比分析古今构造,结合对典型出油气井点的精细解剖,明确指出:柴西南区岩性油气藏富集总体表现为"近凹环凹"特征,主要分布在远源沉积体系控制下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及滩坝砂储集体中,长期稳定的斜坡区及古今构造高点发生迁移且现今构造为含油构造的迁移带是岩性油气藏的主要聚集区。据此划分了该区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勘探区带,并针对重点区带的部分热点地区构建了油气成藏模式,指明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 石亚军曹正林张小军孙秀建李海亮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岩性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成藏模式勘探区
- 坳陷湖盆斜坡区深水重力流水道地震响应及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LHP地区嫩江组一段为例被引量:9
- 2021年
- 松辽盆地湖盆深水区重力流沉积广泛发育,由于资料分辨率低的限制,以往对其时空演化、内部结构方面的认识不清。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利用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光照显示等技术,研究了LHP地区下白垩统嫩一段湖盆深水斜坡上发育的重力流水道的地震特征以及水道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①嫩一段沉积时期,本区坡降为0.5‰~1.0‰,发育早、晚2套共9条迥然不同的水道系统。早期水道E—I处于整个重力流水道系统的下游近末端,为非限制性水道,宽度小于40 m,广泛发育决口分流水道,对下伏早期沉积侵蚀弱。晚期水道A—D处于重力流水道系统的中段,为限制性水道,其宽度为50~370 m,在曲流环发育部位宽度可达500 m,这类水道的下切深度可达20 m,剖面形态为U或V型,局部发育2~5 m高的天然堤。发育早、晚2套不同的水道系统可能与构造持续沉降导致盆地斜坡区的坡降变化有关。②坡降与水道曲率、深度与宽度之间均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③水道中细砂岩、粉砂岩包裹在优质烃源岩当中,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良好条件,是今后重要的勘探领域。
- 刘化清冯明郭精义潘树新李海亮洪忠梁苏娟刘彩燕徐云泽
- 关键词:重力流水道地震地貌学嫩江组松辽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