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树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法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5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脑震荡
  • 3篇中毒
  • 3篇法医
  • 3篇病理
  • 2篇色谱
  • 2篇组织病理
  • 2篇驾驶
  • 2篇法医学
  • 2篇BAC
  • 2篇病理学
  • 2篇病理学研究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结构
  • 1篇代谢
  • 1篇道路交通
  • 1篇道路交通事故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毒物学
  • 1篇心肌

机构

  • 15篇昆明医学院
  • 2篇昆明市疾病预...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省昆明市...

作者

  • 15篇李树华
  • 5篇于建云
  • 5篇梁孟军
  • 4篇刘清
  • 3篇刘桂明
  • 2篇洪仕君
  • 2篇姚凤升
  • 2篇潘新民
  • 2篇解润芳
  • 2篇秦光明
  • 2篇李利华
  • 2篇韩晓华
  • 2篇方洁
  • 2篇李慧
  • 1篇冯忠堂
  • 1篇高林波
  • 1篇梁志坚
  • 1篇钱纬
  • 1篇张春兰
  • 1篇王贵义

传媒

  • 4篇昆明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司法鉴定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第五次全国法...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6
  • 1篇199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涉嫌酒后驾驶交通事故人体损伤与驾驶员血中乙醇质量浓度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涉嫌酒后驾驶所致道路交通事故中人体损伤情况与驾驶员血中乙醇质量浓度关系,为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及人体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对467例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人员相关鉴定资料与肇事驾驶员血中乙醇质量浓度进行系统分析性研究。结果涉嫌酒后驾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损伤人员中,以20~39岁男性居多;事故中驾驶员损伤机率最高;酒后交通事故以长头小车及摩托车最多,而驾驶员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AC)为0.1~20mg/100mL浓度的摩托车驾乘人员伤亡构成比最高;酒后驾驶机动车肇事导致的人体致命性损伤及人员死亡的饮酒组危险程度均高于未饮酒组,在驾驶员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AC)为0.1~20mg/100mL组与20.1~80mg/100mL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酒后驾驶肇事导致的人员伤亡比未饮酒驾车交通事故严重;未达酒后驾车组(BAC为0.1~20mg/100mL)和酒后驾车组(BAC为20.1~80mg/100mL)交通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提示,应降低饮酒后驾车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AC)法定标准阈值,进一步控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亡率。
李乐洪仕君李树华张东先李利华
豚鼠脑震荡实验模型的建立和形态观察被引量:11
1992年
实验用健康豚鼠46只,予以编号。用暴力撞击头部,建立脑震荡的动物模型。30只动物出现昏迷,于数分钟內恢复正常,无感觉和运动后遗症。分别于3、6、12、24、48、72h,1、2、3、4周处死。肉眼观察脑表面无异常,光镜和电镜下,72h以内各组胼胝休和脑干传出传入纤维轴索肿胀成串珠状或断裂成节段形,髓鞘崩解。其中24、48h有数量不等的巨噬细胞浸润;银染色可见轴索断端有收缩球。大脑皮质神经细胞部分有缺血固缩或肿胀变性,尼氏体溶解及卫星现象。血管反应及胶质细胞增生,偶见结节。伤后1~4周反应逐渐减轻。其余16只动物有不同部位的脑组织挫伤。对照组7只动物无上述阳性发现。
姚凤升于建云赵以诚刘汉钧韩丹钱纬缪华英李树华刘源
关键词:脑震荡动物模型形态学改变
血液中克感敏4种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分析
目的以苯巴比妥为内标,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液中克感敏片4种成分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和氯苯那敏含量的方法。方法以GDX-403固相柱萃取,采用19m×0.53mm(id)SE-54宽口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FID检...
刘清梁孟军秦光明李树华潘新民
关键词:法医毒物学克感敏片
文献传递
固相微萃取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分析预处理的新方法 .与传统的溶剂萃取技术相比 ,具有快速、高效、简便、无需溶剂、易于自动化操作等优点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样品和环境样品等许多领域的检测分析 .
李树华蒋举兴谢孝天梁孟军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生物样品影响因素法医学
氨基酸的毛细管电泳检测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氨基酸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在人体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之一。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的开发,以及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对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影响的研究,促进了对存在于各种检验材料中的氨基酸的分析方法的研究,探索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氨基酸分析检测方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所以建立快速、准确的氨基酸的检测方法越来越重要。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继高效液相色谱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及试剂用量少等特点,本文参考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氨基酸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使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的方法作一综述。
张春兰刘清李树华解润芳李慧方洁
关键词:氨基酸毛细管电泳检测器
脑震荡鼠细胞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49
2003年
目的 :作为轻型颅脑损伤的脑震荡 ,一向认为是脑功能的一过性功能障碍 ,而无形态变化 ,近来的一些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 ,为深入探讨脑震荡发病机理特设计本研究 .方法 :用清醒Wister大鼠 ,在自制单摆式脑损伤复制仪上制备脑震荡模型 .符合诊断者随机分为 10组 (n≥ 5 ) .于伤后 64d内定时乙醚麻醉 ,心腔灌注 10 %甲醛液处杀固定 ,恒定在大脑、脑干与小脑取材 4块 ,常规HE ,Nissl染色 .结果 :( 1)皮质第二、三层部分神经元变性和不完全性坏死 ,并呈现早期与延迟性损伤两个高峰性变化 ,伴淤血水肿与胶质细胞增生 ,病变以纵裂旁、脑底与近脑底区为著 ,左右半球不对称 .海马损伤以CA1~CA2 区与皮质明显病变相对应的部位为重 ;( 2 )皮质下核团少部分神经元变性坏死 ,并以中线区、下丘脑、脑室旁和脉络裂旁为重 ;( 3 )脑干、小脑少部分神经元变性坏死 ,并以浦氏细胞、第四脑室旁网状核团及延颈髓交界区为著 .结论 :本模型所致脑震荡存在有弥漫性的早期与延迟性神经元变性坏死等形态改变 .
于建云李树华韩晓华许冰莹林海英赵旭东
关键词:脑震荡发病机理脑功能
缺血心肌早期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应用透射电镜(TEM)对早期缺血心肌超微机构改变进行观察并进一步用于诊断心肌缺血并不多见.其原因可能由于心肌超微结构变化过快和受死后因素影响较大,加之技术操作复杂、条件限制等,故研究多局限于动物实验材料.作者应用TEM对缺血心肌早期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以期结果用于解释HE切片、免疫细胞染色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瞿勇强李桢李树华赵永和
关键词:心肌缺血超微结构
脑震荡大鼠脑干神经纤维组织病理与超微结构损伤后64天动态改变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本研究运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方法,对脑震荡(brain concussion,BC)大鼠的脑干锥体束神经纤维的组织病理与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27只Bc大鼠随机分为致伤后3、12、24h和2、4、8、16、32、64d九个实验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3只动物。光镜轴索银染结果显示:BC后轴索结构变化表现为直径增粗,或呈串珠状、畸形状或收缩球样改变,或染色不均;间质水肿等。透射电镜显示:轴索超微结构在BC后3h髓鞘开始水肿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纤维周围及胶质细胞水肿,毛细血管扩张淤血或闭塞、血小板血栓形成等。BC后12h开始出现部分轴索的溶解,BC后4~32d髓鞘水肿腔隙明显、增厚显著,直到伤后64d脑干神经轴索仍未恢复正常。以上结果表明脑震荡大鼠存在较长时程的脑干不同程度的神经轴索损伤。
于建云李树华高林波郭泽云冯忠堂孙瑞芬杨力
关键词:脑震荡脑干神经纤维超微结构
卫生检验中常见鼠药的中毒症状、中毒机理、检测方法及急救措施被引量:7
2007年
梁孟军李树华刘桂明
关键词:鼠药中毒急救措施
氯胺酮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被引量:2
2012年
目前,氯胺酮(ketamine,俗称K粉)的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流行于舞厅等娱乐场所,对社会治安和经济建设造成极大危害。滥用毒品倾向呈现年轻化、男女平均化且女性滥用者的比例上升和用药多元化的趋势,由滥用鸦片类药物发展到多种药物的滥用。调查发现,毒品滥用中K粉比例达20%以上,短期可使语言迷糊,引起幻觉,长期可使人记忆力衰退及认知能力障碍,导致心功能损害。因吸食氯胺酮或服用含有氯胺酮的摇头丸、迷奸药而中毒死亡的案件逐年上升。本文综述了对氯胺酮在体内各个部分的分布与代谢,更多、更快、更好的为氯胺酮相关案件的检材选取,分析检测及体内过程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柳正寅刘清张鑫李树华解润芳李慧方洁孙静茹
关键词:氯胺酮代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