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新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临床表现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本次共收录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对其临床治疗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拟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本次治疗共有两种方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最佳方案,以保证治疗后期对病况严格控制。药物治疗方法为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手术治疗方法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结果经针对性治疗处理后,患者头晕、记忆力、定向力减退、意识障碍、黑朦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病况得到抑制。结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会引起诸多的不适症状,临床综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 李月
- 关键词:颈动脉症状
- 肥胖指标与老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肥胖指标与老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SLI)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参加2019年阜新市中心医院春季体检中确诊的老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75例,对照组选择参加同期体检结论健康的老年人308例。分析比较两组对象的肥胖相关指标。结果老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组超重、肥胖、腹型肥胖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体重正常者明显少于老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P<0.001)。结论超重、肥胖及腹型肥胖为老年人发生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很有必要。
- 李月
- 关键词:老年超重肥胖腹型肥胖
-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磁共振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间12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患者的预后。结果 1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其中言语不清6例;单侧肢体瘫痪5例;观念性失用2例;精神障碍1例;偏瘫1例。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3例,高胆固醇血症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3例,同时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患者为2例,高半胱氨酸血症1例,7例患者吸烟。头MRI示胼胝体嘴、膝部病变1例;膝部和体部病变3例;体部病变3例,压部病变1例。合并左侧额叶梗死1例,合并左侧顶叶梗死2例,合并右侧半卵圆区梗死的患者1例,合并左侧基底节梗死1例。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合并其他部位脑梗死,同时该病预后较好。结论胼胝体梗死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预后。
- 李月李双
- 关键词:脑梗死胼胝体核磁共振
- 非脑膜瘤所致脑膜强化的病因及MRI表现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膜强化的特点,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脑膜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MRI增强扫描显示为脑膜异常强化的病例27例,着重探讨非脑膜瘤所致脑膜强化的病因及MRI表现。结果:引起脑膜强化的病因很多,同时病因造成的脑膜强化表现方式各具特点。结论:不同病因所致脑膜强化的MRI表现有助于指导临床工作。
- 李月陈雷李双
- 关键词:脑膜核磁共振成像
- 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后循环脑梗死性眩晕的疗效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后循环梗死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2021-01—2022-06阜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确诊为后循环梗死导致眩晕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的评估。结果 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调整干预前量表的分数后,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BBS以及DHI评分分别为31.95±0.49和35.85±0.71,而对照组分别为39.05±0.49和27.94±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后循环梗死性眩晕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以更好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
- 李双赵艳华李月张立莹
- 关键词:眩晕随机对照实验有效性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