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松
- 作品数:51 被引量:1,20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遥感技术的全国生态系统分类体系被引量:106
- 2015年
-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以遥感数据作为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的基础已成为宏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遥感数据要求每一数据集都要有相应的地物分类体系与之匹配,这也造成不同遥感数据及分类体系之间相互独立。虽然体系间多有联系和相似之处,但不同数据集的分类体系难以直接使用或替换,制约了多元数据在生态系统评价中的使用效果。为尝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多源遥感数据的使用效率,提出了一套基于中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这套体系共有9个一级类、21个二级类、46个三级类,该体系主要依据类别内生态系统特征的相似性,并考虑了气候、地形等因素。最后以海南岛、内蒙古和甘肃3个省为例,探讨了以遥感数据为基础的区域生态系统构成分析方法与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该分类体系有较好的生态学依据,可以支持更加深入的生态系统评估。但分类体系中还存在遥感数据与生态因子数据尺度不匹配、不能满足小尺度研究中对三级类进一步细分的要求以及当前数据质量和模拟技术不足以完全支持植被覆盖率反演精度要求等问题。
- 欧阳志云张路吴炳方李晓松徐卫华肖燚郑华
- 关键词:遥感技术生态系统评价
- 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4
- 2013年
- 不透水面信息的提取方法与应用是近年来城市规划、热岛效应分析、水环境监测和水资源管理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遥感技术的发展使不透水面快速准确提取成为可能。从影像特征(光谱、空间几何、时间)选择、分类器(参数、非参数)选择和空间尺度(像元、亚像元尺度)选择3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各种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原理、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回顾了不透水面在城市化监测、人口估计、水环境监测、热岛效应分析、水文气候建模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指出了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应用的发展方向。
- 王浩卢善龙吴炳方李晓松
- 关键词:遥感提取
- 区域尺度海河流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估被引量:28
- 2011年
- 借鉴USLE的因子选择及综合方法,在遥感和GIS的支撑下对海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山区水土流失风险显著高于平原地区,北三河山区水土流失风险最低,太行山区最高,永定河上游介于两者之间;水土流失风险"很低"等级主要分布在小于5°的平坦地区,"中"、"高"水土流失风险面积主要集中在8°—15°与15°—25°两个坡度带内,约占总面积的65%,且"高"水土流失风险面积所占比例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水田的水土流失风险很低,"中"、"高"水土流失风险主要存在于灌草地类型上,约占总"中"、"高"水土流失风险面积的59.67%。未来的治理应依据水土流失风险的高低有针对性地开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李晓松吴炳方王浩张瑾
- 关键词:USLE遥感GIS
- 流域尺度的不透水面遥感提取被引量:39
- 2011年
- 一个地区的不透水面覆盖度不仅是该地区城镇化程度重要指示因子,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因子。现有的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多集中在城区尺度上。而流域尺度上快速、准确的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在国内外还鲜有研究。本研究以覆盖海河流域同一季节的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已有土地利用数据集中的道路、城市、农村和工业用地对非不透水区进行掩膜,通过选取亮暗植被、高低反照度不透水面、干湿土壤端元,采用多端元光谱混合分解模型提取了流域尺度上的不透水面。精度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估算的不透水面与真实结果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1%,相关系数为0.83,精度较高,适合于流域尺度的不透水面提取。
- 王浩吴炳方李晓松卢善龙
- 关键词:遥感海河流域
- 基于沙地植被指数的荒漠化评价方法被引量:21
- 2008年
- 混合像元是影响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评价精度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光谱混合分析技术进行了亚像元尺度上荒漠化信息提取,并在深入研究荒漠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所提取的农田信息与沙生植被信息构建了用于荒漠化评价的沙地植被指数,并与常用植被归一化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沙地植被指数对荒漠化地区植被探测能力明显优于植被归一化指数,更适合于区分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土地。对毛乌素沙地评价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 保家有李晓松吴波
- 关键词:荒漠化评价混合像元光谱混合分析
- 基于TM6的城市居民建筑节能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基于2009年北京西城区1月份的TM影像,利用覃志豪的单窗算法对西城区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并通过SPOT5影像提取的居民小区分布图获取了西城区居民小区温度分布图。然后,基于热红外成像仪实测居民小区温度对居民小区温度TM6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居民小区的反演温度与红外热像仪实测温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2可达0.8416,基于TM6反演的居民小区温度信息可以有效地反映居民小区建筑热散失差异。通过与实地调查居民小区建筑及供暖信息相结合,可对居民小区的建筑节能进行科学地评价。
- 赵晶晶李晓松黄慧萍裴亮吴炳方
- 关键词:单窗算法地表温度反演建筑节能
- 基于Hyperion植被指数的干旱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度估测被引量:17
- 2010年
- 受稀疏植被与明亮土壤背景影响,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精确遥感估测难度较大。以Hyperion影像为数据源,选取甘肃省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区,系统比较了利用不同类型高光谱及多光谱植被指数估测干旱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度的能力,以期确定干旱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度估测的最佳植被指数。不同植被指数估测稀疏植被覆盖度的能力利用线性回归R2及留一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光谱植被指数估测稀疏植被覆盖度的能力显著优于相应的多光谱植被指数,抗大气植被指数(ARVI)及抗土壤和大气植被指数(SARVI)表现明显优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其中以基于833.3nm/640.5nm波段组合的ARVI表现最佳,R2可达0.7294,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5.5488。
- 李晓松李增元高志海白黎娜王琫瑜李世明
- 基于分类回归树的密云水库上游森林覆盖度遥感估算被引量:8
- 2014年
- 森林覆盖度是描述森林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气候、水文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以多时相的HJ星CCD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分类回归树的方法对密云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度进行了遥感估算,通过基于高分航片提取的样本数据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并与传统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HJ星及其他辅助数据为数据源,采用分类回归树的方法估测森林覆盖度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拟合决定系数R2达到0.749,建模均方根及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68和0.118,均明显优于传统回归模型,适用于大区域的森林覆盖度遥感估算。
- 张瑾李晓松吴炳方
- 关键词:分类回归树密云水库上游
- 基于改进的ESTARFM数据融合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为解决高空间分辨率数据重访周期过长及云覆盖带来的数据短缺问题,以利用空间高分辨率数据进行地表动态变化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ESTARFM(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的改进方法,通过消除BRDF(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效应对融合数据的影响,及调整距离权的设置、窗口设置及转换系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融合精度和运算速度,以更好地实现高空间分辨率信息与高时间分辨率波谱信息的融合。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地表覆盖不变的区域,改进的ESTARFM与原方法得到的融合结果相比,前者取得了较高的融合精度,较后者在各波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②在地表覆盖变化的区域,改进的ESTARFM比原方法得到了更合理的地表变化融合结果,改进幅度较大,尤其是green、red波段。
- 黄永喜李晓松吴炳方董泰锋
- 关键词:BRDF数据融合反射率
- 黑龙江省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 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突发事件的危险。千百年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事情发生以后再进行处置,很少有人去思考、研究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规律性问题。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许多高校也逐渐开...
- 李晓松
-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