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春
- 作品数:2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锡报》上海版戏曲资料撰稿人群像特征探究——以《游艺座》专刊四大主编为考察对象被引量:3
- 2021年
- 《锡报》自1912年10月1日正式定名起,一直出版发行到无锡解放(1949年4月)前夕才宣布停刊。在近三十七年的存续期内,《锡报》数易其主,经历过多次停刊复刊,但报名始终未改。作为近代无锡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日报,《锡报》记录了大量有关传统音乐各个维度的内容。《锡报》在上海出刊的时间为1938年7月1日至1940年4月30日,共计二十个月。
- 李晓春
- 关键词:存续期撰稿人
- 古筝曲《阿拉木·古丽巴拉》音乐创作与演奏特色分析
- 2024年
- 《阿拉木·古丽巴拉》是在2002年由青年古筝演奏家高雁,根据作曲家顾冠仁创作弹拨乐合奏曲《阿拉木·古丽巴拉》移植改编而成的古筝音乐作品。同名合奏曲创作灵感来源于维吾尔族民歌《阿娜尔·古丽巴拉》。该筝曲在创作中采用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作曲手法,其中创作该筝曲时运用的人工定弦打破了古筝传统的五声音阶,大大增加了古筝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该筝曲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关注新疆地区音乐元素,创造出具有类似风格的古筝作品如《大漠行》,以及风靡全网引得各类乐器演奏的作品《行者》。
- 唐佩柔李晓春
- 关键词:五声音阶筝曲移植改编
- 一朵野花
- 2015年
- 陈梦家李晓春
- 探微吴地滩簧的流变与传播——兼谈锡剧与沪剧的同宗音乐现象
- 2013年
- 滩簧,在两百多年的历史流变中,因其纵横交错的时空传播,逐渐与吴地各区域的民间音乐、方言土语相结合,形成了各具民间特色的滩簧腔戏。在这个过程中,锡剧与沪剧形成了传统音乐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同宗音乐现象。
- 李晓春
- 关键词:滩簧锡剧沪剧
- 《锡报》音乐资料中与京剧相关的若干名称阐释
- 2021年
- 20世纪上半叶,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下,学术氛围空前活跃,戏曲改良即是其中的热点话题。这一时期众多报纸杂志刊登的与戏曲有关的各类报道中,"戏曲""传奇""杂剧"等传统提法与"国剧""戏剧""新戏""旧戏"等名词争相出现。当时的剧坛霸主京剧,相关名称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管窥《锡报》音乐资料中与"京剧"相关的说法,包含了"戏曲""戏剧""旧剧(戏)""新剧(戏)""歌""歌舞""皮黄""京调""平剧"等称呼。这些名称在不同情境的描述中,其所指代的涵义也各有所异。
- 李晓春文晟
- 关键词:戏曲改良音乐资料皮黄报纸杂志国剧不同情境
- 情感性、多元性、综合性——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观刍议被引量:1
- 2010年
-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是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职责与任务。文章主要从重视情感体验,树立"以音乐为本"教学观;弘扬民族音乐,建立多元音乐教育观;倡导教学综合,注重"以人为本"教学观;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终身学习"观等方面来谈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师资培养中观念的更新,为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实践类环节提供理论的指导。
- 李晓春
- 关键词:情感体验多元音乐
- 浅析锡剧的江南文化特色被引量:2
- 2011年
- 锡剧,是流行于江南吴地的地方戏曲,也是江苏省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锡剧以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传神的唱表、引人入胜的内容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文章试从锡剧所处的地域优势、方言特色、唱腔特点以及锡剧中其他江南民间音乐的集中体现等方面来探究锡剧中蕴含的江南文化元素,为锡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地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效的地方文化"蓝本"。
- 李晓春
- 关键词:锡剧江南文化民间音乐
- 《锡报》上海版“游艺座”专刊中的中国传统音乐类型与内容述略被引量:1
- 2022年
- 近代以来,报刊作为信息记载、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和媒体平台,刊载了大量涉及不同音乐文化的文章。笔者们或评论、或记录、或陈述,给今人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嬗变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具体到1939年5月6日至1940年4月30日的《锡报》上海版“游艺座”专刊,刊载了为数众多的有关中国传统音乐的文章。本文对这些传统音乐的类型和内容作初步的梳理分析,对进一步的考察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李晓春苏娅婕
- 关键词:媒体平台中国传统音乐中国近现代音乐专刊游艺
- 少数民族音乐声像数据应用的史学勘察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少数民族音乐声像数据是包涵了乐谱、乐论、声部在内的少数民族田野音乐史料素材,对音乐声像数据的史学勘察不仅是为了满足我国原生态音乐创作的音声论证要求,还是关乎少数民族音乐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少数民族原始音乐声像数据的当代应用体例出发,分析了其作为音乐纪录片创作素材的臆说现象、参与音乐理论文献翻译的文化填补需要,以及对于民族音乐学科边界拓展的深刻影响,从证伪、证实、证史三个方向构建了史学勘察手段在少数民族音乐声像数据应用中的核心价值体系。
- 李晓春
- 关键词:少数民族史学价值学科边界
- 《锡报》游艺座专刊音乐资料中的昆曲内容述略
- 2022年
- 作为近代日渐衰微的昆曲,其剧坛霸主地位逐渐被京剧所替代。大小报刊中围绕京剧各个维度的内容报道蓬勃生长,呈现的体裁、题材也为数众多。不过,昆曲在当时文人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娱乐生活中依然占一席之地。因此,在由文人知识阶层为核心撰稿人的报刊上,刊登相关昆曲方面的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就拿《锡报》来说,未迁移至上海之前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
- 李晓春
- 关键词:文化娱乐生活知识分子群体知识阶层昆曲音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