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机器人辅助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肝叶切除术,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苏醒的速度与质量和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肝叶切除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对照组(c组),每组30例。记录舒芬太尼使用量、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等数据,患者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术后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较小,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患者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缩短,术后VAS评分较低,苏醒延迟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机器人辅助肝叶切除术有优越性,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较小,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术后疼痛较轻,术后苏醒延迟、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肖锋江兴华李晋徐军美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腹肌肝切除术
- 左旋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的量-效关系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在妇科手术中的量-效关系。方法60例子宫全切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3组,分别予相同容积(3mL)、相同比重(1.022)左旋布比卡因腰麻液7.5、11.25及15mg。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痛觉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痛觉阻滞范围、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Bromage评分、腹肌松弛程度、术后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后Ⅲ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Ⅲ组患者痛觉阻滞及下肢运动阻滞起效较Ⅰ、Ⅱ组快(P<0.05)。3组患者痛觉阻滞范围差异无显著无性。Ⅰ组患者痛觉阻滞及下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亦较Ⅱ、Ⅲ组短(P<0.05)。Ⅰ组患者VAS评分、Bromage评分均较Ⅱ、Ⅲ组差(P<0.05)。Ⅱ、Ⅲ组患者腹肌松弛效果优于Ⅰ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1.25mg左旋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且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
- 李晋常业恬郑福林
-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量-效关系
- 舒芬太尼用于肝叶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的随机双盲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肝叶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的速度与质量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100例择期行肝叶切除手术的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芬太尼组(C组),每组50例。记录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数据,患者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芬太尼组比较,舒芬太尼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患者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较低(S组4.2±1.1,C组6.1±1.2),术后躁动(S组2例,C组11例)及呼吸抑制(S组1例,C组5例)的发生率低,恶心呕吐及苏醒延迟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肝叶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疼痛较轻,术后躁动及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
- 肖锋李晋徐军美
- 关键词:肝切除术血流动力学
- 丙泊酚对心肺转流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红细胞膜ATP酶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心肺转流(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于CPB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均分为小剂量丙泊酚组(LP组)、大剂量丙泊酚组(HP组)和对照组(C组)。LP组给予丙泊酚3mg·kg-1·h-1泵入,HP组给予丙泊酚8mg·kg-1·h-1泵入。分别于CPB前(T1)、CPB10min(T2)、主动脉开放10min(T3)、20min(T4)、术毕(T5)、术后24h(T6)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浆丙二醛(MDA)、红细胞LPO、红细胞MDA水平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红细胞膜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结果各组CPB后血浆LPO、MDA和红细胞LPO、MDA水平较CPB前明显升高(P<0.05),主动脉开放后红细胞SOD、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HP组各时点血浆LPO、MDA和红细胞LPO、MDA水平较C组低(P<0.05),红细胞SOD、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较C组高(P<0.05),LP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B期间,大剂量丙泊酚通过减轻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对小儿红细胞膜ATP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李晋常业恬郑福林
- 关键词:丙泊酚心肺转流
- 多巴胺D1受体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沉默效应鉴定
- 2013年
- 目的:构建多巴胺D1受体(DRD1)表达干扰载体,为研究DRD1在神经细胞中的作用及抗惊厥药物打下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DRD1基因序列,设计10个干扰序列并构建DRD1干扰载体。对NG-108-15进行脂质体转染后,GFP标记检测转染效果。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NG-108-15中DRD1的表达量。结果:构建的10个干扰载体均能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到NG-108-15细胞中。转染后NG-108-15中DR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其中转染pGPU6-GFP-Neo-si-DRD1-5载体的NG-108-15中DRD1 mRNA表达水平最低,而转染pGPU6-GFP-Neo-si-DRD1-1,-2,-6,-7载体的NG-108-15中DRD1蛋白表达水平最低。结论:成功构建了DRD1表达干扰载体。
- 李辉徐军美袁贵秀李晋陈章玲
- 关键词:多巴胺D1受体RNA干扰
- 腺苷A1受体激动剂延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激动剂2-氯环戊腺苷(2-chloro-N6-cyclopentyla denosine,CCPA)延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CCPA组(组),每组10只。C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min,I/R组行左冠脉阻断40min,再灌注120min,P组在静注CCPA0.mg/kg24h后处理同I/R组。各组分别于左冠前降支阻断前20min(T1)、左冠前降支阻断20min(T2)、左冠前降支阻断40mi(T3)、心肌再灌注1h(T4)心肌再灌注2h(T5)5个时点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清中IL-10含量。再灌注120min后,测心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蛋白表达和心梗面积,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I/R组比,P组IL-10含量和HSP70表达增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细胞结构损伤减轻。结论:CCPA延迟预处理通过增高心肌HSP7表达和IL-10水平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冉珂卢向航李晋徐军美常业恬
- 关键词:腺苷A1受体激动剂心肌缺血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