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 神经干细胞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未分化细胞,它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能力,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受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后,可以在局部微环境的诱导下分化为恰当的细胞类型,促进损伤的修复...
- 李晋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施万细胞细胞移植
- 文献传递
- NSCs-HA-NT-3复合物移植修复兔面神经损伤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NSCs-HA-Col支架-NT-3复合物对兔面神经完全横断损伤修复效果。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41只,随机分为6组,E组为NSCs-HA支架-NT-3联合移植组。电生理于术前、术后1、4、8和12周记录肌电图的潜伏期、阈值、振幅。术后12周取桥接处神经,行B rdU及S100免疫组化染色,半薄切片及图像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再生情况。结果E组术后12周可见较多B rdU阳性细胞,电生理检测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桥接处纵断面呈现连续或不连续波浪状;横断面髓鞘结构与正常对照组的较为相似。结论NSCs-HA支架-NT-3复合物可以显著提高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
- 张涵魏跃腾孙崇然李晋黄华崔福斋安沂华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NT-3
- 隧道法:一种评价大鼠脑缺血模型神经功能的方法
- 2008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一种新的、简便的、比较精细的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行为学评分方法——隧道法。方法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结扎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TTC染色验证模型制作的有效性,缺血后2d、1周、2周、4周,分别用5分法和隧道法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并测量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结果TTC染色显示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皮层梗死灶。5分法只能反映是否存在皮层损伤,但不能反映脑缺血后自发恢复的细微神经功能变化。隧道法双前肢和双后肢评分之和的峰值出现在缺血后2d和1周,1周后下降;双前肢和双后肢评分之差的高峰出现在缺血后1周,1周后下降。体感诱发电位显示术后缺血侧肢体的波形消失,缺血2周后有波幅恢复的趋势,潜伏期大于对照组;而运动诱发电位却显示反常的现象,即缺血侧的波幅反而高于未缺血侧,而潜伏期没有明显差别。结论隧道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精确的评价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的方法,可以用于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 孙崇然安沂华刘淑玲夏雷李晋张涵黄华王忠诚
- 关键词:脑缺血动物模型诱发电位
- 神经营养因子和免疫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神经营养因子在突触水平、轴突水平和细胞水平,乃至神经系统的附属结构水平上,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关于神经系统的免疫分子,新近的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不是免疫豁免器官,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有促进作用,一些原来被认为只有在免疫系统中存在的大分子还被证明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再生,而且不依赖于免疫系统。因此,作者推测神经营养因子和免疫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 孙崇然李晋张涵黄华安沂华王忠诚
-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反应免疫分子神经修复
- 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和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胚胎脊髓源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将两种细胞共同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在脊髓内的分化情况并观察记录大鼠行为学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血清诱导分化可见大量具有少突胶质细胞特征的分化细胞,与施万细胞共培养则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两种细胞共移植至脊髓损伤部位后,施万细胞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共移植可以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结论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多向分化能力,且其分化方向和成熟程度可以被多种环境因子所调控。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共移植可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 李晋安沂华历俊华张绍东孙崇然张涵
-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移植神经干细胞
- 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在神经干细胞中的翻译与表达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三种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翻译水平和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方法取孕16d胚胎SD大鼠皮层细胞,无血清选择性培养液培养神经干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第1-7代细胞体外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速度,相对定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第5-7代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第6代分泌NGF速度最大,(17.80pg/10^6细胞·d^-1)。在第6代BDNF和NT-3基因的相对翻译量最大,在第7代NGF的相对翻译量最大(与对照比值分别为29.446、35.017和16.220)。结论神经干细胞在体外翻译、表达并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 孙崇然王忠诚李晋张建民王雅杰张涵安沂华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
- 脑瘫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过程中细胞表型和所分泌细胞因子变化特点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脑瘫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观察其在传代培养过程中的表型和所分泌的因子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脑瘫患者的BMSCs,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BMSCs,在相同条件下观察各代细胞形态、生长情况,检测各代细胞的表型和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 BMSCs在第3至第10代,CD29、CD44、CD106等表型的表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CD54的表达变化最大,在第9代时最高。CD14、CD34、CD45和HLA-DR等细胞表型在各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均<5%;NGF、N_3、VCAM、ICAM-1、VEGF、BDNF等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GE_2的变化需进一步研究予以确认。结论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8代以前的细胞生长形状稳定,可作为组织工程等临床应用的良好对象。
- 王海峰李鲁生张涵黄华李晋秦川王任直安沂华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型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