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
- 作品数:24 被引量:270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VEGF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白细胞聚集与血视网膜通透性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本研究主要谈讨 VEGF 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白细胞聚集及其与血视网膜通透性改变的关系。方法:12只 Brown —Norway 大鼠分为对照组及 VEGF 注射组,吖啶橙(5mg ·kg)和伊凡思蓝(45mg·kg)...
- 王康李明铭李新民王艳玲
- 关键词:白细胞
- 文献传递
- 慢性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分期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被引量:81
- 1998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中纤维化分期与血清学检测指标的关系。方法共收集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穿标本及尸检肝组织127例(其中尸检13例),各例均同时采血做肝功能化验及纤维化血清学指标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及透明质酸的检测。肝组织石蜡切片,作HE、网织纤维、弹力纤维、及狼红染色(偏光镜下分辨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及活化星状细胞。结果本文对127例中9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包括早期肝硬化)及18例结节性肝硬化进行分析(另17例为酒精性肝病)。通过9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变分析证明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r=082,P<001);纤维化程度与血清学指标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及透明质酸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0607、0641、0606及061。说明肝内纤维化程度加重,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升高。对比了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S4,16例)与结节性肝硬化(18例)的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证明活动性肝硬化各血清学指标高于早期肝硬化,静止性肝硬化则低于早期肝硬化。结论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组织学纤维化分期明显相关,?
- 王泰龄王宝恩刘霞贾继东赵静波李新民李新民张晶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清诊断
- 兔肝匀浆诱导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将Wistar大鼠,雌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人血白蛋白肝纤维化模型组(15只),兔肝匀浆肝纤维化模型组(15只).免疫攻击8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评价病理学分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兔肝匀浆组大鼠肝脏重量显著增加,肝重/体重显著增加;白蛋白显著降低,而球蛋白显著增高;肝组织羟脯氨酸显著增高;人血白蛋白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大于3级占20.0%(2/10);兔肝肝纤维化程度匀浆大鼠模型组大于3级者,占73.3%(11/1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Х^2=4.87,P=0.027).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另一种兔肝匀浆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该模型成模率高,纤维化明显而炎性介质反应相对较轻,是研究肝纤维化免疫损伤机制及药效学的又一重要工具.
- 陈翌阳李新民李丽王泰龄王宝恩赵新颜
- 关键词:人血白蛋白
- 中药复方861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病理研究被引量:47
- 1998年
- 目的和方法:已证明中药复方861能逆转实验性肝纤维化,可改善慢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肝功,使纤维化血清指标明显好转。为了从组织学改变进一步明确疗效,我们对临床确诊慢性乙型肝炎病例34例,861治疗组22例,对照药组12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肝穿。作石蜡切片。HE、网织纤维、狼红及免疫组化染色,按95方案进行分级、分期,按改进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计分方案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组织学改变。结果:861治疗组22例治疗后炎症及纤维化好转,对照药组12例的炎症纤维化程度治疗后大部变化不明显。861组炎症活动度计分:由治疗前914—治疗后545%(P<001)纤维化程度计分:由治疗前898—治疗后58(P<005)对照药组炎症活动度计分:由867—75(P>005)纤维化程度计分:由488—554(P>005)结论:中药复方861治疗对慢性肝炎、肝硬化有明显减轻炎症。
- 王泰龄王宝恩张怀宏刘霞张怀宏刘霞刘霞李新民李宁章
- 关键词:中药复方861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病理
- 双阴性T细胞的转化扩增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阴性T细胞的转化扩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起始样品中的单个核细胞,去除该单个核细胞中的CD8<Sup>+</Sup>T细胞和NK细胞;(2)将步骤(1)得到的样品在体外用包含T细胞刺激剂及细胞因...
- 张栋李新民赵新颜孙广永刘锴田丹田月施文孙晓静许虎峰
- 血清胶原酶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的意义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水平与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的相关性,寻找新的判定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间隔半年行两次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半定量计分;检测血清TIMP1、TIMP2、MMP1、MMP2、MMP9、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透明质酸水平。 结果血清TIMP1(γ=0.540,P<0.001)、MMP2(γ=0.314,N=0.003)、TIMP1/MMP1(γ=0.269,P<0.001)与纤维化分级成正相关,MMP 1与纤维化分级成负相关(γ=-0.495,P<0.001),且与血清Ⅲ型前胶原N端肽、透明质酸相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计算,MMP 1以13.96(ng/ml)为临界值,判别S2及S2以上纤维化的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52.0%;TIMP1以76.84(ng/ml)为临界值,敏感性为91.6%,特异性为64.0%。MMP1以6.86(ng/ml)为临界值,判别肝硬化(S4)期敏感性为70.7%,特异性为80.9%;TIMP1以210.04(ng/ml)为临界值,其敏感性60.5%,特异性92.3%。MMP1、TIMP1与炎症分级及计分均有相关性,而TIMP1与碎屑坏死、桥接坏死相关性最好(r=0.43 5,P<0.001),TIMP2与MMP9与炎症没有明显相关性。 结论 血清TIMP1、MMP1、MMP2水平、TIMP1/MMP1比值可作评估肝?
- 尹珊珊李新民王宝恩王泰龄贾继东钱林学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炎症程度基质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中药慢肝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 1998年
-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慢肝消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酒精性肝病92例,分治疗组64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慢肝消,对照组用加味逍遥散.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脂肪肝分别为13例(120%)和9例(321%),肝炎分别为19例(277%)和6例(321%),肝硬变分别为22例(344%)和9例(321%),混合型各为10例(156%)和4例(143%).临床主要表现为纳呆、腹胀、胁胀或痛,呕恶便溏,乏力.3mo1疗程,观察结束后,对症状、体征、肝功能、胶原代谢,及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36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结论慢肝消具有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调解免疫功能的作用。
- 田德录叶永安杨惠民朱建华杨晋翔姚素珍李新民
- 关键词:肝疾病酒精性肝硬化中草药
- 水飞蓟素阻断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评价水飞蓟素对实验性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 Wistar 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果。方法 Wistar 雄性大鼠6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DMN 模型组23只,DMN 10mg/kg,腹腔注射,1周2次,连续8周;水飞蓟素组23只,同样方法造模,造模之日起,即给予水飞蓟素(利加隆)50 mg·kg^(-1)·d^(-1)灌胃,1次/d,连续8周。实验8周,断颈处死大鼠,取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取肝组织,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病理组织 Masson 染色,肝纤维化分级、积分。结果水飞蓟素组血清 ALT(128 U/L±25 U/L vs59 U/L±19 U/L,P<0.01);AST(246 U/L±61 U/L vs 159 U/L±39 U/L,P=0.001);总胆红素(平均秩次:37 vs 23,P=0.003)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素组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低42.6%,肝组织纤维化分级和积分显著改善(12.8±4.4 vs 6.2±2.4,p=0.001)。结论水飞蓟素可抑制肝脏炎症,保护肝脏功能,可部分阻断和逆转 DMN 诱导肝纤维化。
- 赵新颜王宝恩王泰龄李新民
-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水飞蓟素
- 百草柔肝胶囊逆转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1999年
- 目的:观察百草柔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用百草柔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2例及早期肝硬化患者10例,疗程05年。治疗前、中、后分别采血进行血清生化检测、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和治疗前后肝组织活检。结果:临床症状改善率达750%~917%,ALT复常率达688%。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连蛋白值随病程延长明显下降(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炎症计分(分)由治疗前的779±615下降至治疗后的536±395(P<005),肝纤维化计分(分)由治疗前的739±555下降至治疗后的526±436(P<005)。结论:百草柔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具有显著的治疗及逆转作用。
- 项阳钱林学王宝恩王泰龄徐英杰张晓林李新民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化中医药疗法
- 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间质胶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1
- 1998年
-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形成的各阶段肝组织及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并明确两者的关系。方法制备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在不同阶段留取肝组织及血清标本,测定(1)肝组织活化间质胶原酶活性(A)、(2)肝组织潜在间质胶原酶活性(L)、(3)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A、L、S在致敏阶段无显著变化;在尾静脉攻击中期A、L.S三者均较致敏阶段明显增高,且达最高值。此后逐渐下降;但在造模后3个月时仍较致敏阶段为高。整个造模过程中A/L比值无明显变化。肝组织间质胶原酶活性与血清间质胶原因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阶段肝组织及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均明显升高;到了肝硬化阶段,间质胶原酶活性较肝纤维化阶段下降;在肝硬化的自发逆转中,间质胶原酶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的变化可反映肝组织间质胶原酶活性的改变。
- 王爱民王宝恩董忠董忠
- 关键词:肝纤维化间质胶原酶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