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本
- 作品数:73 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 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化格局.主体性的建构首先是确立个性主体尤其是感性欲望的本体地位,在这一方面,王国维的贡献不可抹煞.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现代主义,主体性经历...
- 李庆本
- 关键词:中国文艺理论主体性
- 原始儒学与中国古典和谐论美学的确立
- <正>儒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儒学即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学,其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及思想的源头。而广义的儒学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正统地位的部分,它除了原始儒学之外,还应包括汉代经学、宋明道学、清代...
- 李庆本
- 文献传递
- 审美意识的现代转型
- 1998年
- 古典主义是在人与对象的第一次分化,即人与自然历史分化的基础上出现的;浪漫主义则是在人与对象的第二次分化,即人与社会历史分化的基础上出现的。因而由前者向后者的发展集中地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的现代转型。与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不是以客体为原则,而是以主体为支点。但是,作为主体性原则的审美意识,浪漫主义还只是强调主体的普遍性,继之而出现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体的特殊性和个别性。从这一意义上讲,浪漫主义不仅构成了古代艺术的历史终结。
- 李庆本
- 关键词:审美意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 “艺术美学”概念史初探被引量:3
- 2023年
- 艺术与美学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探讨的对象,而在中国学术背景下,产生了“文艺美学”“艺术美学”等相关概念,很多专家学者对“文艺美学”“艺术美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探讨,其观点和判断不尽相同,这也体现出此类概念的模糊性与含混性。通过对“艺术美学”从术语提出到学科定位的过程进行梳理,可以总结“艺术美学”概念的内涵、特点及发展状况,更好地理解艺术美学的话语体系与学科建构,并通过跨文化视野发现艺术美学研究的新趋势。
- 夏钰清李庆本
- 关键词:艺术美学文艺美学学科概念跨文化
- 间性研究与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
- 2008年
- 间性研究包括学科间性、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四个方面内涵,对于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文艺美学在当代中国近三十年的发展,经历了"审美转向"和"文化转向",而目前则逐渐展现出"文化间性转向"的态势。可以说,间性研究正成为文艺美学理论创新的一个学术生长点。
- 李庆本
- 关键词:文艺美学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
- 汉语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问题
- 2003年
- 本文试图突破将中国等同于传统、将西方等同于现代的学术范式,以中国近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为主要考察对象,从浪漫主义与审美现代性的密切关联入手,揭示了审美现代性在汉语语境中产生的文化渊源、具体内涵、历史意义。以此说明审美现代性问题不仅仅是西方独特的文化现象,而且也是内在于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之中的。而在考察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时候,就不应该仅从西方着眼,还应该考虑到中国文学自身因素,不仅要看到中国浪漫主义作家所受到的外国文化的影响,还应该注意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在现代作家身上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所表现出的文化姿态。
- 李庆本
-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浪漫主义中国近代文学语境中国美学
- 欣赏自然的三种模式:艺术、环境与生态
- 加拿大环境美学家总结了自然欣赏的艺术模式与环境模式,而生态美学模式则是在这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自然欣赏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其世界观是生态人文主义的,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与自然是积极参与的体验性交互方式,...
- 李庆本
- 关键词:艺术模式环境模式生态模式
- 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的认同与构建
- 一关于文化身份(culture identity),荷兰学者瑞恩·赛格斯指出:"某一特定的族群和民族的文化身份只是部分地由那个民族的身份决定的,因为文化身份是一个较民族身份更为宽泛的概念。"所以,"通常人们把文化身份看做...
- 李庆本
- 文献传递
- 在思与史的途中——简评《中国审美文化史》
- 2001年
- 李庆本
- 关键词:主编审美文化显学中文系
-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被引量:15
- 2010年
- 从1964年伯明翰大学成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算起,伯明翰学派在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学术思潮和知识传统,对世界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伯明翰学派在阶级研究、亚文化研究、种族研究、性别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诸多领域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独树一帜,具有跨学科的鲜明特征。总体而言,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研究,而是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他们总是将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与意识形态、阶级、种族、性别等更广泛的社会政治背景联系起来进行探讨。
- 李庆本
- 关键词: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