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娜
-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红歌唱响校园 弘扬爱国精神——关于新时期学校唱响红歌的一点思考被引量:3
- 2009年
- 一、红歌的基本描述
红歌,也就是红色革命歌曲。著名音乐家阎肃认为,红歌包括三种类型:首先,它是在漫长的历史环境中诞生的,与我们民族一起成长的、融化在人们生命血脉里的歌曲;其次,就是建国前后表现主旋律的、追随着我们发展脚步的歌曲;再次就是那些时代烙印并不浓的健康向上、启人心智、净化心灵的歌曲。
- 李妮娜
- 关键词:爱国精神校园歌唱历史环境建国前后
- 中国蒙古族呼麦艺术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长调、马头琴、呼麦并称为"草原文化三宝",是蒙古族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2009年9月30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定,中国蒙古族呼麦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长调之后,又一项蒙古族艺术列入非物质文化世界遗产名录,是蒙古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然而,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给草原自然、文化生态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呼麦艺术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李妮娜
- 关键词:艺术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草原文化自然基础
- “听乐省风”:先秦音乐的文化存在形式
- 2010年
- 先秦音乐存在的文化形态除了审美娱乐功能之外,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用功能。音乐的实用功能通过"听乐省风"表现出来,运用于先秦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听乐省风"以指导农业生产;在军事领域表现为"听乐省风"而知战事吉凶;在政治领域表现为"听乐省风"以知民议政。"听乐省风"在各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先秦音乐特有的文化存在形式。
- 李妮娜
- 关键词:先秦音乐
- 保护与发展“二人台”艺术断想被引量:3
- 2010年
- "二人台"艺术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一种集唱、念、做、舞于一体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独特民族风格的地方剧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目前观众大量流失,"二人台"剧团生存窘迫,"二人台"艺术发展举步维艰。要使"二人台"艺术能够很好地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就笔者认为,首先,充分认识"二人台"艺术的价值;其次,要有保护与发展"二人台"艺术的举措,即:一、政府在培育发展文化产业中为"二人台"艺术提供必要和及时的支持,为"二人台"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加快"二人台"艺术传承人的专业化培养;三、加强"二人台"艺术剧本的创作;四、充分利用媒介,扩大受众面;五、组织打造有影响的演出品牌团队。
- 李妮娜
- 关键词:二人台
- 《西施》之美,其创也——兼谈对中国歌剧发展的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歌剧《西施》是国家大剧院委约、制作、出品的第一部原创歌剧。全剧以悲剧的手法、以西洋歌剧的形式,全新演绎了西施的动人传说、诠释了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西施》以其音乐、编剧、舞美以及主要演员等自身优势,给处于发展低迷的中国原创歌剧带来了希望。本文在从音乐、剧本、演员、舞美等方面对歌剧《西施》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歌剧界专家学者的观点,从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两个方面对中国歌剧现状进行反思,并就中国歌剧的发展谈自己的思考。
- 李妮娜
- 关键词:中国歌剧《西施》
- 原生态民歌和唱法流行的成因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来,原生态唱法作为一种声乐表现形式深受观众所喜爱,并得以迅速流行。这种现象是与民众的求新心理、文化回归的规律、媒体的推动作用以及原生态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等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分不开的。深入研究原生态唱法,对于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妮娜
-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原生态唱法
- 美声教学之我见被引量:2
- 2009年
- 美的声音概念:美学角度上的声音概念,是对美的声音的主观感悟和记忆。声乐教学中的美的声音概念的培养,是在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掌握科学发声方法的前提下,自主发生的,美好动听的声音。
- 李妮娜
- 关键词:声音概念美学角度嗓音条件声乐教学实践鼻腔共鸣
- 从样板戏看中国戏剧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 2010年
- 样板戏既是我国特定社会历史政治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时代产物。样板戏在内容上用现代生活革新了传统戏剧的表现力,形式上用民族化的艺术质素融变了西方艺术的风格,形成一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全新的审美范式。通过样板戏,可以透视中国戏剧现代化追求历程的时代性表征,为传统戏剧的现代性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
- 李妮娜
- 关键词:样板戏音乐形式
- 元杂剧中鬼戏的审美特征初探
- 2010年
- 鬼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一类具有特殊审美视角的戏曲,它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元杂剧中的鬼戏在审美特征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戏剧情节跌宕起伏,离奇多变,引人入胜;舞台艺术多姿多彩,创造出奇幻的艺术境界。
- 李妮娜
- 关键词:元杂剧鬼戏审美特征
- 声乐教学方法刍议——孟玲、赵登营教授讲座侧记
- 2011年
- 2010年7月,解放军艺术学院孟玲教授、中央音乐学院赵登营教授应邀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讲学。孟玲教授关于打好声音基础、尊重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教学方法,赵登营教授在教学中探索的营造琴房氛围、例曲解析、形象教学等方法,对国内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有着宝贵的借鉴价值。本文在阐述两位教授为师之道和教学之法的同时,结合笔者日常琴房教学和舞台实践体会,对声乐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 李妮娜
- 关键词: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