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凯生

作品数:21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建筑科学
  • 3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建筑
  • 6篇城市
  • 3篇乡村
  • 3篇建筑师
  • 3篇建筑学
  • 2篇现代主义
  • 2篇校园
  • 2篇本土
  • 2篇城市规划
  • 1篇地产
  • 1篇地产商
  • 1篇对位法
  • 1篇园林
  • 1篇之于
  • 1篇织体
  • 1篇中国古典园林
  • 1篇中国式
  • 1篇日常性
  • 1篇山水
  • 1篇山水画

机构

  • 21篇中国美术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东京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匹兹堡大学
  • 1篇浙江省建筑设...
  • 1篇杭州浙华建筑...

作者

  • 21篇李凯生
  • 1篇王竹
  • 1篇李翔宁
  • 1篇丁沃沃
  • 1篇李斌
  • 1篇余健
  • 1篇郭屹民
  • 1篇彭怒
  • 1篇王方戟
  • 1篇高名潞
  • 1篇许世文
  • 1篇坂本一成
  • 1篇葛明
  • 1篇周科
  • 1篇张悦
  • 1篇徐大路

传媒

  • 13篇时代建筑
  • 4篇城市建筑
  • 1篇世界建筑
  • 1篇建筑学报
  • 1篇建筑师
  • 1篇建筑与文化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限度回忆 常态的城市与历史的建筑
2011年
即使在所谓纯粹形式的超然性和永恒性的想象中,尺度依然是对事物共存于世的一种首要的、迫切的空间性回忆!纪念性、日常性、历史性、现实性、事实性、具体性、意义和性,是我们从"古老的"建筑词典中搜列出来的词汇为抵抗一种无原则的形式化倾向。它们试图给予:一物一尺度,一事一尺度。
李凯生
关键词:纪念性回忆常态
现代性重临与本土再造 2011年度“树石论坛”暨中、日、印三国建筑学术研讨会评述被引量:1
2011年
2011年度"树石论坛"试图触动学术活动常被遮蔽的一面,正面审视现代性与本土文化,唤起观念的批判力量。建立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对形式与意义,环境与根性进行双重反思。在汲取日本与印度建筑界在相同语境下的应对策略的同时,针对中国本土的现代性转化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现代性的重临与本土的再造将被我们视为一种本真的文化批判而在场,由此呼唤着另一种人类空间存在的全面图景。
李凯生徐大路
关键词:本土化城市
作为文化活动的空间地域性守护被引量:1
2009年
今天,在一种近乎于游戏的经验中被建立起来的世界意识里,空间文化所期待的似乎只是一些奇观。空间预制和景象移植,把建筑文化从其场所抽离出来,演变为一种可以迅速进入生产领域的资本形式。本文批评那种基于普世性和全球化视野的世界性空间,指出一种本真的建筑文化—从其在场的切身关系中缘起,必然是地域性的并因此拥有活力,它具备文化的基础构造依据日常生活而展开:一种"现场浇注"的文化量。
李凯生
关键词:日常性
地方的复兴之于城市的美学
2012年
曹彦琰(以下简称曹):最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持续地迅猛推进,没有丝毫消退的迹象。各个地方对于维护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形象呈现出某种普遍而积极的现象。对此您如何看待?李:中国目前所谓的"城市化"是一种被严重误读的城市发展概念。城市化被理解为一系列量化的经济技术指标;且不谈这些指标本身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为,在此就“科学性”来谈论城市文化已经是把问题极大地给予简化了。
李凯生
关键词:城市化美学城市形象城市发展城市文化
物境的空间和形式现象讨论
2016年
当代建筑学如何从事物"之间"的存在解读,重新奠定其空间意识的观念基础,如何从事物现象的空间境遇中辨析出一种意义的总体性,如何从空间的事物关系里面获取一种超越性的"位格"内涵,显然是后现代文化以来空间意识某种极为重要的转变。本文把这种新兴的观念命名为物境空间,讨论了随着物的显现,到意义的发生,到境遇的构成,再到"境——象"的在场和格式塔形式现象的内在关联。试图厘清潜藏在空间现象背后的事物存在与生存现实的境遇性关系。
李凯生
关键词:境遇境象构形
建构一种批评的品质
2011年
按照曼弗雷德·塔夫里(Manfredo Tafuri)的说法,今天的建筑学正处于一种危机当中。在其著名的论著《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塔夫里引用萨德(Marquis de Sade)的诗句来表明一种与现代主义文明广泛散播的历史相关联的文化忧虑:
李凯生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学
内外山南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山南二期建筑访谈被引量:3
2008年
这是一次跨越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深度对谈,对象是新近投入使用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园山南二期的建筑群。对谈者们认为,王澍的建筑反映出一种倾向——重新关注民间的建造经验,从日常现象的直接关系中寻求建造方法,设计可能来自于一种"手边关系":建筑的空间形式和基础语言都源自直接的、生活化的、基本的存在体验,这恰恰是今天学院化的建筑学和教育活动正在遗忘的。
李凯生彼得.李兹堡彼得.泰戈瑞
关键词:本土
2008,城市现象的中心
2008年
直到2008年,当某种特殊的个人时间和国家时间节点重合的时候.我才真正切身地意识到城市规划——这个20多年前偶然选择的专业.其实是被一种命运的力量发配给我的.而自从走进它的第一天,我就开始了对它无谓的抵抗,随着报考的建筑学专业阴差阳错地被更改为城市规划.这些年来我对自认为真正喜欢的建筑学的思考就一直渗透着城市的影响.而后来又不断发现诸如柯布西耶和罗西这样持城市立场的建筑师,也的的确确深刻影响了我对建筑文化及其存在特征的理解.
李凯生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柯布西耶建筑文化建筑师
简单城市:现象方法和空间比兴 一个西部城镇整体重建中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从对城市学科技术体系的质疑开始, 分析技术理性的对象性城市与日常城市的本质差异。从现象直观上明辨城市为关于社会空间的界定、分配和组织的场所体系,沿着地方性、城市生活和与空间现象的义理关系,以丰都规划为例,对其空间现象分为经营、演化和运行三个基本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出空间比兴的现象方法和简单城市的营城理念。
李凯生彭怒
关键词:比兴
乡村的思虑空间方法的现代性之前
2020年
在这个高度资本化和技术化的时代,现代理性的发展,正在不断使得社会空间陶醉在一种犬儒般的现实乐观之中,但是空间和艺术活动的困境,却值得进行对照与反思。我们尝试把一个城郊自然村改造为艺术工作室群落,博伊斯的"社会雕塑"一直萦绕的设计观念本身,差异和同一的矛盾,无法在自由和集体的对立中得到空间和艺术的简单选择。乡村,曾经作为一种理想的空间社会模式,诠释了个体到社会到自然的整体和谐。乡村所创造的多样性空间,是否构成对当下技术理性的空间批判?乡村是否能够在艺术活动的参照下,重返个体与社会关系模型的反思前沿?设计在此要求自身从工程的技术事实转向一种空间的社会装置。"方法"在此,与技术理性的规训无关,而是经由建筑和城市思考对乡村空间本体的精解和转译。在这个被命名为"艺术公社"的乡村共同体中,空间、栖居与艺术的共属一体的嬉戏,建立在对个体差异和自由的守护,亦建立在对同一性的注目和投射。
李凯生
关键词:对位法共同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