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林

作品数:38 被引量:158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6篇增升装置
  • 15篇气动
  • 13篇飞机
  • 10篇民用飞机
  • 6篇翼型
  • 6篇气动噪声
  • 6篇风洞
  • 5篇动特性
  • 5篇多段翼型
  • 5篇气动特性
  • 5篇涡流发生器
  • 4篇运输机
  • 4篇数值模拟
  • 4篇襟翼
  • 4篇风洞试验
  • 4篇值模拟
  • 3篇短舱
  • 3篇翼梢
  • 3篇翼梢小翼
  • 3篇失速

机构

  • 16篇西北工业大学
  • 16篇上海飞机设计...
  • 9篇中国商飞上海...
  • 7篇中国商用飞机...
  • 4篇上海飞机设计...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航天空气动力...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空气动力学国...
  • 1篇中国商用飞机...

作者

  • 37篇李亚林
  • 24篇陈迎春
  • 11篇周涛
  • 6篇张彬乾
  • 6篇白俊强
  • 6篇邱亚松
  • 5篇李强
  • 5篇褚胡冰
  • 5篇毛俊
  • 4篇叶军科
  • 4篇刘南
  • 3篇郑隆乾
  • 3篇周涛
  • 2篇鲁岱晓
  • 2篇宋笔锋
  • 2篇李强
  • 2篇孙刚
  • 2篇王荣伟
  • 1篇党铁红
  • 1篇张晓亮

传媒

  • 5篇空气动力学学...
  • 5篇航空学报
  • 5篇民用飞机设计...
  • 4篇科技信息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航空计算技术
  • 2篇复旦学报(自...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力学季刊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航空工程进展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4篇2014
  • 10篇2013
  • 1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全速势方程的超临界翼型设计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全速势方程,完成了超临界翼型设计。首先分析了最优化设计和反设计两种常用的翼型设计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利弊,选用最优化设计法。结果显示,设计理论和实施方法完全适合现代翼型设计,设计结果可以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诸如巡航状态下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升阻比、攻角、翼型最大厚度及厚度位置、巡航效率、压力分布形态、激波强度等等。
周涛张淼李亚林
关键词:超临界翼型最优化设计
翼吊发动机短舱对三维增升装置的影响及改善措施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风洞试验数据,研究了翼吊发动机短舱对于增升装置气动性能的影响以及在发动机短舱的不同位置安装涡流片进行流动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翼吊发动机短舱挂架与机翼前缘结合处的缝翼缺口及大迎角时绕过短舱的分离气流会对三维增升装置造成不利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在主翼上方形成一个很大范围的低速流动区。在发动机短舱适当位置安装涡流片能明显改善增升装置的气动性能。主要机理在于:涡流片在大迎角时产生的强漩涡能向低速区内注入能量,搅动该区域的流动,从而减小低速流动区的范围。但是涡流片的位置必须进行优化,在不适当的位置安装涡流片会进一步恶化增升装置的气动性能。
邱亚松白俊强黄琳朱军陈迎春李亚林周涛
民用飞机ADHF构型扰流板下偏气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针对伴随扰流板下偏铰链襟翼构型典型二维多段翼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扰流板下偏对多段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缝道参数一致的情况下,扰流板下偏可明显提升增升构型升力;2)随迎角增大,襟翼下偏与扰流板下偏对升力的提升量均存在衰减,但扰流板下偏衰减更为明显,20°迎角下扰流板偏转构型升力增量约为0°迎角的15%,但20°迎角下襟翼偏转构型升力增量约为0°迎角的40%。
刘苍松刘沛清毛俊李亚林陈迎春
关键词:民用飞机襟翼扰流板
民用飞机增升装置中的流动控制技术被引量:3
2013年
传统的增升装置设计受到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增升效果,甚至无法达到飞机对增升效果的需求,而流动控制技术可以弥补这些缺陷。通过搜集大量文献,阐述了襟翼涡流发生器、主翼后缘偏折技术、ZHU’s襟翼、自激励运动襟翼、零质量射流、等离子体技术、MEMS技术以及动力增升等各类主动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增升效果分析以及具体应用情况等。结果表明,这些流动控制新技术对于进一步提高民用飞机的增升效果具有巨大的潜力。
周涛李亚林党铁红
关键词:民用飞机增升装置涡流发生器
短舱扰流片对运输机增升装置气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以民用运输机增升装置复杂增升构型气动设计为背景,针对短舱扰流片对增升构型气动性能的影响,借助数值模拟对流动控制效果和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合理的扰流片设计可以明显改善增升装置的气动特性,提高最大升力系数0.3以上,增大失速迎角3°左右。短舱扰流片安装参数研究表明:短舱扰流片产生旋涡强度对其推迟失速的效果有明显影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短舱扰流片弦向位置明显影响扰流片的当地来流迎角,进而改变所产生旋涡的强度;扰流片的周向安装角主要影响扰流片的来流强度,同样影响所产生旋涡的强度;扰流片面积对提高升力系数贡献不大,主要影响失速形态。
张文升陈海昕张宇飞符松陈迎春李亚林周涛
关键词:运输机增升装置气动特性
基于混合求解法的二维多段翼气动噪声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混合求解法,通过对声源区计算域进行分区,研究了二维多段翼不同部件对远场声压级的贡献,给出了声场分布和远场指向性,发现前缘缝翼噪声和主翼尾缘噪声对远场的贡献较小,襟翼后缘噪声的贡献在总声压级中占主导地位,是值得关注的噪声来源。
李强陈迎春李亚林
关键词:计算气动声学气动噪声
大型民用运输机短舱涡流片增升效率以及参数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经风洞试验验证的CFD计算方法和网格生成策略,以某型大型民用运输机基本三段增升装置着陆构型为对象,研究短舱涡流片及其参数对增升装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短舱涡流片的流动机理与大后掠三角翼类似,其所诱导漩涡流动的强度、上下位置以及展向位置是影响增升效率的3个关键因素。空间涡下移、向机翼外侧移动或增加其强度均可以提高增升装置的效率。其中涡流片下偏会使空间涡下移且向机翼内侧移动,但是对机翼上方空间涡强度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涡流片后移可以增强机翼上方空间涡强度并使其下移,但是也会造成空间涡向机翼内侧移动;增加涡流片的安装角或者倾角可以增强机翼上方空间涡强度并使其向机翼外侧移动,但是会造成空间涡上移;增加涡流片的后掠角(即减小其前缘附近的面积)使空间涡下移并向机翼外侧移动,但是会造成空间涡强度减弱。所以这些参数(上下位置、前后位置、安装角等)对全机升力系数的影响都不是单调的,需要大量的流场分析方能找到较优的参数组合。同时短舱涡流片还会受到巡航状态、发动机反推和结构等方面的约束,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白俊强刘南邱亚松陈迎春李亚林周涛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运输类飞机流场增升装置设计准则
基于微分进化的增升装置设计及重要性分析
2014年
在现代民用飞机初步设计阶段,快速设计出高气动性能的增升装置是民用飞机设计瓶颈因素.本文通过增升装置气动外形参数化和微分进化优化算法搭建民机低速构型一体化设计和优化平台,并引入参数化变量重要性测度分析方法,计算对于设计目标升力系数的影响程度大的因子,分析出缝道宽度和后掠角参数化变量对升力系数的影响起主要作用.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构型升力系数增加,失速迎角增大,并且大大的提高了优化效率.
胡刚孙刚李亚林
关键词:增升装置参数化微分进化
增升装置中的流动控制技术被引量:5
2014年
阐述了襟翼涡流发生器、主翼后缘偏折技术、Zhu’s襟翼、自激励运动襟翼、零质量射流、等离子体技术以及动力增升等各类主动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增升效果分析和具体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这些流动控制新技术对于进一步提高民用飞机的增升效果具有巨大的潜力.
周涛李亚林陈迎春
关键词:民用飞机增升装置涡流发生器
民用飞机增升装置缝道参数实现的一种工程方法
2013年
本文针对民用飞机增升装置设计,通过一种工程方法解决了三维情况下增升装置缝道参数实现问题,完成了增升装置部件打开后缝道参数的精确设置。通过实例测量表明,通过此方法实现的缝道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了增升装置设计的效率。
蔡锦阳李亚林周涛
关键词:增升装置CATI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