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苏文

作品数:161 被引量:523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45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农业科学
  • 57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84篇玉米
  • 68篇基因
  • 22篇转基因
  • 16篇启动子
  • 15篇淀粉
  • 13篇植株
  • 13篇特异
  • 13篇特异性
  • 13篇基因组
  • 12篇水稻
  • 10篇植物
  • 10篇克隆
  • 9篇自交
  • 9篇分子标记
  • 8篇愈伤
  • 8篇愈伤组织
  • 7篇特异性启动子
  • 6篇生物信息
  • 6篇生物信息学
  • 6篇全基因组

机构

  • 156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等...
  • 2篇巢湖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合...
  • 2篇莱斯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技术...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蚌埠学院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安徽省林业厅
  • 1篇安徽省宿州市...
  • 1篇安徽循环经济...

作者

  • 158篇朱苏文
  • 114篇程备久
  • 55篇江海洋
  • 40篇项艳
  • 25篇马庆
  • 18篇范军
  • 15篇赵阳
  • 14篇陶芳
  • 12篇李展
  • 12篇叶辉
  • 12篇程郢
  • 12篇李晓玉
  • 9篇马欢
  • 8篇刘伟伟
  • 8篇谢传晓
  • 8篇李培金
  • 8篇姜翠萍
  • 7篇甘德芳
  • 6篇李纯
  • 6篇江腾

传媒

  • 46篇激光生物学报
  • 16篇安徽农业大学...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安徽省农学会...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玉米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经济林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14篇2012
  • 14篇2011
  • 16篇2010
  • 15篇2009
  • 9篇2008
  • 13篇2007
  • 12篇2006
  • 10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兼抗矮花叶病毒及粗缩病毒无选择标记siRNA复合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兼抗矮花叶病毒及粗缩病毒无选择标记siRNA复合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RT-PCR分别扩增玉米矮花叶病毒及粗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特异性片段,构建反向重复表达载体,利用中间载体分别将玉米矮花叶病毒外壳蛋白...
甘德芳程备久朱苏文张姣赵阳程郢
文献传递
玉米漆酶ZmLac5基因拟南芥遗转转化
2012年
旨在模式生物拟南芥中获得玉米漆酶ZmLac5基因过表达转化体,以研究该基因功能。分离玉米自交系掖478根部总RNA,反转录PCR法获得玉米漆酶基因ZmLac5全长,测序与序列分析表明,ZmLac5 cDNA的开放阅读框为1 758 bp,编码一个由58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同源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与高粱Sb03g039570.1和谷子Si000813m在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近。采用In-Fusion试剂盒构建了过表达载体pCUB-Ubi::ZmLac5,通过电击法将过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并成功转化拟南芥(Columbia ecotype),获得PCR阳性T1代植株62株,转化率为1.28%,T2代阳性植株60株。本研究为基于模式生物体过表达分析该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分析基础。
莫乔程赵永平朱苏文程备久谢传晓
关键词:玉米漆酶过表达
对生玉米冠层光强分布的模拟研究
2008年
本文通过数学模拟的方法从理论上建立了对生玉米群体中的光强分布模型.此模型中作者引入了叶数密度函数的概念体现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米在株高、节数和每节叶数等株型参数上的区别,从而大大简化了相关的计算,提高了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
吕平朱苏文程备久
植物激素对珍珠芦荟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为珍珠芦荟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以珍珠芦荟嫩茎嫩叶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浓度和比例的植物激素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增殖的影响。2,4-D为珍珠芦荟诱导愈伤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浓度为1.5 mg/L时诱导效果最好。珍珠芦荟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激素组合为1.5 mg/L 2,4-D+0.6 mg/L 6-BA+0.3 mg/L NAA+0.1 mg/L KT,愈伤组织呈黄绿色松散状,且形成率达100%;芽分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1.2 mg/L 6-BA+0.1 mg/L NAA,适当增加6-BA浓度可提高愈伤组织出芽率。培养基的水分含量对愈伤组织形成及出芽有一定影响。该研究为珍珠芦荟的离体快繁及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有效途径。
李晓玉罗纪军朱苏文
关键词:愈伤组织快繁正交试验
玉米愈伤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及其克隆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愈伤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及其克隆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一个WRKY基因,通过与基因组进行序列比较,设计引物进行PCR获得该基因5′上有的启动子区域,该启动子长2880bp,具有序列表中&...
朱苏文程备久项艳王莹唐秀丽
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高直链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与结构。结果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具有十字偏光现象;颗粒形态圆滑、形状多样,大多为近似椭圆形、少数呈细长条等特殊形和无规则形,大多数颗粒表面有多个乳状突起,少数颗粒表面有孔洞或裂口,极少数颗粒表面的局部有裂纹,颗粒为"实心";颗粒粒径为3.5μm^30.0μm,平均粒径为10.2μm;颗粒晶型结构为B型,结晶度为21%。高直链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晶型结构不同于普通玉米淀粉。
陈培荣朱苏文杜先锋谈应权程备久
关键词: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形貌晶型结构
转基因提高玉米籽粒淀粉中直链淀粉比例和籽粒总淀粉含量的方法
转基因提高玉米籽粒淀粉中直链淀粉比例和籽粒总淀粉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分别构建淀粉分支酶基因和参与作物糖酵解及TCA循环的代谢酶的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或者基因枪转化把目的干涉片段整合到作物基因组中,特异性...
程备久朱苏文张永风项艳江海洋叶辉陶芳程郢
文献传递
玉米细胞分裂素反应调节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进化分析
2010年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在调节细胞分裂和组织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是一种双组分信号转导途径,在这个系统中,由3种蛋白组成,分别是组氨酸激酶、磷酸转移蛋白和反应调控因子。利用已经克隆的玉米和水稻细胞分裂素反应调节因子基因,进行BLAST分析从玉米全基因组中获得候选ZmRR类型基因。然后设计全长基因引物,通过Trizol法提取玉米叶片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出全长候选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序列含有完整的编码框,其编码156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对分析其与ZmRR1-10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命名为ZmRR11,系统进化树分析证实其属于A类细胞分裂素调控因子,并对所有ZmRR类型基因进行motif分析,共发现37个保守的motif。该基因的克隆和进化分析对阐明玉米双元信号传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海洋洪玲朱苏文程备久
关键词:玉米细胞分裂素进化
玉米花粉粒直接PCR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利用成熟花粉粒制成悬液作为玉米基因组DNA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 ,研究了不同花粉悬液浓度、花粉上清液对RAPD -PCR的影响。结果表明 :花粉悬液浓度在 4μg 5 0 μl以上 ,用 10碱基随机引物均能扩增出较清晰的PCR条带 ,且与叶片按改良Guidet法提取的DNA模板扩增的RAPD带型无明显差异 ,利用花粉悬液能有效地进行基因组DNA变异的RAPD分析和基因SCAR标记的检测。玉米单株花粉量可用于数百次以上的PCR反应 ,较叶片等植物组织用常规法提取DNA快速、简便、廉价 ,可有效地应用于以PCR为基础的植物基因组DNA变异、农艺性状的RAPD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
朱苏文项艳李培金
关键词:玉米
栝楼细胞悬浮系的建立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为了解决栝楼悬浮细胞系在继代培养中容易退化,生长速度减慢的问题。[方法]以栝楼的茎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筛选出质地疏松、生长迅速、易于分散、可以长期进行继代培养的淡黄色半透明状愈伤组织系,将该愈伤组织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悬浮培养,建立起分散程度好的栝楼悬浮细胞系。同时对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的条件进行研究,确定适合愈伤组织生长的条件及影响细胞悬浮培养的主要因素。[结果]看护培养可以使栝楼悬浮培养细胞长势良好,并在低密度下获得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系。[结论]该悬浮系的建立为栝楼细胞大规模培养,进而实现有效药物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朱苏文马庆汪馨
关键词:栝楼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