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嘉

作品数:44 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0篇关节
  • 9篇关节炎
  • 6篇膜分离
  • 5篇蛋白
  • 5篇性关节炎
  • 5篇银黄
  • 5篇愈合
  • 5篇细胞
  • 5篇骨关节
  • 5篇骨关节炎
  • 5篇骨性
  • 5篇骨性关节
  • 5篇骨性关节炎
  • 4篇药理
  • 4篇组方
  • 4篇组方规律
  • 4篇疗效
  • 4篇脊髓
  • 4篇脊髓损伤
  • 4篇根皮

机构

  • 42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长春大学
  • 2篇解放军第25...
  • 2篇北京同仁堂中...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正大天晴...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4篇朱嘉
  • 25篇张万强
  • 22篇孔焕宇
  • 21篇杨丽平
  • 20篇宋庆慧
  • 14篇李莉
  • 6篇裴凌鹏
  • 6篇马渊
  • 5篇何爽
  • 4篇郑玲玲
  • 4篇刘建玲
  • 3篇郭武艳
  • 3篇赵宏普
  • 3篇张平
  • 3篇尹霞
  • 3篇杨丽萍
  • 2篇孔繁飞
  • 2篇魏戌
  • 2篇王金洪
  • 2篇乌日图

传媒

  • 6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科技传播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文献的不同核心药对干预骨性关节炎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索骨性关节炎(OA)中药配伍应用规律及其治疗OA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医药治疗OA的临床研究,采用Access 2003数据库录入纳入复方的名称、组成药物的名称和药性。计算药物的关联关系并据此建立中药配伍复杂网络,选择网络相对中心度较高的前5味药组成治疗OA的核心复方,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核心药对。查找复方中各药物主要有效成分的人类活性靶蛋白和OA相关基因,并采用IPA分析平台对靶蛋白及OA的生物学通路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208首,复杂配伍网络相对中心度较高的前5味中药依次为牛膝(0.83)、当归(0.79)、甘草(0.73)、杜仲(0.71)白芍(0.71),可分为当归-白芍、白芍-甘草、杜仲-牛膝3组药对。5味中药主要有效成分靶蛋白分别为杜仲32个、牛膝16个、当归30个、白芍36个、甘草16个,OA相关基因共365个。药物靶蛋白和OA基因所形成的分子网络中包含导入基因较多、相关度评分较高的网络数量分别为核心复方8个、当归-白芍6个、白芍-甘草5个、杜仲-牛膝4个、OA 25个。分子网络整合分析显示,各药对均与OA具有共同直接作用的分子,其中CA1、NF-κB1、VDR是当归-白芍、白芍-甘草与OA共有的关键靶点。OA基因相关度最高的10条通路与各药对通路整合分析显示,10条通路中以当归-白芍影响最大,其次是白芍-甘草,杜仲-牛膝最小;药对在各自通路的关键靶点的出现率以当归-白芍最高,其次是白芍-甘草,杜仲-牛膝最低。结论养血柔肝、调和肝脾中药配伍原则对OA有更强的干预作用,其核心药对当归-白芍、白芍-甘草、杜仲-牛膝可能通过不同分子或通路,从细胞增殖、凋亡、机体免疫、代谢等多个方面综合发挥对OA的治疗作用。
杨丽平程仕萍张万强朱嘉宋庆慧张平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
膜分离法用于银黄复方有效部位分离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用于银黄复方有效部位提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两级超滤和一级纳滤对银黄水煎液进行分离、浓缩,用HPLC法检测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蒽酮试剂比色法检测多糖含量。结果最终分离液多糖含量为3.41mg/mL,黄芩苷和绿原酸从原液的转移率分别为77.24%、79.02%。结论膜分离方法用于银黄水煎液有效部位的分离,保留了包括多糖在内的多种活性成分,方法简单。
杨丽平孔焕宇朱嘉蓝云才
关键词:膜分离黄芩苷绿原酸多糖
不同制备工艺银黄方中有效成分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应用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种制备工艺的银黄方中有效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Diamonsil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作流动相梯度洗脱,以流速1.0 mL·min-1,在检测波长276 nm和328 nm处测定银黄方中有效成分绿原酸、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结果:绿原酸在0.011 8~0.059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0%;黄芩苷在0.19~9.5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87%;汉黄芩苷在0.010 4~0.5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4.33%。银黄方膜分离工艺得到3种成分固含量总和(>50%)高于银黄口服液(13.36%)。结论:本法可用于银黄方中上述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膜分离工艺得到的有效部位含量占提取物的50%以上。
郭武艳孔焕宇朱嘉杨丽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膜分离绿原酸黄芩苷汉黄芩苷
痛风、历节和行痹方剂组方规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古籍文献中治疗痛风、历节和行痹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方法筛选古籍文献中治疗痛风、历节和行痹的方剂,根据方剂信息建立Access数据库,统计方剂中药物使用频率并应用假设检验与关联规则对前30味高频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352首方剂,包括痛风78首、历节173首、行痹101首。3种方剂中均以当归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每种方剂中明显高于其他两类的高频药物是:痛风方剂中的苍术、黄柏和熟地黄,历节方剂中的麻黄和芍药,行痹方剂中的地龙。前30味高频药物主要分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利水化湿药、温里药、熄风通络药、清热药、其他,其中补虚药在痛风和历节中使用最多,活血化瘀药在行痹中使用最多。3种方剂支持度>10%、置信度>70%的药对共有11对。结论补虚、活血化瘀、解表和祛风湿药物在痛风、历节、行痹方剂中使用比例均较高,痛风和历节更注重补虚,行痹更注重活血化瘀,3种方剂用药相互交叉且有各自特点。
杨丽平宋庆慧朱嘉张万强孔焕宇孔繁飞
关键词:痛风历节行痹组方规律方剂
肾气亏虚型OA未病临床诊断试验的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骨性关节炎(OA)患者尿液中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其作为OA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指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OA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同期确诊的健康人的尿液中CTX-Ⅱ和血清中COMP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群组比较,肾气亏虚型OA未病组与肾气亏虚型OA已病组CTX-Ⅱ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气亏虚型OA未病组、肾气亏虚型OA已病组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COMP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X-Ⅱ和COMP可作为OA辅助检查指标用于OA的早期诊断。
宋庆慧王金洪何丽清杨丽平朱嘉李莉马渊孔焕宇张万强
刺老苞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刺老苞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刺老苞胶囊(1次2粒,刺老苞总提物为200~300mg/粒,每日2次)治疗,对照组给予芬必得(1次2粒,200mg/粒,每日2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主要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刺老苞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
乌日图付准郑玲玲张万强朱嘉李莉裴凌鹏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芬必得
钻孔法制造大鼠胫骨缺损性骨折动物模型初探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两种缺损性骨折动物模型损伤量、愈合时间和愈合方式的差异,为探索建立新型缺损性骨折动物模型提供研究依据。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锯开组和钻孔组3组,每组20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两组动物经麻醉后,钻孔组用低速骨钻在胫骨平台下外侧钻约1mm的圆孔缺损,缺损应能达到骨髓腔,但不可钻通对侧皮质(此方法为钻孔法);锯开组用骨锯在胫骨平台下外侧锯约3mm左右的缺损,缺损应能达到骨髓腔(此方法为钻开法)。术后2周和4周两个时间点每组取10只动物,检测大鼠胫骨的骨密度、骨灰重、拍摄胫骨X线片并进行胫骨病理切片观察,检测术后2周时骨Ca、P含量。结果:造模后2周,钻孔组和锯开组的骨密度,骨灰重,骨Ca、P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钻孔组和锯开组胫骨X线片可见骨折线模糊,病变端密度增高,骨痂形成。钻孔组和锯开组病理切片中均可见新生骨小梁形成。造模后4周时,钻孔组、锯开组与正常组相比骨密度、骨灰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锯开组胫骨X线片中骨痂较钻孔组明显。钻孔组和锯开组动物胫骨病理切片示骨小梁粗大,并逐步融合成板状骨,锯开组动物骨痂处较钻孔组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钻孔法和锯开法均可建立大鼠胫骨缺损性骨折模型,并且在损伤量接近的情况下,两种模型的愈合时间和方式相近。钻孔法操作相对简单规范,损伤量较易控制,并且较少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和骨不愈合。
张万强刘建清王萱田海霞王震宋庆慧朱嘉马渊赵宏普
关键词:骨折胫骨骨缺损动物
髓复康对恒河猴脊髓半横断损伤后自由基变化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髓复康(SFK)对恒河猴脊髓半横断损伤后自由基变化的调节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恒河猴14只,其中10只用于制备T12胸髓左侧半横断损伤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髓复康组和模型组,另外4只设为正常对照组。于术后30 d,分别测定各组SOD活性和MDA浓度。结果脊髓损伤后,模型组SOD活性下降,而髓复康组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各损伤组血液中MDA含量均上升。结论髓复康能有效清除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液中过多的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脊髓保护作用。
何爽张万强朱嘉孔焕宇
关键词:脊髓损伤恒河猴自由基
玉红膏对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玉红膏对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探讨玉红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完全随机法分成玉红膏组、京万红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于造模后第1、3、5、7、14、21天6个时间点观察记录创面的愈合情况、完全愈合时间并取材。行表皮干细胞标志物整合素β1、转录因子p63的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各观测点OD值及阳性细胞数的差异。结果玉红膏组平均愈合时间[(13.5±0.9)d]与京万红组[(12.6±0.9)d]比较无明显差别,均优于模型组[(19.1±2.6)d],P<0.05;大体观察可见玉红膏组早期创面渗出物较多且浓稠;整合素β1、转录因子p63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玉红膏组、京万红组、模型组在造模后整合素β1OD值、转录因子p63表皮层阳性细胞数均有升高,高于正常组,且差异有意义(P<0.05);玉红膏组、京万红组在第7天达到峰值,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模型组,峰值的强度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意义(P<0.05);玉红膏组这2个指标前14d均高于模型组(P<0.05);京万红组前7d高于模型组(P<0.05),第14天与模型组无差异,至创面完全愈合的第21天3组无差别。结论玉红膏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诱导创缘残留的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孔繁飞黄清怡孔焕宇李莉杨丽萍朱嘉
关键词:玉红膏创面愈合表皮干细胞整合素Β1
两种制备工艺的银黄口服液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银黄水提液膜分离终产物与市售银黄口服液红外指纹图谱的区别,探讨两种制备工艺及其产物的不同。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rmertr ansform infrared,FT-IR)及其导数光谱法测定解析银黄水提液、膜分离终产物、银黄口服液及有效成分黄芩苷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膜分离终产物、银黄口服液谱图峰位与黄芩苷吻合数占总峰数的比例分别为62%,48%;与黄芩苷的r分别是0.1465,0.0140。结论:膜分离银黄水提液除杂后保留了原配方绝大多数活性成分,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杨丽平孔焕宇蓝云才朱嘉
关键词:膜分离银黄口服液红外光谱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