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培宇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高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接种
  • 3篇多糖疫苗
  • 3篇疫苗
  • 3篇球菌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炎
  • 3篇脑膜炎球菌
  • 3篇安全性
  • 3篇C群
  • 3篇C群脑膜炎球...
  • 2篇新生儿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疫苗
  • 2篇疫情
  • 2篇预防接种
  • 2篇酿酒
  • 2篇酿酒酵母
  • 2篇重组乙型肝炎
  • 2篇重组乙型肝炎...

机构

  • 14篇高州市疾病预...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新兴县疾病预...
  • 1篇医学部
  • 1篇阳春市疾病预...

作者

  • 14篇曾培宇
  • 4篇许振国
  • 3篇李坤凤
  • 2篇邱海燕
  • 2篇吴志
  • 2篇吴锐敏
  • 2篇魏挺
  • 2篇郑慧贞
  • 2篇苏国汉
  • 2篇周剑
  • 2篇刘美燕
  • 1篇蔡永荣
  • 1篇余业斌
  • 1篇江进权
  • 1篇潘玲
  • 1篇李志式
  • 1篇何泳滨
  • 1篇张吉凯
  • 1篇丁瑞华
  • 1篇吴小玲

传媒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州市十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与监测系统评价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和流行情况,确认高危乡村和高危人群,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监测与控制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将资料分为实施监测和控制措施前后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4年10年共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共301例,年均发病率为1.45‰;死亡7例,死亡率为0.0390。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前新生儿破伤风的年均发病率为2.42‰,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后新生儿破伤风的年均发病率为0.63‰,与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前相比下降73.97%。结论高州市新生儿破伤风病例主要以不安全分娩因素为主。继续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消毒接生,加强高危乡村和高危人群育龄期妇女或孕妇尤其是外来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的接种将是今后可采取的重要措施。
曾培宇李坤凤吴小玲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
2008年高州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高州市200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探讨流行相关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高州市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高州市手足口病发病220例,发病率为16.46/10万。疫情波及全市28个乡镇(街道办)。农村发病率为17.85/10万,城区发病率为11.87/10万。220例病人中,5~11月发病数分别占64.09%、16.36%、10.46%、4.09%、0.00%、2.27%、1.82%;发病年龄10d至10岁,1~4岁占78.18%;男性占74.55%.女性占25.45%;散居儿童占91.36%,幼托儿童占5.00%,小学生占2.27%。检测26例发病7d内的病人粪便。CoxA16核酸均为阳性,EV71核酸均阴性。[结论]1~4岁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建立家长-学校-疾控三级网络,加强对易感人群的保护。
潘玲何泳滨曾培宇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广东省2~6岁儿童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价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AC)在广东省2~6岁儿童接种后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方法选择广东省高州市529例2~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接种1剂次MPV-AC。分别采集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免疫后2年血清。采用血清杀菌力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水平,评价其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结果受试者免疫后1个月A群、C群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9.60%和90.93%;受试者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和免疫后2年A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69%、90.36%和19.55%,C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48%、92.25%、20.54%。受试者免疫后1个月A群、C群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与免疫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83,P<0.001;t=52.732,P<0.001),免疫后2年A群、C群抗体GMT与免疫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0,P值=0.014;t=7.126,P<0.001)。结论MPV-AC在2~6岁儿童中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免疫后1个月能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免疫后2年A群、C群抗体下降明显。
范仁锋汤妍苏家立夏艳辉黄竹航李苑曾培宇张吉凯
关键词:免疫原性免疫持久性
高州市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高州市2012年麻疹发生率升高的原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高州市2012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高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疑似麻疹21例,确诊18例,发病率1.06/10万,城区0.46/10万,农村1.15/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动人口发病率0.48‰,比常住人口0.01‰高。麻疹确诊病例以小年龄为主,其中1岁以下占61.1%,1~4岁占33.3%;无免疫史占53.8%,免疫史不详占15.4%。发病主要集中在6~8月,占88.9%。结论 2012年高州市麻疹发病率较前明显升高,除存在麻疹免疫空白人群外,8月龄以下儿童麻疹成为今后防治的重点。应加大查漏补种工作力度,加强流动人口麻疹的防治及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积极开展麻疹病例监测。
邱海燕许振国曾培宇魏挺
关键词:麻疹疾病控制计划免疫
高州市2000~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2006年
目的 分析高州市近年狂犬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对高州市2000-2005年狂犬病疫情报表、2000-2005年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州市2000~2005年共发生狂犬病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0/10万,病例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2000~2005年狂犬病个案例流行特征为: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结论加大狂犬病防制力度,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意识和能力,采取政府干预多部门联合防制措施,是预防狂犬病感染和发病的重要因素。
曾培宇许振国
关键词:狂犬病预防接种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客观、系统地评价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对2~6岁人群使用后的安全性。方法 10070名2~6岁儿童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后,通过主动监测和观察对象主动报告对速发接种反应、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并对所有接种者跟踪观察30天以评价长期的不良反应。结果无速发接种反应发生。在监测的人群中,587人发生了不良反应,发生率5.83%;其中2人发生严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0.02%;519人发生全身性不良反应,发生率5.15%;27人发生局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0.27%,未观察到与疫苗接种相关的任何长期不良反应。结论此次对A群C群MPV使用安全性现场观察。总体接种除2例严重不良反应外,其余反应轻微,发热为主要为不良反应,绝大部分反应能在3天内自行消失,未观察到出现紫癜等全身不良反应,A群C群MPV使用后有良好的安全性。
丁瑞华曾培宇周剑刘美燕李小燕黄俏坤李燕黎健
关键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
高州市2011-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2011-2012年高州市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的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对《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高州市AEFI监测报告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全市共报告19例AEFI病例,发生率为1.51/10万。其中一般不良反应15例,偶合症4例(死亡1例);一类疫苗11例,二类疫苗8例;7例在接种疫苗24h内发生,占36.8%,接种2~7d、≥7d各发生6例,各占31.58%;≤2岁婴幼儿15例,占78.95%;有11种疫苗报告AEFI,报告率最高的为23价肺炎疫苗,为59.52/10万。结论应继续完善、规范AEFI监测系统,保障预防接种安全。
蔡永荣曾培宇邱海燕李坤凤魏挺吴志
关键词:预防接种监测系统
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价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对2~71月龄儿童使用后的安全性。方法 360名2~5月龄儿童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后,通过主动监测和跟踪观察,收集接种对象所出现的速发反应、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出现速发接种反应,所监测的360名儿童中,接种1 032人次,共发生不良反应345人次,发生率33.43%,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03%,最终研究者判断与预防接种可能有关的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12%,未观察到其他与疫苗接种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此次对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使用安全性现场观察。总体接种无严重不良反应外,其余反应轻微,发热为主要为不良反应,绝大部分反应能在7天内自行消失,未观察到出现紫癜等全身不良反应,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使用后有良好的安全性。
江进权苏国汉曾培宇丁瑞华周剑刘美燕
关键词:安全性
高州市HIV/AIDS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高州市近年艾滋病流行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高州市1999~2006年12月底29例HIV/AIDS阳性者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州市HIV/AIDS流行近年来呈上升趋势;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以涉外婚姻家庭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为主;以异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加大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水平,扩大人群的搜索与监测,做好涉外(尤其是外籍人员)的婚前检查,是预防控制艾滋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曾培宇许振国
关键词:艾滋病
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的Ⅳ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中国自2002年起就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国家儿童免疫接种计划。
曾滢张吉凯汤妍杨忠华苏家立陈鲁粤黄竹航曾培宇简增勇杜伟民杨鸣雯汪婷婷王富珍梁晓峰郑慧贞
关键词:乙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