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袁宁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动图
  • 4篇超声心动图
  • 2篇丁胺
  • 2篇多巴
  • 2篇多巴酚丁胺
  • 2篇心肌
  • 2篇死区
  • 2篇梗死
  • 2篇梗死区
  • 2篇超声
  • 1篇低剂量
  • 1篇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检...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心...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检查

机构

  • 9篇银川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曹袁宁
  • 4篇宋梅
  • 3篇薛朝阳
  • 3篇马玉芳
  • 2篇崔学玲
  • 2篇刘峰
  • 1篇陈媛
  • 1篇李媛
  • 1篇荆文庆
  • 1篇何静媛
  • 1篇吕树铮
  • 1篇王金萍
  • 1篇郭牧
  • 1篇阿秀萍
  • 1篇于波
  • 1篇刘婧
  • 1篇赵丽玲
  • 1篇贾武梅

传媒

  • 7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胸膜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附60例报告)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钝头胸膜活检针 ,在B超定位后 ,经皮穿刺取病变胸膜组织 ,对 6 0例胸腔积液病人进行了 83次胸膜活检。结果 良性病变结核性胸水 41例 ,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 2 2例 ,确诊率 5 3.6 % ;恶性病变胸水 19例 ,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 13例 ,确诊率 6 8.4% ,较胸水找癌细胞阳性率 (2 6 .2 % )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其创伤小 ,常见并发症为局限性气胸 ,发生率为 10 .6 %。
赵丽玲成永辉于波曹袁宁
关键词:胸腔积液胸膜活组织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对梗死区存活心肌的研究
2000年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 (LDDSE) ,对梗死区存活心肌的识别价值和早期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对 31例Q波急性心梗患者 (其中 1 8例尿激酶溶栓治疗 )于发病后 4周行LDDSE。多巴酚丁胺按 5 μg/ (kg·min) ,持续 5分钟静脉给药 ,观察给药前后梗死区心肌室壁运动 ,计算室壁运动得分指数 (WMSI)。 1 4例 4月后随访观察室壁运动恢复情况。结果  31例急性心梗患者 496个节段 ,基础状态下发现室壁运动异常 87个节段。LDDSE发现 49个节段 (5 6 .3% )室壁运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LDDSE后WMSI低于基础状态 (1 .1 2± 0 .1 6和 1 .2 6± 0 .1 5 ,P <0 .0 1 )。溶栓组LDDSE后WMSI明显低于基础状态 (1 .0 8± 0 .1 2和 1 .2 7± 0 .1 6 ,P <0 .0 1 ) ,溶栓组LDDSE后室壁运动明显增强者明显高于非溶栓组 (6 4.8%和 36 .4% ,P <0 .0 1 )。 4月后随访 1 4例 38个节段异常中室壁运动恢复 1 9节段 (5 0 % )。结论 提示 87个节段运动异常的心肌中有 49个节段 (5 6 .3% )具有存活性。基础状态时减弱节段的存活心肌比无运动节段更常见 (73.6 %和 35 .5 % ,P <0 .0 1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梗死区的存活心肌。LDDSE对梗死区存活心肌的识别敏感、安全、可靠、易重复 ,具有重要的临床?
宋梅薛朝阳马玉芳崔学玲贾武梅刘峰阿秀萍曹袁宁
关键词:心肌梗死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对急性心梗后梗死区室壁运动障碍改善的预测价值
2001年
目的 :评价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 (LDDSE)对急性心梗后梗死区存活心肌的识别及对室壁运动障碍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 :32例Q波急性心梗患者 ,其中溶栓 18例 ,平均年龄 ( 5 5 .47± 9.10 )岁 ;于发病后 4周行LDDSE。观察静态和静注多巴酚丁胺 [5 μg/(min·kg) ]后梗死区室壁运动变化 ,计算室壁运动得分指数 (WMSI)。 4个月后随访观察室壁运动改善情况。结果 :32例患者 5 12个节段 ,静态时发现室壁运动异常 89个节段 ,LDDSE发现 49个节段( 5 5 .1% )室壁运动有不同程度改善。静态时运动减弱节段的室壁运动改善比无运动节段更常见 ( 70 .9%和 35 .5 % ,P <0 .0 1)。LDDSE后WMSI低于静态 ( 1.11± 0 .13和 1.2 6± 0 .15 ,P <0 .0 1)。绍栓组LDDSE后WMSI明显低于静态 ( 1.0 8± 0 .12和 1.2 7± 0 .16 ,P <0 .0 1) ,同时低于非溶栓组 ( 1.0 8± 0 .12和 1.16± 0 .14 ,P <0 .0 5 ) ,4个月后随访 14例 38个节段异常中 ,室壁运动改善 19个节段 ( 5 0 % ) ,室壁运动减弱节段 ,随访时室壁运动改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运动节段( 78.9%和 2 1.1% ,P <0 .0 5 )。结论 :LDDSE能识别AMI后梗死区的存活心肌 ,并能预测梗死区室壁运动障碍的改善 ,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易重复的识别心肌存活的方法。
宋梅马玉芳崔学玲薛朝阳曹袁宁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描记术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1999年
目的 观察QTd 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供血不足及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60 例心绞痛患者,分为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心绞痛两组,每组各30 例,另有30 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在安静状态下记录标准12 导联心电图,测量其各导联QT 间期,然后用QTmax - QTmin 得QTd,并用心率校正得QTcd。结果 两组心绞痛患者QTd 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01) ,不稳定心绞痛组QTd 及QTcd 明显大于稳定性心绞痛组( P< 0.05) 。结论 QTd 增大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QTd 对心绞痛病情估计有一定价值。
李媛刘婧曹袁宁
关键词:心绞痛QT离散度心肌缺血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相关因素的探讨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分析201 例高血压者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旨在探讨左心室肥厚(LVH) 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IVST、PWT、LVD、LAD、A峰、E峰、E/A 比值,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 作为诊断LVH 的指标。结果 LVH 检出率20.9 % ,男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如仅凭IVST 和PWT≥11m m 作为诊断LVH 的标准,其阳性率92 .9% ,假阴性率7 .1% ,假阳性率32.1 % ;LVH类型以对称性肥厚为主占92 .9% 。LVH组的年龄、高血压病程与NLVH 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1) ;LVH 组LA扩大占57 .1% ,E/A缩小占100 % ,与NLVH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1);NLVH 组其IVST、PWT 及LVMI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结论 以LVMI作为诊断LVH 的标准较为准确、可靠,年龄、高血压病程是影响LVH的一个重要因素,LVH 伴LA 扩大和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可出现在LVH 之前,NLVH者较正常人其左心室重量增加。
宋梅陈媛薛朝阳曹袁宁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
21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观察及治疗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 ,有关实验室检查及观察溶栓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1例肺栓塞患者经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检查 ,或超声心电图确诊 ;17例经尿激酶 +肝素溶栓抗凝治疗 ,2 4小时后复查肺灌注通气扫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男性以青壮年多见 ,女性患者以更年期以后发病明显增高 ,院外误诊率高达 76 %。临床上以呼吸困难最为多见 ,其次为胸痛。无创实验室检查中以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检查阳性率最高 ,心电图出现SⅠQⅢTⅢ ,V1~V5T波倒置较多见 ,血气分析检查示低氧血症无二氧化碳潴留。 17例尿激酶溶栓治疗后 ,14例缺损肺段减少 >30 % ,有效率 82 .4%。结论 应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警惕性 ,以减少误诊率 ,经确诊者须尽快行溶栓治疗。
王金萍宋梅曹袁宁吕树铮
关键词:肺栓塞急性
动态心电图检查368例房颤患者分析
1998年
曹袁宁朱文斌
关键词:心房纤颤动态心电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青年人收缩期柔和杂音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青年人Ⅰ -Ⅱ /6级收缩期心杂音产生的原因。方法 选择体检时心前区有Ⅰ -Ⅱ /6级收缩期杂音的青年人 60名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心内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受检者中心脏结构异常 7例 ,无明显异常 53例。结论 体检时发现心前区有Ⅰ -Ⅱ /6级收缩期杂音时 ,应及时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以明确心脏杂音是否有病理意义 ,帮助临床医师判断体检是否合格。
何静媛刘峰曹袁宁
关键词:心脏杂音收缩期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
美心力与硝酸甘油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00年
目的 探讨美心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CHF心功能Ⅲ~Ⅳ级住院患者 6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采用美心力和硝酸甘油联用 ;对照组 30例 ,单用硝酸甘油。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 ,并观察疗效和记录有无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83 3%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 6 % (P <0 0 5 )。心功能测定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对照组收缩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舒张功能无改善 (P >0 0 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收缩功能改善无差异 (P >0 0 5 ) ,而舒张功能改善有显著差异 (P <0 0 1)。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见毒副作用。结论 美心力是治疗CHF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 。
荆文庆马玉芳郭牧曹袁宁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美心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