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欣
- 作品数:1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变机理探讨──张琪教授治肾学术思想研究被引量:9
- 1994年
-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变机理探讨──张琪教授治肾学术思想研究黑龙江中医学院(哈尔滨150040)曹洪欣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组常见病,笔者于1988年9月~1990年9月随师临证期间,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共收集张教授诊治慢性肾病428例,其中慢性肾...
- 曹洪欣
-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中医病理学
- 参白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1993年
-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心肌病变,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病病程长短不一,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表现为长时间的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疼痛及心电图的异常变化,属中医“心痹”、“心悸”等范畴。
- 曹洪欣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 遍诊法探析被引量:3
- 1990年
- 遍诊法是指切按全身动脉、以诊察分析疾病的方法,为《黄帝内经》时期盛行的诊法之一。《灵枢·经别》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因此,经脉的变化可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内经》在当时天、地、人三才思想的影响下,将人体动脉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如此三部九候之脉几乎遍于全身,故以“遍诊”为名,又称三部九候诊脉法。遍诊法主要载于《内经》,由于受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
- 曹洪欣
- 关键词:中医
- 《素问阴阳别论》疑识三则
- 1989年
- 《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重点论述了脉象的属性、经脉发病的证候及预后。重温此篇,体会到几则经文难于理解,且争议较大,故略加分析以求教于同道。一、十二从〔原文〕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歧伯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疑义〕 1、指十二地支。吴昆注:“十二从,十二支也。十二支不复主事,但从顺于四经,故日十二从也。” 2、从,顺也。十二从,指十二脉运行阴阳相贯之意。如马莳注:“十二从者,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而十二经脉之行。
- 李国卿曹洪欣
- 关键词:素问
-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变机理探讨被引量:3
- 1993年
-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组常见病,笔者随张琪老师临证期间,集张教授诊治慢性肾病428例,统计表明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其中尤以20~40岁居多,占46.49%。因该病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有进行性加重倾向,甚则危及生命,因此被视为临床难治症之一。张琪教授以善治肾病而著名,辨治入微,治法灵活,用药精当,疗效卓著。
- 曹洪欣张琪
-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病理病机
- 消蛋白八法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34例被引量:1
- 1991年
- 笔者于1990年1月~1991年3月间,运用导师张琪教授经验——消蛋白八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34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4例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1岁。
- 曹洪欣张琪
- 关键词:慢性蛋白尿
- 针灸处方选配穴规律探讨被引量:4
- 1992年
- 针灸处方选配穴方法多种多样,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方能提高疗效。本文综合有关针灸文献,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提出针灸处方选配穴十三法,初步探讨了十三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及内在联系,期冀对指导针灸选配穴位有一定裨益。
- 麻仲学曹洪欣
- 关键词:针灸疗法选穴
- 泻黄饮子的临床应用
- 1991年
- 泻黄饮子出自《汪治准绳》,由白芷、升麻、枳壳、黄芩、防风、半夏、石斛、甘草等八味药组成,是发散脾胃郁火之效方,“治风热在于脾经,唇燥裂无色”。笔者近年在临床上用该方化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睑弦赤烂、口臭及小儿脐腹疼痛等病症,收到满意疗效。现结合具体病例,谈谈运用该方的肤浅体会。1.复发性口腔溃疡王某,男,58岁。1987年2月17日初诊。下唇及口腔内溃疡反复发作,近1周来加重。现口唇上有约1cm×3cm溃疡面、颊粘膜有0.3cm×0.5cm 溃疡面两处,疼痛较剧,难以进食,口干口臭,曾服维生素及外用锡类散等药物疗效不显,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弱。细询病情,每次发作皆先口唇糜烂继则波及口腔,待口腔糜烂好转。
- 曹洪欣
- 《经脉别论》疑识三则
- 1989年
-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论述了因摄生不慎、过用无节所致的经脉喘动变异、五脏功能紊乱,以及食饮精微在体内的输布过程、诊察寸口以决死生之理和经脉异常的调治方法等与经脉相关的内容。是篇虽名“别论”,但所述之理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诸家对篇中“喘”、“汗”“揆度”的注释不一,分歧较大,使后学难以掌握。故本文加以讨论,旨在阐发经文之奥义。
- 李国卿曹洪欣
- 试论影响证候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被引量:1
- 1989年
- 任何证候都是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变化性的统一。而动态变化是证候的基本特征,它贯穿于整个疾病演变过程中,缘于证候的发生发展、证与证的演化是动态的,构成证的各个要素(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症状等)亦是不断变化的。然而证候动态变化并非是孤立的,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曾分析了2000例内伤病证候,并动态观察了162例肝郁及其相关证候,体会到影响证候动态变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曹洪欣黄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