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糖尿
  • 15篇糖尿病
  • 5篇血糖
  • 5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降糖
  • 3篇蛋白尿
  • 3篇肾病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降血糖
  • 2篇代谢
  • 2篇药物疗法
  • 2篇胰岛素依赖
  • 2篇胰岛素依赖型
  • 2篇优降糖
  • 2篇微量白蛋白
  • 2篇微量白蛋白尿
  • 2篇链脲佐菌素
  • 2篇疗法
  • 2篇慢性

机构

  • 19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施曼珠
  • 6篇钱荣立
  • 4篇冯晋光
  • 4篇高燕明
  • 4篇贾培红
  • 3篇张新州
  • 3篇黄丹珊
  • 3篇郭晓蕙
  • 2篇杨建梅
  • 2篇高妍
  • 2篇惠岩
  • 1篇孙相如
  • 1篇杨荣礼
  • 1篇山岗志
  • 1篇石昕
  • 1篇秦海梅
  • 1篇刘秉锟
  • 1篇张树彬
  • 1篇文芳
  • 1篇洪云

传媒

  • 5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ID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21
1996年
109例年龄≤60岁的NIDDM患者,其中40例并有微量白蛋白尿或早期蛋白尿,69例正常白蛋白尿,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心脏受损情况,结果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缺血性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25%比15.9%),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4.86±0.54cm比4.69±0.55cm,P<0.05),表明微量白蛋白尿组有心脏受损较多的倾向,提示微量白蛋白尿是NIDDM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信号。
施曼珠张俊清钱荣立杨建梅贾培红张树彬欧阳福珍邓正明李琼芳张少石秦淑珍康新满李美莲李经胡伟鲁梅花
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冠心病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损伤的不同时期尿中特殊蛋白变化的观察被引量:4
1998年
糖尿病肾损伤是一个慢性的、早期不易被发现的过程。尿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如β2MG、α1MG、TammHorsfal蛋白(THP)及白蛋白等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伤,了解其发展过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了此类病人不同时期尿中的4种蛋白质的变化。现将结果...
耿培宏刘惠芝刘玉春施曼珠
关键词:糖尿病肾损伤尿蛋白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2000年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慢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也明显增加。在美国已成为肾移植的主要原因。目前,糖尿病肾病占肾移植病例的25%~30%,到2000年可能超过三分之一;其中一半病人是2型糖尿病。
郭晓蕙施曼珠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1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出率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1994年
本文测定了27例正常白蛋白尿、1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和1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的NIDDM患者的肾血流动力学及肾脏体积,结果表明在NIDDM正常白蛋白尿组病程早期GFR及肾脏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GFR、ERPF明显下降,早期糖尿病肾病组GFR、ERPF与对照组无差异,但肾脏体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本文亦测定了尿白蛋白、IgG、NAG、THP排泄率及CCr在糖尿病肾病各期的变化并探讨其各指标在反映糖尿病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杨建梅施曼珠田绍荣赵文锐潘中允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蛋白尿
胰淀素对大鼠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1993年
观察了连续静脉注射胰淀素是否改变大鼠糖耐量以及胰淀素对高糖刺激离体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胰淀素(26mg·kg^(-1)/h)可引起动物血糖水平明显升高。用10μmol胰淀素温育胰岛细胞,可使高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减少。
钱玉宁贾培红黄丹珊王淑风施曼珠钱荣立
关键词:胰淀素血糖胰岛素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某些新进展
1990年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SU)在临床使用已逾80年。它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现可列出由30多种不同化合物制成的300余种不同名称的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本文重点在综述有关SU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近年来的新进展。
郭晓蕙钱荣立施曼珠
关键词:糖尿病降血糖药磺脲类药物
糖尿病人输入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液后血糖等指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1995年
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液是目前国际上手术科室常用的细胞外液补充剂。输入该液后,乳酸盐可被肝肾代谢生成HCO_3^-,起补充HCO_3^-和调节酸碱平衡作用。山梨醇进入体内后小部分可在山梨醇脱氢酶及果糖激酶作用下转化为果糖进行糖酵解起补充热量的作用,也可在脱氢酶及己糖激酶作用下变成葡萄糖;另一方面当机体中葡萄糖水平超过生理水平时,在醛糖还原酶作用下葡萄糖亦可转化为山梨醇。因此山梨醇是葡萄糖转化为果糖这一多元醇通道的中间产物。
张新州刘秉锟钱玉宁冯晋光高燕明宋克强钱荣立高妍施曼珠洪云
关键词:糖尿病药物疗法血糖
拜糖平和美迪康对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8
1998年
目的比较拜糖平和美迪康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单纯饮食控制或加用磺脲类药物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人80例,随机分为拜糖平组48例和美迪康组32例,疗程为16周。结果与结论美迪康对降空腹血糖的疗效率高于拜糖平(有效率分别为96.9%:85.7%,显效率为71.9%:47.6%;P均<0.01),而拜糖平对降餐后2小时血糖的疗效高于美迪康(有效率分别为97.6%:93.8%,显效率为71.4%:65.6%;P<0.01);两药均能明显降低GHbA1c,拜糖平组从9.19%±2.78%降至6.76%±1.33%(P<0.01),美迪康组从9.23%±1.89%降至7.15%±1.24%(P<0.01),两药相比对降低GHbA1c的幅度无统计学意义(P>0.50)。两种药物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高妍冯晋光李长红冯琦郑家玑高燕明施曼珠陈澜惠岩
关键词:糖尿病拜糖平药物疗法美迪康
优降糖降血糖作用机制探讨
1991年
本文通过观察优降糖的急性实验刺激胰岛素分泌,以及慢性实验中对红细胞胰岛素受体及对外源性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优降糖的作用机制。 17只正常兔禁食12小时后口服优降糖2.5 mg/只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1、2、4、6、8小时取血测血糖及胰岛素。图示:空腹服优降糖后1小时胰素水平升高(P<0.01),以后下降。血糖水平自服药1小时后开始下降(P<0.01),4~6小时降至最低,8小时略有回升。
郭晓蕙施曼珠
关键词:优降糖降血糖
糖尿病与心脏病被引量:57
1995年
糖尿病与心脏病施曼珠近年来,糖尿病合并感染及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心血管疾病成了对糖尿病患者威胁最大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较一般人群早且严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对心血管的主要影响表现为冠心病与心肌病。冠心病是糖尿...
施曼珠
关键词:糖尿病心脏病并发症病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